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亞拉圖
作為常年在牧區采訪的記者,就如何圍繞新農村新牧區建設寫好新聞報道,積累了一些經驗和體會,在此愿與業界同仁分享。
一、要樹立正確的思想觀
每個人要想做好一件事,首先要去愛它、喜歡它,這樣才會對它感興趣、才能做好它。記者寫新聞報道也一樣,首先要做到熱愛新聞事業,這是本人多年在牧區采訪報道的體會。再就是,寫新聞報道也需要有一定的新聞敏感性。一個人的敏感也許是天生的,有的人天生就對某一行很有悟性,學得快。但另一方面敏感也與記者、編輯多年的工作積累有關,多采訪多寫新聞報道就會熟能生巧。所以每個新聞工作者要做好新聞報道,首先要喜愛這份職業,然后再兢兢業業地去做,做多了自然而然就有了敏感。
二、要掌握新聞寫作技巧
作為記者,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更新新聞報道的方式方法。眾所周知,新聞是對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這是至今多數人認可的新聞定義。新聞要真實,要實打實地報道,絲毫不能有瞞報、虛報的事件發生。不僅要把新聞事實寫清楚,新聞中的五要素也不能忽視。使用語言表達時要準確,即遣詞、用詞都要符合新聞事實的本來面目,合乎邏輯,做到判斷準確,推理正確,褒貶得當等。此外,所報道的新聞主題內容要新鮮,必須是近一段時間社會上發生的新事件,或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新聞要突出主題新意,才會有人看,才會有新聞價值。
三、要多角度考慮問題,突出重點、亮點
作為新聞工作者,不能動輒就模仿別人的寫作模式,這樣養成壞毛病,影響獨立思考的能力,寫出來的新聞報道也沒什么特色。
那么,不同地區怎樣結合本地區特點,抓好新聞報道呢?我認為,首先,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是關鍵。例如,《錫林郭勒日報》(蒙文版)作為錫盟黨委機關報,多年來以遼闊的農牧區、廣大農牧民服務為宗旨,發揮黨報的宣傳喉舌作用,贏得了廣大牧民群眾的好評。錫林郭勒草原地域遼闊,人煙稀少,牧戶居住分散,所以采訪報道方面應采取因地制宜、靈活的方法。若完全采取都市報的新聞報道風格、手段,肯定行不通的。必須立足牧業、文化等獨具特色的優勢,圍繞農牧民生產生活,進行重點報道。就僅采訪報道方式而言,像烏珠穆沁草原、蘇尼特草原來說,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大部分牧戶草場都有幾萬畝。所以一整天驅車采訪也就能見到幾個牧戶。所以記者下鄉采訪時提前做好策劃,以點帶面,選擇典型的牧戶,多角度、深層次采訪是可取的有效辦法。
還有對錫林郭勒盟而言,全盟有30多萬牧民群眾,他們當中的大部分牧民看不懂漢文報刊,所以蒙文報刊才是他們收集信息的最主要途徑。所以要進一步發揮蒙文報紙的優勢,不斷創新報道方式方法,多報道多關注牧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事,對版面進行改革,貼近牧民群眾,切實解決實際困難,做好輿論引導,及時傳達黨的方針、政策。
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微博微信等新興信息傳播手段的普及推廣,對蒙文報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那么怎樣才能在競爭中發揮蒙古語新聞報道的優勢,宣傳報道好在這片古老而神奇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文特色、濃郁的民俗民風等優秀民族文化,從而使其得到完整的傳承,發揚光大呢?這是蒙文報記者編輯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蒙文報要想宣傳好這些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民俗民風,就要把時政新聞與牧區獨具特色的新聞結合起來,在尋找政府和牧民群眾關注的熱點、交叉點的問題上下功夫。時政新聞主要是宣傳黨和政府的指令、部署,黨政領導的活動、工作動態,以及許多會議內容的報道。由于這類報道大多比較枯燥、單調,對此牧民有時厭倦,不愛看、不愿讀。所以在牧區采寫新聞應該站在牧民群眾的角度看待問題,多注意多了解牧民群眾對什么感興趣、對什么有疑問,要從本地特點出發,從時政新聞中選擇與牧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題材或亮點、以及本地文化特色、產業優勢等方面來報道,這樣才能發現和捕捉到牧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和焦點。
近幾年,《錫林郭勒日報》(蒙文版)為踐行“三貼近”,進一步深入細致地了解牧民生產生活,豐富版面內容,開展了“記者住牧戶”等大型采訪活動,記者們紛紛深入牧區、蹲點牧戶,與牧民同吃住、同勞動,在親密接觸中了解牧民的生產生活情況,并且成為牧民群眾的貼心人。此項活動贏得了牧民們的普遍擁護,也取得了顯著成效。本人也通過此次活動,親身感受到了牧民生活的酸甜苦辣,但也發現了不少新聞線索,采寫了許多優秀稿件,其中有獲得了國家及自治區好新聞獎的作品。我覺得,《錫林郭勒日報》(蒙文版)結合當地實際,精心策劃設計,開展符合本報、本地區的采訪活動是做好新聞報道的關鍵。這樣才能出好稿,出精品。
《錫林郭勒日報》(蒙文版)的讀者大部分是牧民,因此對上級方針政策的傳達和解讀也是很重要。日常報道中,政策性和時政性的報道都必不可少,這些新聞報道與牧民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作為記者、編輯在新聞報道中不僅要做活時政方面的新聞,更要重視做深做細關系到牧民群眾生產生活方面的政策措施的解釋。
四、要在新聞采訪上下功夫
作為牧區記者,要采寫有深度、有力度、可讀性強、與牧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聞報道。采訪中要貼近牧民群眾,尊重他們的生活習俗和生產習慣,努力消除他們的抵觸情緒,盡量按照牧民群眾的意識要求去采訪。選題策劃、話題選擇,要多考慮牧民的感受,如此牧民才會會自然而然地接受你的采訪。在此基礎上,寫出廣大牧民喜愛的作品,在新聞報道中體現牧區特色,這樣我們所辦的報紙才有讀者,才能受到廣大牧民群眾的稱贊。
(作者單位:錫林郭勒盟日報社)
編輯: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