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國
心理案例:不要忘了災難中的孩子
天津濱海爆炸事故不僅給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極大的損失,也給人們的心靈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我們心理咨詢室在同心協力搶險救援的同時,也開始了對受災人群的心理救助,其中就包括部分孩子,他們跟大人一樣,心靈遭受了傷害。
案例一:5歲的佳佳原本是個獨立性很強的女孩,很喜歡自己玩,也習慣了和父母分床睡覺。災難發生后,佳佳變得離不開媽媽了,里外纏住媽媽,也不愿意自己睡覺,一離開媽媽就哭哭啼啼、哆哆嗦嗦,總要媽媽抱,簡直像個沒斷奶的小娃娃。佳佳怎么了?原來,佳佳的家離爆炸地點較近,爆炸當天,佳佳爸爸被炸碎的窗戶玻璃劃傷了臉。佳佳看到了爸爸血肉模糊的臉,也看到了媽媽驚恐流淚的臉,她嚇壞了。
案例二:3歲的楠楠原本是個愛說愛笑的小男孩,災難發生后,他一直不說話,更聽不到他的笑聲,晚上還經常失眠、尿床。更奇怪的是,過了一段時間,當他開口說話的時候卻變得吞吞吐吐,一點都不流利。楠楠的媽媽說,自己家離災區挺遠的,家里也沒有人受傷,孩子怎么就變成這樣了。原來,事故發生后,楠楠的父母對此次事件非常關注,看電視,看報紙,和朋友通電話,嘴里總是說些爆炸、災難、悲慘、死亡等詞語,他們沒有留意到楠楠就在身邊。孩子目睹了這一切,不僅看到了電視畫面上的慘狀,還看到了父母痛苦的神情和眼淚。楠楠因為不懂得到底發生了什么而陷于驚恐之中。
心理解析:孩子心靈也在受傷
事情就是這樣,災難發生后,孩子的心靈也在受傷。
一、孩子的心會遭受首度創傷。所謂首度創傷,就是災難本身給孩子造成的心靈創傷。大部分孩子沒有受傷,但是,孩子可能目睹了親友的受傷,目睹了災后匆忙又混亂的救援過程,家長又沒跟孩子說清楚到底發生了什么,孩子會在異常困惑中受到心理創傷。再有,由于重大災難突然降臨,家長也難免會感到恐慌,家長的情緒反應會強烈地感染孩子,孩子也會陷于莫名的恐懼之中,加重心靈的傷害。案例一就屬于這樣的首度創傷。
二、孩子的心會遭受再度創傷。如果說災難本身是首度創傷,那么,災情的發展,災后的各種相關信息的傳播,也會對孩子造成心靈創傷。比如,孩子會因為電視上不斷回放的畫面而感到恐懼,尤其是小孩子,他們弄不懂事態究竟有多嚴重,甚至會認為這件事就發生在自己身邊,從而感到不知所措和恐慌。對有親友遇難或者受傷的孩子來說,身邊人的非故意地議論,也會給他們的心靈造成無形的打擊。案例二就屬于這樣的再度創傷。
孩子受到驚嚇后,心靈受傷的反應有哪些?
面臨災難,特別是像爆炸造成的大災難,孩子心靈受到創傷后,在心理或行為上都會產生許多反應。前面案例中孩子的反應,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心理學上的退行作用。由于受到驚嚇,他們的心理行為退化了,退到了更小的時候,5歲的佳佳變得總要媽媽抱,3歲的楠楠則經常尿床,這些都是最典型的表現。
一般說來,孩子在災難中受到驚嚇的反應包括:行為退化,畏懼夜晚,睡眠失調,害怕上學,害怕將來的災難,害怕與災難有關的自然現象,等等。單就學前孩子來說,通常的反應為:行為退化,吸手指頭,尿床,害怕黑暗或動物,黏父母,畏懼夜晚,噩夢不斷,大小便失禁,說話困難,突然口吃,食欲減退或增加,等等。
孩子的這些反應通常又有兩種表現:一是即時的反應,也就是災難發生當時就出現的反應,往往不會持續很久,逐漸會淡化下來;一是延后的反應,也就是災難發生后經過一個潛伏期才出現的反應,可能在災難發生數周后逐漸地表現出來,甚至可能在孩子長大后才表現出來。
心理對策:撫慰孩子受傷的心靈
不要以為孩子的這些創傷反應是“小兒科”而掉以輕心。家長應該及時采取有效對策,撫慰孩子受傷的心靈,減少或化解災難造成的心靈創傷。
一、最大限度地減少再度創傷
孩子還小,心靈經不住不斷地“暴風驟雨”,因此,應最大限度地減少孩子經受再度創傷的可能性。
1.減少孩子對災后情境的正面接觸,包括相關圖片和電視畫面,避免這些信息反復出現在孩子的視線中;
2.如果孩子已經接觸到這類信息,家長應盡量用孩子能理解的話作出解釋,減少不必要的誤解和恐慌;
3.家長盡量不在孩子面前議論災難,即便迫不得已說起來,也要避開“死亡”、“悲慘”、“可怕”等字眼;
4.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恐慌,要盡量做到鎮定和安靜,讓孩子從正面情緒中感到安慰;
5.家長要盡力創造條件,保持家庭平靜而正常的生活和作息;
6.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探討災后人們的團結互助、堅強樂觀,在孩子心中種下一些積極的種子。
二、及時有效地采取撫慰措施
在避免再度創傷的同時,家長還要主動采取措施及時撫慰。
1.孩子受到驚嚇后,家長可以把孩子抱在懷里,進行肌膚觸摸,比如,用手順著寶寶頭發輕撫或者輕拍背部,利用身體接觸安撫孩子;
2.在接觸身體的同時,家長還應該用輕柔舒緩的聲音和孩子說話,這樣能最大限度地起到安撫作用;
3.家長和孩子玩需要相互肢體觸碰的親子游戲,在游戲中安撫孩子;
4.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比如,講好聽的故事,看好看的畫冊,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5.對于有表達能力的孩子,家長應該耐心傾聽,讓孩子把內心的恐懼情緒宣泄出來,然后再適當地安撫;
6.家長不要勉強孩子進食,要通過給孩子準備可口的飯菜來誘發食欲,最好采取多餐的方式進食;
7.安排一些睡前活動,特別是一些溫馨的親子游戲,讓孩子獲得安全感。
三、充分發揮玩具的撫慰作用
玩具,對安撫小孩子災后受傷的心靈有特殊的作用。
1.玩具可以給孩子不安的心靈一個小小的港灣。比如,娃娃及動物玩具可以滿足孩子的情感需要,通過觸摸和擁抱這些柔軟可愛的玩具,孩子會在心理上有一種很舒服的感覺,不安的心靈仿佛有了一個小小的港灣可以停靠。
2.玩具可以給孩子受傷的心靈更多的安全感。比如,質地柔軟、手感舒適的玩具,很容易成為孩子心理依靠和情感交流的對象,讓心靈獲得安全感。
3.玩具可以讓孩子的驚恐情緒得到舒緩。比如,撫摸柔軟玩具的感覺,會讓孩子的心慢慢舒展,讓焦慮不安的情緒慢慢平靜。
為了更好地發揮玩具的心理安撫作用,在給孩子選擇玩具時要注意:
1.玩具顏色應該是柔和的粉色系列;
2.玩具表情應該是笑的、開心的、可愛的;
3.整個玩具應該是柔軟的,而不是堅硬的;
4.玩具大小要適中,適合被孩子抱入懷中;
5.玩具應該是結實的,以免玩耍中破損,再次造成對孩子的身心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