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強 崔國朝 牛良 魯振華 曾文芳 潘磊
目前,我國桃生產中采用的主要樹形有三主枝自然開心形、兩主枝自然開心形、自然杯狀形和自然紡錘形等,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整形修剪技術相對復雜,未經培訓的果農較難掌握;成形較慢,早期產量不高;樹冠過分開張,承載力不夠,進入豐產期后容易郁閉,致使果園勞作環境差,地面光照不良,不能生草;由于過分開張,樹冠體積不大,光照及結果表面化,產量與品質矛盾突出等。
近幾年,在黃河流域桃產區部分桃園采用了主干形的整形方式,而且發展迅速。這種樹形成形快,光照好,技術簡單易掌握,投產早、見效快、產量高,受到果農歡迎。但是,主干形的不足之處是樹勢較難控制,特別是投產早期,要大量使用多效唑、PBO等生長調節劑,給果品的綠色安全生產帶來隱患。另外,主干形栽植密度高,用苗量大,也增加了建園成本。
這里,給大家推薦一種傳統整形方式與主干形修剪技術相結合,創造的一種新的整形修剪模式——半直立多主無側高光效樹形(semierect,several scaffold branch,secondary-branchless,簡稱3S)。
1 3S樹形的主要特點
(1)依據株行距不同,每株培養主枝2~4個,主枝上直接著生結果枝或小型結果枝組,一般無側枝。
(2)每個主枝按主干形修剪管理,一般采用單枝更新。
(3)每個主枝均為半直立,主枝與垂直方向夾角為20°~30°。
2 3S樹形的整形修剪技術要點
(1)選擇株行距與行向。建議株行距1.2米×4.0米,每畝138株,每株留2個主枝;或株行距2.5米×4.0米,每畝67株,每株留3~4個主枝。南北成行。
(2)定植當年,在萌芽前定干,干高40~50厘米,依據株行距大小,每株留2個主枝,分別向東、西方向延伸;或留4個主枝,2枝朝東,2枝朝西。通過拉或撐,使各主枝呈半直立狀態,與垂直方向夾角為20°~30°。
(3)保持每個主枝的頂端生長優勢,及時處理(剪除、扭傷或重短截)影響主枝延長生長的“側枝”。
(4)7月中旬之后,樹冠適量噴灑多效唑或PBO,促進樹體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形成花芽,使主枝上的“側枝”成為結果枝。
(5)冬剪時,一般采用長梢修剪,只疏除不適宜結果的粗旺枝、過密枝或病蟲枝。
(6)第2年生長季夏剪,只需疏除不適宜下一年結果的粗旺枝(超過筷子粗度)。冬剪時,疏除當年已結果的“老枝”,當年新形成的結果枝留作下一年結果。以后每年都如此管理。
(7)技術關鍵:每年夏季修剪時,要及時疏除粗度超過筷子的粗枝,尤其是最上部的粗旺枝要及時剪除,謹防上強下弱。主枝高度保持與行距相當,約2.5米,每年冬剪時將高出部分剪除。
3 3S樹形的主要優點
(1)順應桃生長特性,成形快,易修剪。
(2)半直立樹形,不易郁閉,方便機械化管理;行間光照好,便于生草或間作。
(3)樹冠內光照好,立體結果,因此產量高,品質好。
(4)技術簡單,易掌握。
(作者聯系電話:0371-65330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