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當乘用車市場在逐漸熱衷開發SUV車型之時,商用車市場在向乘用車市場邁進,跨界成為一種潮流。
近年來,MPV的銷量快速增長,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4年1?10月MPV銷量增長49.6%。相比之下,商用車整體銷量下滑了7.1%,傳統轎車銷量增速也只有3.5%。在這樣的情況下,部分商用車生產企業將目光轉向以家用為主的私人消費領域,而高增長的MPV車型為很多商用車企進入私人市場開辟了相對便捷的路徑。
跨界之源
商用車車型從劃分上來講主要圍繞在客車和貨車兩大類,如果要細分起來門類自然就多了,但不管如何細分,商用車大多并非個人用途,而近年,商用車開始緊盯乘用車市場,并且開始推進布局,但由商務車走向乘用車,一步到位并不明智,不論在技術、品牌等方面,作為后來者的商務車優勢都并不明顯,由此商用車集體“跨界”便成了突圍市場的出路。
商用車企跨界之初緊盯MPV車型,主要原因在于隨著消費市場的日益多元化,以及消費者對汽車實用性、多功能性的需求,宜商宜家的MPV跨界車迎來了發展機遇。專家認為,年輕消費者更偏向個性化的車型,MPV跨界車的出現,滿足了消費者對汽車產品的多元化訴求,同時也為汽車企業創造了更多商機。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從2011年開始,商用車市場持續低迷,到今年才出現緩慢復蘇。2014年1?8月商用車產、銷分別為266.11萬輛和269.1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4%和6.8%。
縱觀當前商用車產業市場已進入成熟期,市面上的產品多見“質”的提升,鮮有“量”的突破,同時產業的資本日漸出現外流現象。
當前形成跨界的趨勢是市場導向所致,商用車企面對未來發展也在摸索和尋求突破。當前的轉型,是因為乘用車市場與商用車市場比較仍存較大的利潤空間。
實際上,隨著乘用車市場需求的多元化,商用車與乘用車之間的區隔也正在逐漸淡化。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商用車市場基本處于成熟期,而乘用車市場雖然增幅收窄,但仍處于利潤較豐厚的成長期,故資本有意向乘用車市場迅速轉移。但商用車企在進入乘用車市場過程中,面臨技術、人才和品牌等諸多挑戰,要獲得市場并不容易,跨界之舉仍需要市場的檢測才能說明是否正確。
MPV拓寬商用車市場
2013年MPV全年月度增長率為80%左右 ,當年第四季度月度增長率甚至超過了200%。從數據上看,MPV市場份額逐漸在增加。MPV車型的銷量讓商用車廠商看到了MPV跨界車的廣闊發展前景。
目前,在售的MPV跨界車大多具備了轎車的舒適性和時尚外觀、SUV的運動風和良好的通過性、MPV大空間,囊括多種優點于一身,滿足了消費者所追求的舒適性、運動性、實用性以及多功能性等需求。
隨著MPV的熱賣,商用車企也逐漸在這一車型上開拓市場,并逐漸開發跨界車市場,從而在商用車市場逐漸受限中尋求一條新的出路,在當前的市場中早已不乏熱銷的MPV跨界車。
蒙派克——福田進軍乘用車標志
福田汽車正式進入乘用車領域要追朔到2007年,當年4月15日,福田蒙派克在廣州正式宣布全國上市,被稱為國內第三代MPV的代表。作為較早進入商用車MPV市場的福田,其蒙派克系列車型受到市場的喜愛。
蒙派克是福田汽車自主研發的一款主打商務用途的MPV,外觀借鑒歐洲元素,作為2014年APEC期間的官方指定用車,為會議服務發揮了重要作用。
福田商務汽車事業本部副部長、品牌總監韓鵬介紹,“當前商用車從貨運、物流的角度出現專業化趨勢;從家庭角度出現的是小型化趨勢。客運方面小型化趨勢向家用車市場進軍,很多廠家都在瞄準這個市場,定位在7座左右的MPV車型上。福田蒙派克也屬于跨界MPV,目前,福田商務車還在策劃一款新型小型MPV。”
