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樹休眠期從落葉后到次年萌芽前,落葉后少量營養物質仍按小枝—大枝—主干—根系這一方向回流,并在根系中累積貯存。開春發芽前養分隨樹液流動便開始從地下部向地上部流動,其順序與回流正好相反。與生長期相比,休眠期樹體活動比較微弱,地上部枝干貯藏營養相對較少,適于冬剪。這時期應采取如下管理技術:
(1)注意及時刮除主干、主枝等骨干枝粗老翹皮,并集中燒毀,消滅在樹皮裂縫中越冬的害蟲;徹底刮治腐爛病、輪紋病病斑,立即燒毀。冬前應對樹體涂白,提高其抗寒能力。
(2)結合冬剪,疏除病蟲枝,摘除病僵果,清掃落葉落果,并全樹噴布一次鏟除劑。
(3)缺水果園掌握晝消夜凍之時,全園灌水1次,可消滅大量越冬害蟲,對果樹安全越冬十分有利。
(4)冬季梨樹沒有葉片,處于休眠狀態,貯藏營養大部分己運輸到根系和枝干中,此時剪去無用枝可節省大量養分,有利于下年樹體生長,并增強樹勢。冬剪的主要任務是樹冠整形,枝芽調整,枝組更新,理順各種枝干關系,固定主枝生長角度和姿勢,調整結果枝組大小、密度和結構,處理不規則枝條,控制樹體總枝量和花芽量。
(5)梨樹的花芽比較容易辨認,冬剪時對大年樹超前疏花,對過多的花枝,按枝果比破頂花芽或適度回縮,減少花芽數量。對小年樹則應見花齊留,堵花修剪,可減少樹體貯藏養分的消耗。而對營養枝短截,似枝換枝,減少來年花芽形成。無花或少花的弱樹選留優質的葉芽,剪除過多的劣質葉芽,對提高新梢質量、增強光合效率、恢復樹勢均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