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蕊
梨樹黃葉病又稱黃化病、白葉病,是梨樹的一種生理性病害。梨樹黃葉病主要表現在葉片上,初期葉肉失綠變黃,葉脈仍保持綠色,使葉片呈綠色網紋狀,旺盛生長期癥狀明顯,致使全葉呈黃綠色、黃白色。嚴重的后期葉片邊緣出現褐色焦枯斑,整葉焦枯脫落,新梢頂芽枯死。調查發現,有的樹是一個或幾個枝條葉片變黃,有的則全樹葉片變黃。新梢頂端黃葉多,進入盛果期樹黃葉嚴重。鴨梨、黃冠梨、黃金梨、圓黃梨等品種均有發生。
1 發生時期
不同果園、不同樹體發生黃葉的時間不同。分兩個時期:一是春季萌芽展葉期。梨樹發芽后到長出5~6個葉片時開始黃葉。二是幼果至果實膨大期。有的樹新長出的葉片不黃,到5、6月份掛果之后逐漸變黃,6月10日以后至梨果迅速膨大期大量黃葉。
2 發生原因
2.1 樹體營養不足
春季萌芽開始消耗的是樹皮和根系的營養,到出現5~6個葉片時,需要根系從土壤中吸收養分,來供應梨樹的開花、結果、展葉。若秋季底肥不足或沒有施肥,等到春季萌芽前再施肥,肥料從分解到樹體吸收需要25~30天的時間,即4月下旬才能供應梨樹的生長,必然會出現一段養分供應的斷檔期,造成春梢黃葉。同樣,6、7月份正處于果實迅速膨大期,需要更多的營養來供應枝葉果的生長,若此時樹體貯藏營養不足,果實與葉片爭奪養分,也會造成營養斷線,引起黃葉。
2.2 根系出現問題
根系壞死原因:一是由于施化肥過多或過于集中,對根系造成傷害,即“燒根”。二是澆水過多或土質黏重或排水不良,造成根系長期浸泡在水中,引起根系腐爛,即“漚根”。另外,長期施用化肥的果園,土壤板結通透性差,根系呼吸不暢,吸收養分能力降低,也會造成黃葉。
2.3 病害
若樹體其中一個主枝或側枝上出現黃葉,首先應檢查這個枝條是否發生病害,如腐爛病、干腐病、輪紋病等枝干病害,或檢查是否有凍害斑。若枝條下部有病斑,會影響養分供應,使上部葉片變黃。
3 防控技術
3.1 科學施肥,增強樹體營養
每年于果實采收后至落葉前,結合深翻將有機肥及早施入。由于秋季正值根系第2或第3次生長高峰,傷根容易愈合,同時秋施基肥可提高樹體貯藏營養和細胞液濃度,有利于來年枝葉的生長發育和開花結果。每畝施腐熟的有機肥 3 000~5 000千克,同時加入尿素40~50千克、過磷酸鈣100~150千克、硫酸鉀40千克及3~4千克硼肥和7~8千克鋅鐵肥。生長季節根據需要追肥2~3次。若采取放射狀溝施肥或穴施肥方法,盡量多挖溝或坑,避免肥料過于集中而“燒根”。注意施肥后及時澆水。
3.2 合理灌水和排水,均衡果園水分
果園應做到小水常澆,防止大水漫灌,同時低洼處注意排水,防止積水“漚根”。雨后或灌水后,及時劃鋤松土,保持土壤上虛下實。上部疏松,有利于通氣、滲水和養分的分解;下層土壤略緊,能保水保肥,有利于根系的生長,使樹體枝繁葉綠。
3.3 精細疏花疏果,控制負載量
花量大的品種如鴨梨、綠寶石梨、黃金梨等在修剪時就應該疏除過密的花芽,以保持足夠的葉片面積。花蕾分離期疏除花序,大球期至初花期疏花朵,及時疏除弱花、生長部位不適宜花、病蟲花、機械傷花等,減少養分消耗。疏果時間早、中熟品種在花后7~10天,晚熟品種在花后20天。盛果期樹留果量每畝控制在:鴨梨18 000個左右;黃冠梨15 000個左右,黃金梨8 000個左右,圓黃梨9 000個左右。
3.4 有效防治病害,保持健壯樹勢
3.4.1 鏟除根部病害 對于已經發病的樹根,可采取翻樹盤晾根的方法,即把樹周圍的主要疏導根挖出來露出上半部,用光照殺菌。局部皮層腐爛的,徹底刮除病斑;整條根腐爛的從基部剪除。清理患病部位后,可用0.5%的硫酸銅溶液或3~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殺菌劑涂抹傷口,較大傷口要糊泥或包塑料布加以保護。嚴重發病的樹穴,可配合灌殺菌藥,根系完全恢復后再埋土。
3.4.2 防治枝干病害 對于腐爛病、干腐病、輪紋病等侵染性病害,要及時刮除病斑,并涂藥保護。刮治時一定要刮凈,發病僅在韌皮部的病斑,可只刮樹皮病層,對已發病至木質部的病斑,刮面應超出病斑病健交界處,橫向刮出1厘米,縱向刮出2~3厘米。然后用843康復劑原液或5~6波美度石硫合劑或2%農抗120水劑60~100倍液等藥劑均勻涂抹。對于枝干凍害,可于每年的10月中下旬和清明節前后兩個時期,進行全樹涂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