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月
摘 要:加強通風和抽采達標是降低礦井瓦斯的基本方式。對于瓦斯涌出量大的礦井來說,抽采煤層瓦斯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瓦斯災害問題。瓦斯煤層的低透氣性較低抽采難,瓦斯災害問題已成為制約現代煤礦高效集約化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探討瓦斯治理技術和利用,對實現煤礦安全高效生產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煤礦瓦斯;治理技術;利用;研究
煤炭在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就現階段,在某些地區依舊能夠看到有單位和居民在使用煤炭。但是,煤炭的開采卻是一項比較危險的工作,稍有不慎就有發生瓦斯爆炸的危險,危害到煤礦企業的生產和安全。因此,煤礦瓦斯治理技術的利用研究,已經成為煤礦企業的重要話題。
1 煤礦瓦斯治理的現狀
煤炭是使用廣泛的能源之一,在70~80年代左右,火車、人們生活等都是要依靠著煤炭的,但是煤礦畢竟是非再生能源,淺層的數量越來越少,就使得煤礦挖掘的人員的開采深度越來越深,不僅讓周邊的生態環境受到了污染和破壞,還讓瓦斯爆炸等事故的發生率增加了,因為深層的煤層中,所含有的瓦斯量等會逐漸的增高,也就使得開采人員在開采的過程中,對瓦斯的處理工作更難開展了。而且,礦井中本身的通風效果就不好,就使得瓦斯的清除更難了,還有其中有一部分新的礦井開采區,在通風設備等都還沒有完善的時候,就開始進行了開采,這種種的行為都會導致瓦斯爆炸等事故的發生率增高。除此之外,我國對煤礦開采中的瓦斯抽放的管理系統并沒有建立完善,而且也沒有將其完全的落實在各大煤礦的開采工作中期,即便是有部分地區的煤礦開采中的瓦斯的抽放技術很成熟了,但實際應用起來的時候,依舊會出現許多的問題,使得瓦斯抽放的技術運用的效果并不明顯。
2 煤礦瓦斯治理技術的利用
據調查顯示,煤礦企業每年死于煤礦瓦斯事故的人數,占到了總的煤礦事故中的1/3,而且,還有部分的開采區對瓦斯的處理不到位,使得瓦斯泄露,從而導致大氣的污染。
2.1 先抽后采
之所以瓦斯事故爆發的頻率非常高,就是因為開采人員對瓦斯的處理不得當,在瓦斯還未完全清理完畢后,就開始進行煤礦的開采。瓦斯是一遇到明火就會發生爆炸的物質,如果說在煤礦挖掘的過程中,不小心產生了明火,哪怕只是一點火星,也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所以,煤礦的開采人員要明白“先抽后采”。這個工作環節主要是讓開采人員在建礦之前,就將地面或者更深層的瓦斯進行抽出處理,瓦斯畢竟是埋藏于地下,并不能夠通過抽放就完全消失,抽出瓦斯的作用主要是降低后期治理工作的難度,如果能夠將煤礦層的瓦斯含量降低到10m3/t以下,再將其壓力降低到0.74MPa之下,便可以進行開采,按照標準,煤礦層的瓦斯含量和壓力在這兩個數值之下的時候,基本上可以說瓦斯事故的突發性也就不存在了,從而可以實現安全開采。瓦斯抽放技術雖然好,能夠有效地解決控制瓦斯爆炸等事故的發生,可還是會受到煤礦開采區的實際地理環境等的影響,因為,每個地區的地質、地殼等結構都是不同的,就比如重慶是山城,地下基本上是巖石等組成的,而成都是盆地,地下基本上都是由小型的石塊和泥土等組成的。所以,開采人員在進行瓦斯抽放時,一定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抽放的策略。
2.2 將支撐體系盡快完善
我國對煤礦中的瓦斯事故預警以及控制的技術已經處于研究開發的階段了,主要是對煤礦中的瓦斯參數的測定原理等極性研究,并且將瓦斯抽放的地質要求等方面的技術問題進行了解決,盡快地完善對于不同地質的不同的抽放技術體系。
2.3 實驗其他技術
除了上文中所說的瓦斯抽放技術能夠解決煤礦中瓦斯含量過高的問題,還有低濃度瓦斯氣水二相流安全輸送技術等,這個技術主要是針對與低能度的瓦斯爆炸事故的,還有一個技術是將瓦斯當作是發電的能源,等發電結束后,再將余熱制冷,然后在將這個冷氣通過管道等輸送到高溫的礦井之下或者是地面上的瓦斯熱電冷聯產技術等,這些技術在世界各地都是屬于比較先進的技術了,所以,要適當地將這些技術進行引進和借鑒,嘗試借鑒這些技術并結合煤礦不同區域地質的問題,選擇出最適合當地的瓦斯處理技術。這樣才能夠使得煤礦行業對瓦斯的治理工作更加有效,從而使得煤礦的開采人員的人身安全等得到更好的保障,從而提高煤礦的工作效率和產量。
2.4 監管力度需要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