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瑤



【摘要】加拿大黑人鋼琴家奧斯卡·皮特森( Oscar Peterson)出生于1925年,是爵士界大師級鋼琴家,是棵樂壇常青樹,他璀璨的音樂生涯橫跨七十載,留下了大量的傳世佳作。他的音樂達到了自由的極至表現,他即興演奏的音符,會令你感受到輕快而有秩序。他的音樂并不限于一種演奏風格,如民謠,藍調,放克或比波普等均能把握他把爵士樂輕佻、迷幻的色彩通過手指與琴鍵的接觸直接展現在我們面前,生動而富于變化的和聲語言,極具刺激性與感染力。他的音樂作品,都充分流露出其人文精神,這種精神也就是奧斯卡皮特森不斷強調的“根”對音樂或人的重要性。
【關鍵詞】奧斯卡·皮特森;爵士鋼琴演奏;即興;技巧運用
引言
奧斯卡·皮特森的鋼琴作品已經具備了自己的特點,他具有優雅的風度、華麗的技巧、復雜的樂句、準確到位的搖擺感覺,完美的鋼琴演奏技術以及氣氛熱烈的即興獨奏(solo),都體現了鋼琴大師獨特的演奏風格,這些非凡的表現使他成為聞名世界的爵士鋼琴演奏家。
奧斯卡·皮特森的演奏特點技術高超。他在JATP音樂會上的表現出精湛的演奏技術,不論與其合作的樂手是誰,奧斯卡皮特森均能以鋼琴提供和弦與節奏的完美支撐,甚至在交叉應答的即興演奏之問,他也能夠給予支撐。以下作者試圖通過分析他的作品,來進一步了解他的演奏技巧。
加拿大籍爵士鋼琴家奧斯卡·皮特森,以他華麗流暢的演奏技法和白巾的音樂表現力,征服了無數的爵士樂愛好者。時而高潮迭起,時而流暢自然,充分顯示他技巧的嫻熟與樂手間的默契。在無數的黑人樂手巾奧斯卡·彼得森可謂是一位爵士鋼琴中的領袖級人物。
一、主題旋律
主題在一首樂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決定著一首樂曲的發展及和聲的走向。主題旋律的創作對爵士音樂即興演奏的發揮起到重要作用,在奧斯卡·皮特森的鋼琴作品中,主題旋律總是鮮明的體現著簡明、易懂、清晰、直觀的特征。浮躁夸張的動機式旋律是他所摒棄的,他希望給聽眾一種直觀樸素、以聲傳神的聽覺感受,他能夠使聽眾很容易記憶主旋律框架,給即興演奏和樂曲的發展提供足夠的發展空問和余地。
譜例l所列出的主題旋律簡單而直觀,使用16小節方式進行,很明顯是布魯斯調式(在降B音級上)的旋律特征,出現了降3音和降7音。多次出現演奏時從弱拍上開始,有切分的感覺,在奧斯卡·皮特森的演奏中,重音落在弱拍子上,運用布魯斯獨特的演奏技法,表現出一種詼諧幽默的情感.他注重音樂的重心轉移,增強了樂曲的表現力。第二樂句是第一樂句的變體模式,加深了聽者對主題旋律的記憶。
在譜例2中,是bE音級上建立的布魯斯調式,其動機明確,主題旋律清晰,用右手彈出主題,在音量上是pp,在演奏時表現出一種神秘感,在接下來的第二、第三樂句中,重復著第一動機的元素,尤其體現在句尾的一致性上,增加了細微的節奏變化,使整體旋律流暢自如。在譜例中出現降G音,增強了旋律的布魯斯色彩。
在這十二小節中,奧斯卡·皮特森同樣運用了第一動機模式,只是有些個別音的變化,但旋律的主體框架沒有受到影響。十分明確的加深了對主題旋律的記憶,同時為樂曲的發展做準備。在奧斯卡·皮特森的演奏中,音量上仍然是pp,加深這種神秘色彩(見譜例4)。
這首曲子的主題旋律,我們也很容易發現奧斯卡·皮特森使用了這一重復的方法,在主題、旋律的呈現展開中,為加強對音樂主題的理解與記憶,重復的手段。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為樂曲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呈示性準備。奧斯卡·皮特森認為爵士樂的靈魂在于即興演奏,這也是他從事爵士樂這幾十年始終受到樂迷們歡迎的爵士音樂界長青樹的原因所在。
二、即興演奏技術
爵士音樂獨特的即興演奏是爵士音樂家不倦的追求,可以說喪失了即興演奏即失去了爵士音樂誘人的光輝。爵士樂是音樂發展的一種手段,在音樂領域里還是一種生命哲學。眾所周之,作為生命哲學的爵士樂,為表達音樂情感而即興演奏的過程,即是表現情感的完美藝術手段。其技術與技巧恰如其分的融合,充分展示著即興爵士演奏家對自己的音樂、社會、生命的領悟。
奧斯卡·皮特森用他的生命追求對音樂的渴望,用他非凡的天才即興演奏來展示他獨特的音樂靈動。在比波普(Bebop)音樂領域中,奧斯卡·皮特森是無可非議的領軍人物.他非凡的技術技巧止是比波普(Bebop)音樂風格的重要體現。奧斯卡·皮特森在即興演奏過程中,經常將主題的旋律加以修飾和改變,使原主題產生旋律的變化,無論如何變奏,都遵循保持原主題的結構及和聲不變。
