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曉云
案例一:
妻子擅自終止妊娠,是否構成對丈夫生育權的侵犯?
小王與丈夫于2010年登記結婚,婚后感情一般。在小王懷孕期間,丈夫不但未盡照顧義務,還對小王實施家庭暴力,小王不想再與他繼續生活下去,就到醫院做了終止妊娠手術。小王的丈夫知道后非常生氣,以小王侵犯了他的生育權為由告到法院,要求小王賠償他精神損害費10萬元。
法院判決:我國《婦女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婦女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生育子女的權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另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釋三第九條的規定: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致使感情確已破裂的,一方請求離婚的,人民法院調解無效,應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第(五)項的規定處理。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第(五)項是這樣規定的: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應準予離婚。按照上述法律規定和司法解釋,法院判決駁回了小王丈夫的訴訟請求。
案例二:
離婚時遺漏了應分割的夫妻共同財產,可以再起訴要求分割嗎?
一對夫妻在2009年辦理了協議離婚手續,丈夫隱匿了他持有某公司20%股份的事實,妻子能再次起訴要求分割該股份嗎?
分析:我國婚姻法第四十七條規定:“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占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離婚后,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十八條的規定:“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財產未處理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分割的,經審查該財產確屬離婚時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財產,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分割。”根據上述法律及司法解釋,對于原來在離婚協議中遺漏分割的財產,可以另行起訴要求分割。
案例三:
一方拒絕做親子鑒定,親子關系如何確定?
張某(女)在與劉某(男)未婚同居的第三年,生下一女張小某。張小某2歲時,張某與劉某發生矛盾,解除同居關系,張小某由張某撫養。后由于劉某拒絕支付撫養費,張小某訴至法院,請求確認劉某系張小某生父,并判令劉某向張小某支付撫養費每月500元,直至張小某年滿18周歲。劉某辯稱其與張小某之間不存在親子關系,不同意支付撫養費。庭審中,經作為張小某法定代理人的張某申請,其租住房屋的房東和鄰居出庭作證,稱張某與劉某在近四五年間一直同住;此外,張某還出示了劉某在張某生產期間以張某配偶名義在醫院簽署的多份書面資料。劉某雖確認上述證人證言和書面證明的真實性,但不確認張小某系其女兒。為此,張某向法院申請親子鑒定,法院予以準許,但劉某拒絕做鑒定。
法院認為,張某提供的證人證言和病歷資料已能反映張某與劉某存在共同居住以及因張小某出生而以配偶名義相稱的事實,劉某無證據反駁又拒絕做親子鑒定,法院依法推定劉某與張小某之間存在親子關系,并判令劉某向張小某支付撫養費。判決后,張小某和劉某雙方均未提出上訴。
分析: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并已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一方的主張成立。
夫妻一方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并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一方的主張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