從輕卡到輕客到重卡再到MPV,福田汽車著力開發上下游產業市場。對于10萬左右的商用MPV來說,蒙派克給人以中和的感受較容易受到客戶接受。其競爭對手包括風行、江淮瑞風等MPV車型。蒙派克多年來不斷推陳出新,未來福田還將會在蒙派克和相關乘用車品牌的基礎上拓展更多乘用車業務產品。
歐力威——長安首嘗跨界
穩坐國內商用車第二把交椅的長安商用車近年來在固守商用車市場的同時積極向乘用車市場拓展,推出的歐諾和歐力威兩款車型已成為旗下銷售主力。早在歐力威的諜照“漫天飛舞”的時候,就有眾多車迷調侃這將是長安的又一款“小面”。事實上,冒然地把歐力威稱為“小面”并不妥當,從外形和本質上來說歐力威都應該屬于MPV車型。
長安小型多功能車歐力威于2013年4月在南京正式上市,以經濟實用的特點被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所青睞。定位小型多功能跨界兩廂車,歐力威是長安汽車發掘未來新興市場,實施創新產品戰略的結晶,將會成為開拓小型多功能車藍海細分市場的新力量。
對于剛剛獨立的長安商用車來說,歐力威僅僅是其第一款重量級跨界產品。長安高層表示,長安商用車計劃將在2015年推出歐力威的衍生車型,采用加長軸距和更長的車身,車內增加至7座的設計,并定位于MPV市場,以滿足更多消費者的用車需求。
推出歐力威是長安變革的第一步,歐力威倡導的跨界概念在國內還很鮮見,以此為起點,長安正力圖在國內開創新的產品認知。
長安汽車對于MPV市場的開發已經做好準備,長安汽車相關人士介紹,“今后長安的商用車將分為兩條線,一條是傳統微車,一條是新型多功能車。長安商用車在未來5年將每年推出一款差異化的全新產品,以后長安商用車在新型多功能車領域的資源和研發投入將占80%。長安商用將加大新型多功能車領域研發投入,豐富產品線提升品牌競爭力。除歐力威跨界車型外,長安商用車正計劃推出旗下首款SUV車型,覆蓋更多的細分市場。”
江淮瑞風M3——引領新風潮
11月20日,江淮乘用車在廣州車展上發布了旗下首款小型MPV——瑞風M3,并確定將于2015年3月18日正式上市。作為MPV制造專家,江淮此前推出的MPV產品都得到了市場的追捧,本次發布瑞風M3,更有望以此引領小型MPV風潮,再度改寫MPV市場格局。
與此前江淮旗下的其他MPV產品不同,瑞風M3在外觀和內飾上都更加偏向于私人使用習慣。現有的小型MPV市場上,絕大部分的車型都在空間、動力、駕乘舒適性等方面有著較明顯的短板。在過去相對單一的使用環境下還能滿足功能,但在新需求趨勢下卻難以繼續擔當重任。在此背景下,瑞風M3應勢而生。
誕生于瑞風MPV家族,瑞風M3在品牌力、產品力上都具有一定優勢。更值得關注的是,瑞風M3前瞻性地把家用、商用的不同需求進行了有效整合,實現了在不同使用環境下的優秀表現,引領小型MPV市場向更注重駕乘感受和多元功能的方向演變。
江淮此前早已開始了對MPV市場的布局,生產瑞風M3的基地是江淮汽車10月建成投產的蒙城新基地,該基地總投資約10億元,規劃年產量為15萬輛,將主要用于生產MPV車型和小卡。
帶著瑞風MPV多年口碑積淀應勢而生的瑞風M3,此次將上市日期定在3月18日,恰是江淮瑞風MPV首款誕生13年后的同一天,暗示了江淮汽車續寫MPV新傳奇的信心與實力。
五菱宏光S——細分代表
2014年前10個月上汽通用五菱旗下MPV五菱宏光S銷量達到22.2萬輛,比2013年同期增長超過400%。截至10月,同是上汽通用五菱旗下上市不到3個月的寶駿730銷量已達到5.9萬輛,并且當月銷量進入MPV市場前三位,不過五菱旗下MPV當屬宏光S最為耀眼。
五菱的微面產品已經占據了國內的大半壁江山,但五菱汽車并不滿足于此,2010年推出的五菱宏光就是其向高端延伸的代表作。在緊湊型MPV的后面,還有一個從微面陣營發展起來的細分MPV陣營,五菱宏光就屬于這個陣營的產物,自從上市之后五菱宏光就取得了銷量上的巨大成功,單月銷量最高超過五萬臺,對傳統市場著實產生了很大的沖擊。
作為五菱宏光的升級版,五菱宏光S在舒適性和享用配置上得到了很大提升,通過精細化的二次開發升級,車輛更能緊跟時代步伐,也更加具備MPV的潛質與功能性。