譜例6是主題(譜例5)的即興,奧斯卡·皮特森在即興演奏中,運用三連音、多連音以及裝飾音的方法,使音樂聽起來有種急促感。但和聲的框架沒有發生改變。
譜例7是主題的第二次變奏,從譜例中可以看出運用高8度和連續的三連音技法,突出一種緊張感,在第五小節里奧斯卡·皮特森運用連續的二連音,但在聽覺上卻是兩個八分音符的交替,這種音響效果比較獨特。
從譜例8中我們能夠清楚看劍,奧斯卡·皮特森即興演奏中使用了裝飾音、震音以及重心的移動的演奏技術,充分顯示了奧斯卡·彼得森即興演奏的技術高超、即興手段豐富。
三、奧斯卡·皮特森鋼琴演奏注重節奏與重心移動
在爵士樂的演奏中,節奏能夠主宰著音樂作品的風格及基調。如果演奏者節奏不對,嚴重的影響了這首樂曲想要表達的情緒,使樂曲扭曲。爵士樂在音樂進行過程中,有著自己的一種節奏變化規律。它所強調的演奏規則是在小節內不規則的并且不斷地“重心移動”,這樣的處理能夠使音樂進行更加富有動感,這種節奏上的不規則使用,形成了爵士音樂獨特的音樂韻律,同時也豐富了爵士音樂的現場表演效果。在奧斯卡·皮特森的鋼琴演奏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巧妙地運用節奏變化進行“重心”移動。如譜例9。
對于爵士樂而言,節奏上的律動變化是音樂本身最重要的因素,并且這一重要環節是不可以替代的,而且是爵士樂演奏的重中之重。奧斯卡·皮特森巧妙運用這種不規則、畸輕畸重的節奏重心不斷移動,使其在音樂表現力上具有風格性色彩,更賦予其作品的生命力。
四、爵士和聲與曲式的運用
從爵士和聲方面來看,它是在古典音樂基礎上滋生、創建、發展的。早期拉格泰姆(Ragtime)作品的和聲運用幾乎完全使用了古典音樂和聲體系。
譜例10中,1至12小節中,和聲的運用完全按照旋律進行的需要而配置,但可以發現其使用了“T-S-T”的軌跡。從這點可以看出,爵士樂給予了和聲使用與配置最大的自由空間,這正是來源于爵士音樂豐富、多樣的調式音階及調性采用。爵士樂和聲絢麗多變的特征在奧斯卡·皮特森的鋼琴作品得到了充分展現,為學習、研究爵士音樂之人提供了豐富的音樂資料。
奧斯卡·皮特森就是在“守律”與“自由”的鋼琴即興演奏中表達其心中的完美夢境。雖然有些音樂聽起來有點脫離現實,但在他的鋼琴演奏巾,能夠讓音樂的傾訴達到藝術巔峰。奧斯卡·皮特森認為即興演奏最根本的是確定和聲與建立在和聲基礎之上的音符的邏輯關系,這種邏輯關系無止確、錯誤之分,只有好與壞。在他的演奏巾,我們能夠理解他所說的這種復雜的邏輯安排。
五、奧斯卡·皮特森的音樂作品在爵士樂壇上的貢獻
奧斯卡·皮特森加拿大著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被稱為鋼琴界的“愛林頓公爵”。他7次獲格萊美獎并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獲得了無數的榮譽。他是加拿大人的驕傲,是爵士樂壇上的常青樹。在他70年璀燦的爵士樂演出生涯中,不但錄制了超過200張得唱片,并且進行了不計其數的演唱會。在加拿大有無數的街道、廣場、音樂廳和學校以他的名字命名。在奧斯卡·皮特森的鋼琴演奏中,能夠體現出古典音樂與黑人爵士樂傳統的高度融合,他既體現了黑人爵士樂的即興特征,也融合了古典音樂的精髓。在爵士樂的發展巾起劍十分重要的貢獻。著名的爵士音樂家愛林頓公爵(Duke Ellington)稱奧斯卡·皮特森是當今爵士樂“鍵盤君主”。奧斯卡·皮特森是應該稱得上是世界爵士鋼琴領軍人物的“其巾之最”。
六、結語
奧斯卡·皮特森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獻給了他所喜愛的爵士樂上,他是爵士音樂創作的佼佼者,非凡技術與驚人的天賦,和對整個爵士樂的深刻理解,使爵士樂達到了高度藝術化的音樂形式。奧斯卡·皮特森的演奏體現了古典音樂與黑人爵士音樂的高度融合。
在當今世界巾,爵士樂作為一種世界文化現象走進r人們的視野,不同膚色、不同國界、不同語言的人們共同繁衍,演繹著不同的爵士“聲音”。作為中國這個文化悠久的國家,隨著文化交流的深入,爵士樂應逐漸與中國音樂文化相融合,發展創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爵士樂,在了解世界的同時,更需要讓世界了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