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亮 王海波 王孝娣 鄭曉翠 史祥賓 魏長存 劉鳳之
巨峰(Kyoho)葡萄為歐美雜交種,原產日本,1937年大井上康以石原早生為母本,森田尼為父本雜交育成的四倍體品種。1959年從日本引入中國。因其適應性強,粒大,成為中國栽培最多的鮮食葡萄品種。據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2012年統計,巨峰占我國鮮食葡萄栽培面積的50%以上,主要以露地栽培為主。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葡萄果品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巨峰葡萄的固有缺點,如落花落果、大小粒嚴重,果穗過于松散,果粒易脫落等,嚴重影響其商品價值和市場競爭力。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葡萄課題組創新團隊經過多年的科學研究和示范推廣,創新和改良相關栽培技術措施,既節約了大量勞動力成本,又使巨峰葡萄的品質得到大幅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現將關鍵管理技術總結如下,常規技術不再贅述。
1 樹形和葉幕形的選擇
傳統的葡萄樹形普遍采用多主蔓扇形和直立龍干形,配合直立葉幕或水平葉幕。上述樹形和葉幕形存在通風透光差,光能利用率低;頂端優勢強,副梢長勢旺,管理頻繁、費工;結果部位分散,果實成熟期不一致,果實品質差;埋土防寒地區不利于田間操作且枝蔓損傷嚴重等問題。
經過對比和篩選研究,我們提出了適于埋土防寒地區露地栽培巨峰葡萄的高光效省力化樹形和葉幕形為斜干單層單臂水平龍干形配合水平葉幕,適于日光溫室和南方地區避雨栽培等設施栽培巨峰葡萄的高光效省力化樹形和葉幕形為單層水平龍干形配合V形葉幕。
2 新梢和副梢管理
葡萄的夏季管理比較繁瑣,而人工成本卻在逐年提高,因此,省力化技術和果園機械化的推廣勢在必行。巨峰葡萄新梢和副梢的管理必須是在省力化的基礎上,保證坐果率,確保架面通風透光良好和適宜的葉比果(巨峰葡萄適宜的葉果比15~20∶1)。
2.1 新梢摘心
采取2次成梢技術。新梢在開花前7天左右進行第1次摘心,提高巨峰葡萄坐果率;待新梢總長130厘米進行第2次摘心。摘心標準為將小于成齡葉1/3處的梢尖掐去。
2.2 副梢處理
新梢第1次摘心后,留頂端副梢繼續生長,其余副梢留一片葉絕后摘心;新梢第2次摘心后,頂端副梢留4片葉反復摘心,其余副梢留一片葉絕后摘心。
3 花果管理
巨峰葡萄自然狀態下,結果能力強,果穗大、松散、且多有歧肩,大小粒嚴重,為了控制產量(提高果實品質的首要條件),改善巨峰葡萄的外觀品質,同時,也是進行標準化生產的需要,必須對花序和果實進行相應的技術處理。
3.1 疏花序和花序整形
開花始期進行疏花序和花序整形。每個結果枝選留一個發育良好的花序。花序整形方法為留花序尖5.5~6.5厘米,其余分枝全部去除。通過疏花序和花序整形技術把產量控制在1 500千克/畝以內,使果穗保持規則的圓錐形。
3.2 果實無核化處理
巨峰葡萄大小粒現象嚴重,特別是花期遇到惡劣天氣(陰雨、強風等),無核的小果粒占70%~90%,而且,巨峰葡萄種子較少,有無核傾向,容易誘導生產無核果,大粒、無核葡萄非常受消費者青睞,無核化處理對提高坐果率也有明顯的效果。
末花期進行巨峰葡萄無核化處理,用25毫克/千克赤霉素浸蘸花序,誘導產生無核果,隔10~15天用25毫克/千克赤霉素再次浸蘸果穗,膨大果粒。經過2次赤霉素處理,正常管理,無核果率在95%以上,平均果粒在10克以上。需要特別注赤霉素的使用濃度,加大濃度使用,果粒有增大趨勢,但是,果梗和果蒂也會明顯畸形膨大,果粒縱裂和貯運過程中的脫粒現象也顯著增多。
通過使用花序整形和無核化處理技術,省去了傳統生產方式中疏除無核小果粒的繁瑣工作,每個果穗留果40~50粒,平均穗質量500~600克,果穗為規則的圓錐形,果粒大小均勻,松緊適度(果粒間適度的擠壓可減少落粒,提高果品的貯運性能)。
3.3 果穗套袋
目前,生產上的葡萄套袋都是在生理落果結束后至果實膨大期進行。然而,研究發現,過早的進行果實套袋,果皮角質層形成不完全,很容易發生日燒和氣灼,也不利于果實對鈣元素的吸收,影響葡萄的鮮食品質和貯運性能。
巨峰葡萄在果粒硬核期至開始著色前(遼寧西部地區在7月15—20日)進行套袋效果最好,巨峰葡萄易著色,果實成熟期陽光充足,晝夜溫差大的地區可以帶袋采摘,避免果粒受灰塵、農藥等污染,保持果粉的完整。
4 肥水管理
4.1 合理使用葉面肥
在施足底肥,用好追肥的前提下,強化葉面噴肥。葉面肥使用方法簡單,見效快,特別是對葡萄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微量元素,在關鍵時期往往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并且,葉面噴肥也是生產功能性保健果品的常用技術。
應用于葡萄的葉面肥種類很多,其中,以氨基酸類葉面肥的應用效果最好。具體使用方法:從巨峰葡萄展3~4葉至開花前10天,每7天噴施1次氨基酸葉面肥,促進新梢生長;開花前10天和開花前2~3天各噴施1次氨基酸硼葉面肥,提高坐果率,若發現缺鋅,同時噴施氨基酸鋅葉面肥;坐果后至果實開始著色,每10~15天噴施1次氨基酸鈣葉面肥,提高果實硬度;果實開始著色至成熟前10天,每10~15天噴施1次氨基酸鉀葉面肥,提高果實含糖量。
硒作為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其有益作用日益受到重視。經多年科研攻關,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研發出富硒葉面肥(國家發明專利,專利號:ZL2010 1 0199145.0;生產批號:農肥(2014)準字3578號),并制定出富硒葡萄生產技術規程。富硒巨峰葡萄的生產方法:盛花期至果實成熟前15天,每10~15天噴施1次氨基酸硒葉面肥,補充硒元素,改善果實品質。
4.2 水分高效利用
根據樹相指標進行灌溉:萌芽至開花前,水分供應充足,使新梢梢尖保持彎曲狀生長;坐果期,進行適度水分脅迫,以果穗上的小青粒萎蔫脫落為宜;幼果發育期,水分供應充足,維持新梢梢尖呈直立狀態生長;轉色至果實成熟期,進行適度水分脅迫,脅迫程度以植株基部老葉綠色變淡至果穗穗尖果粒開始變軟之間為宜,切忌穗尖出現不可逆的干旱傷害。
灌溉方式采用膜下根系分區交替滴灌。
5 適期采收
當前,許多生產者為了搶占市場,在巨峰葡萄的果皮剛剛呈現紫紅色,果實尚未完全成熟時便采摘上市,嚴重影響了葡萄的品質和風味。葡萄為非呼吸躍變型果實,巨峰葡萄應該在漿果呈黑紫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再增加時(果實成熟期每2天用手持式折光儀測定一次)采收。
(作者聯系電話:0429-3598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