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再宇

2015年11月初,李云龍在朋友圈曬出了第一波團隊照:七八個年輕人面對鏡頭擺出《海賊王》里的招牌姿勢——“出發吧!向著偉大航路!”這一天,他的創業項目“傳播管家” (www.prguanjia.com)正式上線。
三四個月之前,“傳播管家”還僅僅是他的一組腦電波。
直到同來自搜狐的老領導陳勇找到他。當年,陳勇從搜狐副總編輯的職位卸任,創辦了聯華盛世傳播機構,“我算是老鳥了,20年職場拼殺,最想改變自己的是,可以按商道的規則,縱橫江湖、快意決斷、顛覆時代。但人到中年,縱橫、快意都很難實現,顛覆就更不用提了。實際上,有多少事情是可以被顛覆的呢?我已經過了談夢想吹牛逼的階段,我要做點實際的事情。”
兩個人一拍即合,加上同為搜狐系的技術總監錢宏武,合伙人團隊就這樣組建起來了。在決定創業之后,李云龍曾考察了不少項目:從健身app到互聯網金融無所不包。他去蹭發布會,看別人都在做些什么;找各行業的朋友出來聊天,了解需求。看來看去,最終還是選擇了自己最熟悉的領域:互聯網、傳播。
實話說呢,“互聯網+傳播”并不是一個新行業,甚至可以說是混沌的紅海。技術在摩爾定律下加速度進化,媒介受技術浪潮裹挾日新月異,互聯網傳播花樣百出,后浪推前浪、前浪則從嬰幼直撲耄耋。而企業終于認識到“媒介千變萬化,唯有奔流其上的內容才是營銷根本”的道理,2015年IP備受追捧即是“內容重登王座”的鐵證。
問題的關鍵在于:在技術可以發展到從事類人工作之前,內容產業仍是人力密集型的,對于創意和溝通的要求很高——用李云龍的話來說:這是非標產品。那么,是否有一種方式可以將這種非標準化產品的生產和傳播效率提高呢?
需求對接
傳播管家的三個合伙人都有著互聯網背景,除此以外,陳勇在公關行業混跡十余年,李云龍曾任高朋網公關總監、蒙牛資深公關總監。多年的從業經歷使他們發現:快速增長的客戶需求與團隊人員招募培養以及能力精進之間,存在著巨大落差。對于“水往低處流”的互聯網行業來說,不平衡意味著存在價值洼地。
“聯華盛世傳播機構做了十年,每年只能同時服務幾十個客戶,不是沒有新的客戶,實在是因為招人太慢,團隊能力提升速度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公關、廣告行業都面臨著相同的問題。每次公關協會理事開會,各公司老板交流最廣的一個話題一定是人員招聘培養,甚至還要發起協議禁止互相挖角。而甲方同樣面臨苦不堪言的狀況,招不到合適的PR和市場人員,大量的內容生產和分發的工作依賴公關廣告公司。而公關公司又招不來那么多好的文案和執行人員。”陳勇說。
而同時,微信公眾號功能催生了數以十萬計的自媒體人,加上媒體原有的大量文字從業者,數量眾多但比較雜散的寫手等……內容生產來源從不匱乏,“他們有著多年的職業訓練,在某一領域有著深厚的底蘊。有人擅長時尚有趣內容寫作,有人擅長證券市場分析,有人長于美食經驗分享,這些都是企業品牌傳播的剛需。”李云龍表示。
一方面是企業端對于內容生產傳播的剛性需求,一方面是寫手端對于寫作能力變現的需求,而傳播管家的定位,正是將雙方需求高效對接的平臺。聽起來是否有點熟悉?對,這是十足的滴滴打車模式——將路上“閑逛”的出租車與路邊“苦等”的乘客對接起來,降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不確定性,減少尋找和溝通成本,通過連接讓商業更為高效。
“再大的一個公關公司,也無法養活一千個、一萬個不同領域的文案吧?這個事,必須以分享經濟、眾包的模式來做才成。”陳勇說。
運營細節
目前,傳播管家1.0剛剛上線,入駐的客戶(需求方)有100多家,大部分為創業公司;用戶(內容供給方)則有1000多位,包括編輯記者、自媒體人、自由撰稿人、資深文案人員等。陳勇創立的聯華盛世傳播機構作為大股東,主要進行資源開拓和融資;李云龍帶領團隊主攻運營;錢宏武負責技術開發。
無論是用戶還是客戶,都通過首頁注冊登錄,用戶被稱為“作客”,作客后臺分為兩個部分:個人資料和需求列表。客戶被稱為“客官”,客官在后臺根據作客標簽選擇對口作客發布需求(一般只能選擇5個或8個)。被發單的作客選擇接單或拒絕接單,形成有效的對接關系之后,內容的生產、確認和打款流程正式開啟。
流程說起來非常簡單,但是由于涉及到非標產品,而且很大程度上依靠人與人的對接溝通,運營起來并不容易。李云龍說:“先前你會想:這邊有需求,那邊有需求,我來做個平臺對接,很簡單是吧?然而實際運營起來,會出現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問題。”
比如,有些創業公司會提出面訪的需求,這樣就會產生作客與客官越過平臺直接接觸的情況,“這點不用擔心,傳播管家是工具屬性,不需要大家沒事就登錄,而是需要它時才登錄。”李云龍介紹說,作客可以直接通過手機接收平臺發出的需求短信。此外,客官一般需要開具發票,而作客個人無法越過平臺滿足這類需求。
再比如,在溝通階段,偶爾會發生作客修改幾次的稿件也無法獲得客官確認通過的情況。李云龍認為,解決這個問題要從三方面著手:“首先,對于作客的分級管理。傳播管家會針對作客資料、過往文章和客官評價對其進行分級,并且貼上更為精準的標簽,便于客官選擇,盡最大可能避免不對口的情況發生,減少無效溝通;其次,對于客官的管理。對于修改次數會有一定的限制,也會建立具體的規則,比如:修改一次但是最終沒有采用,那么也要打給作客25%的稿費,修改次數越多則賠償作客越多稿費。第三,提高平臺的對接能力。”對于平臺型產品來說,服務是核心。目前,傳播管家2.0正在醞釀之中,將致力于提高作客與客官之間的系統匹配能力。
此外,即將增加的“大廳”功能將從側面增強作客與客官之間的溝通。對于保密要求不高的客官,可以通過大廳直接貼出需求,供作客搶單;對于作客來說,也可以實現從被動接單到主動求單的轉變,在內容合作上形式將更加靈活。
客官們所處行業不同、規模不一,發展階段也不同,對于內容傳播的需求自然有很大差異。在已經注冊的100多家客官中,創業公司是一個相對特殊的群體:他們對內容傳播的需求更強,但是也更為茫然。
針對這部分客官,傳播管家提供的是一站式傳播服務,比如售賣打包的傳播方案,方案中包含公關傳播基本要素的問卷以及為該客官量身定做的一系列軟文等,其中的軟文仍由作客眾包完成。“這是一種半自助式傳播模式,創業者確認文章后‘一鍵發布,傳播管家就可以在兩天內將這些文章發布在幾十個網絡媒體上。幫助創業者做省錢、省心、省時間的傳播。”李云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