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柿子按品質可分為甜柿和澀柿。澀柿成熟后,仍有強烈澀味,必須經過脫澀處理才能食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柿專家楊勇介紹,柿子的脫澀實際上就是果實的后熟及人工催熟。在生產上,人工催熟柿子的常見方法有以下幾種。
加溫脫澀 將柿果放在缸、桶或鋁鍋內,加入45℃的水,淹沒柿果。通過在容器下加熱或保溫,或不時摻入熱水,保持水溫在35~40℃,經16~18小時即能脫澀。此法處理的果實肉質較脆硬。
混果脫澀 成熟果實釋放的乙烯等氣體能促進柿子的酶活性及呼吸作用,從而脫澀。將成熟的蘋果、梨、山楂、獼猴桃等與澀柿混放置于密閉室內,在室溫下,約經5~7天即可脫澀。此法催熟的柿子具有芳香味,但果體稍軟。
石灰水溶液脫澀 石灰加水攪成石灰乳,水量以淹沒柿果為宜,在20~25℃下保溫,3~4天即可脫澀,每100千克柿果用7千克生石灰。
乙醇脫澀 在容器內裝柿果時每裝一層,就噴少量75%的酒精,裝后密封保溫,20℃經9天左右可脫澀,處理后的柿果較軟。但要注意酒精用量不宜過多。
(據《農業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