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音子
【摘要】李斯特是匈牙利著名的鋼琴家、指揮家以及作曲家李斯特音樂的美學思想是結合了浪漫主義的哲學觀和浪漫主義的藝術觀。他的作品非常具有當時的特點,強調了形式為內容服務的宗旨。李斯特認為音樂應該以情感為出發點,這樣的音樂才能感動人,才能具有意義。在他的音樂上可以看出很多不同于當時藝術家的創新、大膽,這正是他的理念,他在作品上的種種創新,也是擴展了在表達情感上的廣度,加強了情感表現的深度。他對音樂界的影響很深,李斯特音樂表現出的價值觀,對于和諧社會,還是要研究李斯特音樂價值觀所體現出來的積極因素,糾正以往的錯誤觀念,使我國音樂事業更加的國際化,更上一層樓。他的音樂價值觀毫無疑問對培養人才,發展我國民族音樂事業起到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李斯特;歷史背景;音樂價值觀;當代啟發
一、李斯特音樂產生的歷史背景
(一)歷史背景
李斯特六歲開始學習鋼琴,在青年時期已經小有名氣。然而在他的青年時期,西方政權發生變化,很多思想的啟蒙家固然推動r西方的發展。但是當西方資本主義實現執政的時候,人民突然發現人民和階級的矛盾依然存在。資本主義推動了社會工業的發展,但加重了廣大勞動人民的貧窮。面對理想生活和現實生活巾不可調和的階級矛盾,當時的思想家以及廣大的群眾普遍在心理蒙上了一層陰影。
李斯特等思想家,面對現狀,采取了逃避“躲回”心中的浪漫理想世界。在李斯特的眼里,音樂是浪漫的,并且音樂的本質是回歸社會,以生活為依據的。當時的社會背景,使得很多的音樂家都是違心主義者,他仃的內心渴望美好,浪漫的生活。當時的作品深刻的體現了這一點,盡管很多作品讓人初次體會不劍這種感覺,但是細細品味依然可以體會到呼之欲出的對美好浪漫的追求。
在這里我們可以肯定的說,歐洲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現狀影響了當時藝術家的思想,這種思想是浪漫主義的盛行,人民渴望幸福與美好,渴望愛與光明。
(二)李斯特的個人音樂之路
李斯特是1811年10月21日出生,父親是當時有名的公爵的仆人,時常在宮殿和大型宴會上表演節目。李斯特是受到了父親的熏陶,但是更多的他的音樂天賦。據說他五歲的時候就可以輕松的讀懂樂譜,而且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了驚人的音樂天賦,小小年紀鋼琴已經掌握的爐火純青,并依此揚名天下。
李斯特在12歲的時候因為沒有法國國籍而被校方拒之門外,然而不久他的才華,他的演奏天賦就贏得了巴黎聽眾的高度贊聲和喜愛,從此父親就帶著他到處巡演。當他越來越大的時候,他發現想要有更好的藝術造詣,哲學也是必不可少的。他在年輕的時候,劍處巡演,在藝術上得到提高,但是所受到的正規教育還是很少的。后來他積極與當時著名的文人來往,并表示竭力學習直到壽終。
一個真止偉大的藝術家,音樂家,他的藝術和他飽受艱難的人生是分不開的。李斯特的一生充分向我們體現了他對藝術的熱愛和對人文的關懷,在動蕩的時代,抓住精神的命脈不斷的突破。李斯特以高屋建瓴的藝術眼光和高風亮節的人格風范為后代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二、李斯特音樂美學的哲學基礎
自從西方十幾世紀開始,浪漫主義盛行,學者和藝術家開始注重音樂所表達的內容和思想,并且從美學的角度上來進行討論和研究。所以在藝術界,音樂的內容與形式成為了藝術家關注的焦點。
李斯特認為音樂是自由的,他來源于哲學生活,但是不受義字的束縛與禁銅。它是白巾的,就如同李斯特腦袋里的浪漫主義相輔相成。它更多的是精神的深度和表現的廣度,沒有同定的模式,更多的是讓它用旋律和音符去表達內容和情感。
時至今日,人們對音樂的探討還在繼續著,人們對音樂的熱愛一直燃燒著,李斯特帶給大家的不只是音樂,更多的是他對音樂的理論,他的思想。
三、李斯特的音樂價值觀
(一)道德論
關于音樂的審美和藝術價值,李斯特認為因為不只是娛樂消遣,更重要的是能夠凈化人類的心靈。因為有r這個理念,他的作品才能夠在歷史的長河里經久不衰,超凡脫俗。喚醒人的心靈,他已經超越了普通藝術家,達到了人類音樂藝術的道德制高點。
李斯特是始終是一位有使命感的藝術家,對自己的每一個音樂都很負責任。最后他的音樂事業已經到達了天人合一的忘我境界,他熱愛音樂,也更加熱愛自己心巾的對浪漫主義的追求和對美好幸福生活的祝愿。
(二)救贖論
在西方文明發展史,宗教一直充斥著人們的生活,并且是人們的精神支柱。李斯特也是通過信奉宗教從而達到心靈的安寧,通過信奉宗教救贖自己的靈魂。當時很多人因為無法面對現實的世界,很多人在受到狂熱的支配時,只要聽到宗教的音樂,就可以慢慢的安靜下來,仿佛受到r安撫。他們覺得這樣心里得到了安撫,凈化了心靈,心里很暢快。
李斯特在年輕的時候大量的閱讀過宗教的書籍,他的作品受到了宗教的影響,使人聽起來身心得到了凈化,并且喚醒了身心最美好的自我。
李斯特的音樂因為多元化,又融合了結合時代的價值觀,這種音樂救贖論對音樂家產生的意義是止面的并且積極有益的。
四、李斯特音樂美學的當代意義
當今的社會是多元化的社會,各種文化融合在一起,但是李斯特的音樂美學依然影響著我們,讓我們更加堅定的相信它存在的意義。
李斯特的音樂實踐告訴我們,音樂它不是技術,他是感情和哲學的融合,是人類的心靈之聲。在我們當今音樂的教育巾,更加要重視他的藝術性和哲學性。好的引導可以使學生提高個人的修養和情操,豐富人生閱歷提高鑒賞水平,使得高校的學生更能全面發展。
五、結束語
在分析李斯特的音樂美學的時候,不禁對他本人很佩服。一個熱愛音樂的藝術家,一位心系天下的智者,一生寫下很多壯美的作品。他的音樂是浪漫主義的代表,也是未來藝術的長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