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純
全平臺手游的遠望
眾所周知,由于國內最初接觸到的電腦系統是微軟的Windows,因此很多人都習慣在Windows系統下玩游戲。近年來雖然蘋果靠著強大的營銷和自身出色的產品質量,讓越來越多的人的辦公桌上開始架起iMac和Macbook這樣的產品,但是在國內它們的用途還普遍停留在商務用途上。在美劇《生活大爆炸》中一行人扛著Macbook和外星人筆記本電腦打游戲的場景,在中國非常少見。
而這一次,《我叫MT》卻不走尋常路,登陸了蘋果Mac應用商店,實現了自己的“全平臺登陸”計劃,能不能變全平臺登陸為全平臺制霸這不好說,但是即便是一款已經成熟的產品,開發不同平臺版本也是一件成本高昂的事情。人們不禁想問:“《我叫MT》的這一勃勃野心,能否真的實現呢?登陸Mac應用商店,純粹是一個噱頭,還是真為了進軍這一平臺呢?”
商務平臺的游戲潛質
我們知道,Mac平臺上的游戲非常少,在許多游戲開發商眼里,這是一塊難以啃下的硬骨頭。比如端游中的《夢幻西游2》,直到最近才終于推出了Mac版。而《魔獸世界》之所以能夠早早推出Mac版,只是因為其開發成員在開發過程中使用的主要操作系統就是Mac,所以開發Mac版本有著天然的親和力。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用Mac系統來做游戲,至少對于不少中國游戲開發商來說,真不是什么簡單的事情。而看起來它的游戲消費者又那么少,于是很多開發商就覺得自己的付出和回報不成比例,即便有了這個實力,也不愿意去吃這塊小餅。
但對于另外一部分開發商來說,情況可能是顛倒過來的。他們認為,就是因為這一平臺游戲玩家少,所以才能算是一個藍海市場。自己有沒有本事把這個藍海市場攪得風生水起還不好說,但是早入場占一個好位置總是不會有錯的。
我們知道,正如同iOS系統用戶相對于Android系統用戶那樣,Mac平臺用戶的消費習慣也遠優于Windows平臺。為此游戲開發商還是很想要打入這個市場,而由于Mac系統被廣泛運用于商務環境,這一平臺的用戶喜歡什么樣的調調其實也不難琢磨。你既然不能指望他們在辦公室里廢寢忘食去打一個重度游戲,那么對于那些偏向于消磨碎片化時間的游戲,他們的接受度可能就更高些。而在手游時代的大幕開啟之后,越來越多的專門為玩家消磨碎片時間的游戲開始出現,它是手游市場發展龐大的契機,又有可能是Mac玩家群體壯大的原因。
而這,也許就是《我叫MT》走到Mac市場的根本原因。
新的市場,新的角度
現如今,手游平臺已經成為了一片紅海,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游戲類型已經被玩得差不多了,從RPG到ARPG再到FPS……,能數得上號的游戲類型,你幾乎都能夠在手游平臺上找到,區別只是有的游戲類型存活率比較高,有的存活率很低而已。另外一方面則是手游IP資源的迅速匱乏。目前手游一個窘境就是,IP的產出速度要遠低于它的消耗速度,而絕大多數IP(除了那些作者死得早系列外),都是不可再生資源,也就是一旦一個手游被做敗了,那么很長一段時間里咱們就別想看到這個題材的手游能夠再在市場上掀起浪花來。這樣也就導致了不少手游開發商要另辟蹊徑—既然不能總是找新的東西出來圈錢,那么不妨炒炒冷飯,延長一下自己旗下產品的壽命。但這樣的做法卻不夠聰明,真正聰明的開發商會選擇去別的平臺上走一走,而《我叫MT》就是這么做的。
雖然它進軍Mac平臺,表面上看起來是為了爭取Mac平臺用戶,提前給自己在這個藍海市場之中占座,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它何嘗不是為了能夠將Mac用戶反饋到自己的手游之中?由于Mac市場本身有限,手游用戶反哺Mac市場的可能性要遠小于Mac用戶反哺手游市場的可能(畢竟如今幾乎人人都有智能手機,但是卻不是人人都有Mac),《我叫MT》進軍這一市場,最大受益者可能還是自己的手游收入。
另外,它進軍Mac市場的一個考量,也許就是Mac的使用者不僅僅是中國人,很多國外商務人士也是它的忠實擁躉。利用Mac應用商店給自己打開一個通向國際的出口,對于急欲轉型的《我叫MT》來說非常重要。雖然這絕非一日之功,但是不做,就永遠不成功。
小編觀點
對于像《我叫MT》這樣已經風靡了市場多年的常青樹級手游來說,如果滿足于現在的成績不去求變,那就等于是坐吃山空。常青樹,是一個榮譽也是一個枷鎖,手游求變之路雖然步步維艱,但是有人愿意走出第一步,總是值得鼓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