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潮,能一浪再接一浪?
關于網絡視頻行業,搜狐CEO張朝陽有一句論斷叫“花錢買未來”,他認為視頻收費是未來趨勢,現在的投入將來都會獲得回報。目前,隨著國家對盜版監管取得一定成效,包括搜狐視頻和愛奇藝在內的視頻網站都在以不同方式探索付費模式,但付費用戶在整體用戶中的占比微乎其微。
原因一方面來自大多數用戶并不具備為網絡視頻內容付費的習慣,另一方面通過視頻本身而非廣告獲得收入,這種商業模式還有待檢驗。
愛奇藝付費用戶之所以高速增長,主要原因在于《盜墓筆記》的強IP效應,以及其斥巨資拿下的網絡獨播權。對照《盜墓筆記》原著的2 000萬忠實讀者,短時間內的付費用戶增長并不稀奇。一個愛奇藝不愿面對的事實是,付費會員在短期內的高增長直接說明的是用戶愿意為《盜墓筆記》付費,而非廣泛意義上的“網絡視頻”。當然,讓用戶為所有的網絡視頻付費并非不可能,前提是平臺能夠持續推出類似的內容,并且獨占網絡播放權,但這樣成本很高而且難度很大。
另外,網絡內容收費模式是未來趨勢不假,但是否可行的關鍵在于內容的形式。在過去的幾年里,網絡視頻付費之所以進展緩慢,一個主要原因在于網絡視頻在付費模式之外已經有了十分成熟的廣告盈利模式,包括貼片廣告和大量的植入廣告,這一部分的收入已經為其帶來巨額收益。在這種情況下,網絡視頻面臨的問題就并非人們不愿為網絡內容付費,而是不愿為網絡視頻付費。因為在付費的同時又要忍受大量廣告,對用戶來說是個很糟糕的體驗,而互聯網產品又比其他任何產品都更講究用戶體驗。因此,除非視頻網站完全放棄廣告模式,付費模式才有可能走向主流。
視頻網站距盈利還有多遠?
張朝陽對視頻行業的論斷里包含一個明確信息,即視頻網站之所以遲遲未能大規模盈利,主要原因在于巨額開支,包括大量購入視頻版權以及獨播權的費用。因此,它的盈利與否與是否實現大規模付費,目前來看并無直接的因果關系。
以《盜墓筆記》為例,單集制作投入加上網絡獨播權的費用,每集投入約為1 000萬元人民幣。以第一季12集計算,整部劇投入不低于1.2億元人民幣,按照愛奇藝500萬用戶,包月費用19.8元人民幣計算,距離收支平衡也仍有一些差距。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大視頻網站激烈競爭的背景之下,各家對視頻版權和自制劇的投入只會比之前更大而不會減少,這種投入依靠廣告收入顯然無法填平,但付費模式在短時間內又無法大范圍推行。從用戶角度看,目前網絡視頻處于一個行業轉型時期,絕大部分盜版渠道已經被封死,在這種情況下即便為網絡視頻付費也是迫于無奈之舉。探索付費模式只是網絡視頻在長期虧損之下的一種嘗試,如果想實現大規模盈利,付費恐怕不是一個最佳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