五菱宏光S與其他品牌競爭對手相比,最大的競爭優勢在于成本控制,與此同時,銷量猛增和產品品質的提升逐步實現了其良性循環,這也讓許多競爭對手望其項背。五菱還有一個流通性好的優點,保值高,消費者使用一兩年之后可以很快出手,在二手車市場五菱宏光的價格比同級別的車型價格要高。
上汽大通G10——自主新星
上汽大通是自主品牌里的一顆新星,它隸屬于上汽集團旗下,G10是大通推出的全新一代MPV車型,它把競爭對手設定為別克GL8。
雖然大通G10針鋒相對的競品不多,但是卻也不是無名之輩,別克老款GL8就是一款赫赫有名的車型,其品牌力、知名度、口碑及產品力都是遙遙領先,別克GL8與大通G10同為上汽集團旗下,而G10并沒有去抄襲GL8,但在零配件方面汲取了GL8的營養,采用了不少相同供應商的零配件。而另一個對手就是同樣在商用車方面很有作為的江淮旗下高端MPV瑞風M5,兩者同樣使用了2.0T發動機,同樣擁有優良的空間。
G10的研發,主要基于對目前MPV市場結構的優化,以及全方位滿足消費者對于MPV多重需求的理念。作為一款自主MPV,敢于將價格定在20萬以上,這是需要勇氣的,當然最重要的是需要實力,而在上汽集團的用心經營下,大通G10在MPV車型當中已經具有一定水平。
一位業內專家對于大通G10有如此評價,“就產品而言,這款車既不同于以往的商用MPV,也有別于傳統的MPV。這種大膽的設計,實際上是根據市場需求開發的擁有更多配置和功能,即靈活又便利的‘全新汽車形態的表達。它打破了乘用與商用的界限,屬于真正意義上能滿足商務及多用途需求的跨界車。”
眾所周知,近年來國內乘用車市場發展迅速,而細分到MPV車型來看,需求也是逐年提升,大通G10的核心市場就是10?25萬的商務MPV市場,主要針對企業用戶以及政府公車,當然也能滿足一部分家庭成員多的個人購車者。而在這個市場中,目前競品還不多,G10的出現無疑是一針強心劑,也將成為一款起碼可以在未來5?10年內引領自主商務MPV市場的強有力車型。
家用化趨勢拉動商用車企跨界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多人口家庭成為趨勢、市場消費升級以及新一代創業潮涌動等新社會態勢的發展,小型MPV的進一步需求被催生,小型MPV市場的快速增長期已經到來。自2011年起,小型MPV高達75%的年均增長率就已說明了這個觀點。
無論是家庭載人載物,還是商務接待,一款小型MPV都能滿足消費者在經濟性、實用性和多功能性等方面的要求,自然也更容易受到市場的青睞。
在歐美市場,MPV銷量往往大于轎車和SUV,因此在找準細分市場的前提下,商用車企有機會在家用市場中占據更多空間。
據業內專家介紹,隨著消費者對乘用車需求的多元化,很多原本主要生產商用產品的車企都開始推出偏向于家用的車型,謀求在乘用車市場奪取一定的份額。
在單獨二胎政策逐步放開等背景下,7座的MPV是比較符合需求的,而對于很多小企業主和個體商戶來說,宜商宜家的MPV也是很適合的。
雖然這塊市場對于商用車企而言比原有商用車更具可開發性,但業內專家也給出建議,“車企憑借已有車身、底盤和發動機等技術推出面向家用的乘用車產品并不難,但是在經銷商渠道和品牌影響力上,還需要下更多的功夫,而從目前商用車企所處的細分市場來看,暫時并不會對乘用車企業構成太大威脅。”
對于未來汽車市場的發展趨勢,不少主流汽車經銷商認為MPV跨界車將逐步崛起,這也將是商用車企進軍乘用車市場的敲門磚。節假日自駕出行的風潮方興未艾,也決定了MPV在家用車市場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可以說,我國MPV跨界車市場發展的外圍條件已經逐漸成熟。市場需求正在擴大,但市場上的MPV跨界車型還相對較少,高性價比、高技術含量的產品也有限,不過,隨著廠商對市場走向的捕捉,MPV跨界車市場空間將逐步被挖掘,MPV跨界車型也將更趨于個性化、品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