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炳炎
俗話說:“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放眼望去,不少大師名家的婚姻,或珠聯璧合,或親情牽掛,或氣候溫潤,構成三道美好的風景,讓我們回味良久。
把自己融入對方的事業,珠聯璧合,是婚姻的第一道風景。1932年,剛烈的傅雷與溫柔的表妹朱梅馥結婚。受過良好教育的朱梅馥“放棄小我”,把自己融入傅雷的事業中。楊絳女士曾這樣說過,朱梅馥是“溫柔的妻子”“慈愛的母親”“沙龍里的漂亮夫人”“能干的主婦”,還是傅雷的“秘書”。傅雷的文稿多而雜亂,每一篇都需要妻子的整理。她先把文稿排好順序,然后再一絲不茍地謄抄下來,字跡端正娟秀。就連傅雷寫給傅聰的信,她都要先謄抄留底,然后再郵出。作為忠實的聽眾,傅雷對許多問題的看法,就是在與妻子的聊天中形成的。傅雷喜歡音樂,工作之余朱梅馥就彈奏一曲。她曾對傅雷說:“為了不使你孤單,你走的時候,我也一定要跟去。”“文革”初期,經歷了抄家和批斗的凌辱后,兩人自縊身亡。
親情牽掛,沒有怨言的付出,是婚姻的第二道風景。著名教育家、書法家啟功比妻子章寶琛小兩歲?;楹?,啟功稱章寶琛為“姐姐”。章寶琛操持家務,打理得井井有條。啟功的朋友多,常來家里聚會,徹夜不眠。章寶琛就站在炕邊端茶倒水,整晚不插一言。啟功的母親和姑姑都年邁多病,章寶琛日夜侍奉,從沒有一句怨言?;楹蟮纳钷讚?,章寶琛就將首飾拿出去換錢,給啟功做好吃的東西。盡管經濟困窘,她每月都會留下些錢,供啟功買書。啟功被禁止公開寫作,她就讓他藏在家里寫,自己坐在門口望風。她偷偷將啟功的藏書、字畫和文稿等,用紙包了一層又一層深埋起來,那些凝聚著啟功心血的收藏,最后一件也沒有損壞。章寶琛去世后的幾十年里,啟功一直沉浸在悲傷中,用文字寄托哀思。
氣候溫潤,方能林木蔥翠,是幸福婚姻的第三道風景。1956年,香港《大公報》主筆梁羽生迎娶了出身名門的林萃如。除了寫文章,梁羽生幾乎一無所長。為更好地照顧丈夫,林萃如辭掉了令人艷羨而且自己也很喜歡的工作。每天,梁羽生下班時,林萃如早已站在陽臺,等他走到院子里,她就大喊:“先生,你的家在這里。”梁羽生興奮地應答:“哈哈!你的流浪狗回來啦!”梁羽生嗜甜食和肉食如命,林萃如擔心他血糖高,梁羽生就趁妻子不注意溜出去吃。往往是他剛踏進蛋糕店,林萃如已站在身后。1984年,名氣和事業都如日中天的梁羽生,宣布封筆不再寫武俠小說。此后的日子,他帶著妻子四處游玩,以彌補多年來林萃如對自己的愛,直至2009年梁羽生病逝。
往事隨風飄逝,獨留愛情銘記。難怪英國作家布雷南說:“幸福的婚姻在于妻子提供好氣候,丈夫提供好風景?!?/p>
(邱寶珊薦自《啟迪與智慧》2015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