譚俊強
【摘要】本文對高校音樂教育中的少數民族音樂發展進行了簡要敘述,通過少數民族音樂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應用,說明少數民族文化在其中的意義和價值,最后對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發展提出了建議。希望本文能夠為高校音樂教育以及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高校音樂;少數民族音樂;音樂文化
引言
高校音樂教育是我國藝術類教育巾比較重要的一個部分。在西方音樂占據我國高校音樂教育領域之后,我國音樂教育T作者開始考慮對本國的音樂進行發掘和傳承,因此,少數民族音樂逐漸成為了高校音樂教育巾的熱點。
一、高校音樂教育中的少數民族音樂發展
高校音樂教育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方面都展現出其對少數民族音樂的重視。首先,我國大部分少數民族聚居區的高校以及藝術類學校都將少數民族音樂作為專業課巾的重要內容進行學習;其次,我國高教音樂教育中對少數民族音樂的重視不儀體現在音樂專業課上,在大學音樂公共課巾,少數民族音樂內容也占有很大比重;再次,我國音樂藝術研究對民族音樂文化的探討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在此類音樂文化巾,有許多與我國社會精神建構相一致的內容,這些內容可以應用在大學生的德育教育方面,這也是少數民族音樂在高校音樂教育巾不斷進步的關鍵所在。
二、高校音樂教育中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意義
(一)促進高校音樂教育改革
少數民族音樂文化是蘊含在少數民族音樂創作、形成和表達過程當巾的文化情感內容,也是少數民族音樂的精髓。我國由于國土面積比較大,國家歷史悠久,因此,是世界上少數民族比較多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音樂歷史,在音樂作品不斷創作的過程巾,音樂樂器的種類也在不斷發展,音樂巾包含的文化也在不斷地沉淀和革新。民族的數量多使得民族音樂的種類和表現形式變得異常豐富,體現在音樂文化中,就是介巾樂器和歌唱方式等音樂表現形式而表達出來的民族審美的差異。這樣的音樂文化促進了高校音樂教育的改革,其巾包括了通過少數民族音樂教學的開展,開拓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對音樂文化的理解更加廣泛和深刻。少數民族音樂義化促進了高校音樂教育改革,使得我國音樂教育整體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景象。
(二)實現高校中的文化交流
我國廣大的少數民族來說,發源于本民族的音樂文化是他們每天都耳濡目染的內容。藏族歌手容巾爾甲被稱為是藏區的“劉德華”,這意味著在少數民族地區,民族音樂就像漢族的流行音樂一樣代表r時代的文化特征。同時,少數民族在音樂創作的過程中,隨意選擇身邊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作為“樂器”而逐漸發展為具有民族特色的樂器種類,這不僅是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巾的特色,也是音樂來源于生活的最真實寫照。在高校音樂教學巾,來源于不同少數民族的音樂教學內容匯聚在一起,教師和學生們通過音樂對少數民族生活進行接觸和了解,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見解,進行進一步的基于音樂文化融合的音樂創作。由此可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在高校巾被重視、被學習,實際上就是民族文化之問交流和融合的過程。
(三)有助于高校音樂教學根本目的的實現
高校對大學生的重要教育意義體現在學生的個人知識技能和文化素質共同增長方面,這是其他類型的學校所不具有的教學功能。高校的音樂教學是提高學生個人人格魅力和氣質的一個很好的方式,同時,通過音樂教學展示音樂藝術的教育功能,也是教學的根本目的之一。少數民族音樂起源于各民族的日常生活,在生產工作的休息過程中的娛樂以及為了傳遞信息、表達情感形成的民歌成為少數民族音樂的代表,這其巾也包含著各族勞動者對生活的止面態度、對先人文明的傳承信念以及對美好事物的傳頌。而這些內容恰巧是西方音樂和流行音樂中缺乏的,也是大學音樂教育巾急需的。因此,用具有濃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少數民族音樂文化來培養高校的音樂文化內涵,營造深厚的音樂文化氣息,有助于學生文化素質的養成。
三、對高校音樂教育中的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發展的建議
(一)建設與民族音樂文化相適應的環境
要使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對高校音樂教育的積極意義能夠完全法醫出來,繼續促進此類音樂文化的發展和融合是十分必要的。文化的發展需要有合適的環境,因此,各高校應該重視改善教學環境,例如,舉辦民族音樂文化藝術節等,使學生能夠在校同巾也時時接觸劍與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相關的內容。
(二)擴展教師資源
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揚需要有代表著此類音樂的“繼承者”參與,來自少數民族地區的音樂家和歌唱者,就是音樂文化的繼承者。高校應該積極聘任他們作為音樂教師,使音樂文化通過教師的“身傳”擴展到學校的各個角落。
四、結語
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對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的意義在于其對音樂教育改革的促進、對民族文化融合的推動以及對學生個人素質發展的支持。相信通過各高校對少數民族音樂的進一步重視和肯定,此類音樂文化對高校音樂教育的意義還會有所擴大,最終成為音樂藝術發展的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