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衛東等
1 選育經過
‘小辣椒葡萄品種是張家港市神園葡萄科技有限公司于2007年用‘美人指( Manicure Finger )作母本,‘獨角獸( Unicorn )作父本雜交,當年共收集157粒種子,2008年出苗31株,移栽成活19株。單株2008年開始陸續掛果,經過3年的篩選,保留性狀較優單株12株,其中代號為07-164-8-7的單株經擴繁栽培觀察,認定為一個優系,并定名為‘小辣椒。經多區點的栽培試驗,‘小辣椒優系具有果色艷麗、果形奇特的鮮明特點,且風味好,經濟性狀穩定。2013年10月份通過了江蘇省茶花果品種鑒定專業委員會審定。
2 主要性狀
2.1 植物學特征
‘小辣椒是歐亞雜交二倍體葡萄品種,植株生長勢強,嫩梢紅棕色。梢尖全開張,梢尖茸毛無著色。幼葉紅棕色,上表面有光澤,下表面無茸毛。成齡葉片楔形,下表面有茸毛,葉片5裂,上裂刻深,基部V形,葉柄洼基部開張,V形。兩性花。
2.2 果實特性
‘小辣椒果穗呈圓錐形,大小整齊,平均穗質量450克。果粒著生緊湊。果粒彎束腰形,紅色至紫紅色,外觀極美。果實縱徑3.0~4.0厘米,橫徑1~1.5厘米,平均粒質量6.45克,最大9.0克,每果粒含種子2~4粒。果實果粉薄,果皮薄而韌,果肉硬脆,可溶性固形物16%~19%。
2.3 生物學特性
2.3.1 物候期 在江蘇張家港地區,3月27日至4月3日萌芽,5月13—20日開花,8月20日漿果開始成熟。漿果為中熟品種。
2.3.2 萌芽結果特性 隱芽萌發力中等。芽眼萌發率95%,成枝率90%,枝條成熟度中等。每果枝平均著生果穗數量1.9個。隱芽萌發的新梢結實力中等。
2.4 適宜栽培區域
通過連續多年在山東、安徽、陜西、江蘇、浙江、河北等省份的多點試種,表明該品種在各地均表現出良好的栽培適應性,未發現有植株明顯感病現象。在年降水量600 毫米以上的地區避雨栽培為宜。
3 栽培技術要點
3.1 建園
‘小辣椒適合采用“高、寬、垂T型”架式或“H”型水平架式,不適宜采用籬架式。高寬垂架式株行距為3米×2米,水平棚架株行距6米×1米。
‘小辣椒應在地下水位0.8米以下、pH 6.0~7.5砂壤土或壤土地建園。栽前挖寬0.8~1.2米,深0.7~0.8米的溝,分層施入雞糞、圈肥等腐熟的有機肥40 000~60 000千克/公頃、過磷酸鈣750 千克/公頃作為基肥,溝土覆蓋到壟面中部,做成深溝高壟。
‘小辣椒定植以2月上旬到3月下旬為宜,采用嫁接苗或扦插苗定植,栽好后澆透水并覆蓋地膜。
3.2 病蟲害防治
通過冬季修剪,徹底清園等措施減少病蟲源,在樹體萌芽前對果園地面、樹體、棚架噴施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45%(w)晶體石硫合劑30倍液;花期重點防治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葡萄粉蚧、紅蜘蛛、斑衣蠟蟬 透翅蛾等病蟲害,可采用樹體噴施70%(w)甲基硫菌靈800~1 000倍液防治;結果期以防治白粉病、白腐病、炭疽病為主,可通過樹體噴施12%(w)可濕粉腈菌唑1 500~2 000倍液、80%(w)噴克600~800倍液或涮果穗防治;采收后全園噴施1∶1∶200倍波爾多液、78%(w)科博600倍液進行病菌的預防。
3.3 肥料管理
9月底至10月底施基肥,幼樹施有機肥15 000~25 000千克/公頃,過磷酸鈣15千克/公頃;成齡樹施有機肥20 000~30 000千克/公頃,過磷酸鈣75千克/公頃。可采用條溝、放射溝、環狀溝施肥。
萌芽前15~20天追肥,蘇南地區3月上中旬,追施尿素75千克/公頃促進植株萌芽;花期葉面噴施0.2%~0.3%(w)的硼砂溶液促進坐果;果實著色初期結合防病葉面噴施0.2%(w)磷酸二氫鉀,間隔10天左右噴1次,果實膨大期后溝施復合肥400千克/公頃,硫酸鉀150千克/公頃以促進果實膨大。
3.4 整形修剪
萌芽期抹除副芽、隱芽、不定芽,分2~3次進行,見花穗后根據架面新梢密度情況抹除過密新梢,主梢生長5~7葉時摘心,花穗下副梢去掉,花穗上留第一個副梢作為延伸梢,其余副梢留1~2葉時反復摘心。謝花后對延伸梢上留4~5葉摘心,以后每長3~4葉摘心1次。冬季選擇木質化程度高,芽眼飽滿、枝條充實,基部粗度在0.8~1.2厘米的中庸枝作為結果母枝,采用中長梢修剪,留8~12個芽修剪。
3.5 花果管理
‘小辣椒花前1周至初花,去副梢,疏去穗肩以下2~4個小支穗,回縮過長小穗,剪去穗尖。現蕾后到開花前期,分批分次疏穗,留穗長度小于12厘米,穗寬小于10厘米。按葉果比定穗,每公頃留果穗24 000~33 000穗。落花落果穩定后疏果,每穗疏果后保持60~70粒,疏粒后及時噴一次徹底細致的殺菌劑,然后套袋。
4 應用前景
‘小辣椒遺傳性狀穩定,果形奇特,果肉爽脆、著色較好,外觀極美。植株生長勢強,連續結果穩定,易于管理。而且果實成熟后留樹時間長,不回味,適宜觀光采摘,是一個適宜現代觀光農業種植的優良品種,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據《果樹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