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潯
義橋碼頭
京杭大運河自隋朝至今,你在一條魚的背上從杭州游向北京。
運河上的天空從來都是藍(lán)色的,櫓聲是婉約的,水花是天真的,同船過渡的人都吳語儂軟,都有一個青枝綠葉的故鄉(xiāng)。
兩岸都是我要的風(fēng)景,桑林、稻田、村莊,我在船上看見的全是有根的風(fēng)景。從這岸到那岸,那只熟悉春水的鴨子和吳越方言一起,再一次把往事領(lǐng)到運河岸邊,領(lǐng)到了倒影里,和云一起飄向京城的運河。
義橋碼頭,糧鹽絲茶的碼頭。在義橋,方言堆砌的堤岸邊,是通向鎮(zhèn)子的小路。老街上的糯米團子、魚干、荷葉包裹的臘肉醒目在春天的屋檐下,那些米糕、片兒川、西湖莼菜和醋魚,那些西湖彩綢傘、王星記扇子、張小泉剪刀、蠶絲被、龍井茶、桂花糖,讓乾隆皇帝忘了回京的時辰。
老街上,穿著藍(lán)布碎花布衫的繡花妹子,用毛竹扁擔(dān)挑著春筍的男人,讓義橋的小調(diào)都有了倒影。
義橋碼頭,春天很厚了,你可以看見什么是含蓄的美景,什么是不用澆灌就能茁壯成長的意境。那些比薺菜更綠的背影,逐漸把你引入江南的深處,水鳥一直牢記了它的來歷。在運河邊飛翔,一直和紫云英一起聆聽晨霧中醒來的蠶歌。
船在靠岸,又在離岸。京杭大運河里流動著有深度的倒影。運河上,那個背上刺了精忠報國的人,那個背著包準(zhǔn)備進京趕考的少年。那對為愛私奔的才子佳人……1300年的河埠,河水仍然記得這些倒影。
燕子來了很久,春只能掛在江南。
運河兩岸,像谷一樣讓人牽腸掛肚的雨,在老屋的屋檐上明亮地滴落下來,它們讓人想起水稻剛出種的嫩芽。1300年,谷雨的雨水,額頭的汗珠,就這樣澆灌著一座青枝綠葉的義橋。
拱宸橋
杭州,一個在運河倒影中成長的城市,一個在橋上感動世界的城市。橋,像吳越方言一樣,它的倒影輕盈甚至圓滿。
拱宸橋,讓想象有了起伏,讓魚可以彎彎曲曲做夢,讓我們看見對岸有著長辮的采桑、采茶、采菱的村姑。
拱宸橋,押韻的石橋臺階上,可以聽見千年的櫓聲,一針一針繡出河岸邊青苔等待的落款。或許還有那個叫小白菜的女子,她的水袖舞得和運河同樣婉約。
春雨中,拱宸橋橋堍的撐傘的人,讓春有了聲音,讓過橋相親的人,比斷橋上的許諾更抒情,讓龍井茶上市的那一天,誰也攔不住天會變藍(lán)。
在拱宸橋上,看見京杭大運河兩岸有著千年的田歌。春天還很薄,谷雨來了,薺菜在田埂上等待腰還很細(xì)的春天。運河邊的路很長,仿佛是那本老家譜,一行一行的描述,只有逗號卻沒有盡頭的秘密。
風(fēng)在吹我,呼喚在吹我,往事在吹我。我們都在橋的兩岸多少年了,老石橋、老村莊、老風(fēng)俗。飽滿的種子、清麗的田歌,圓滿的石橋、透明的倒影。
如果說,長江黃河是中國的東西走向脈絡(luò),那么京杭大運河就是打通了中國的南北走向的經(jīng)脈。大運河由此讓中國的經(jīng)絡(luò)通暢。
有了拱宸橋的運河,像戴了戒指的女人一樣,顯露出成熟豐滿的氣息。
千百年來,拱宸橋,從這岸到那岸,運河兩岸由此有走不完的故鄉(xiāng)。
杭州香積寺
風(fēng)吹袈裟,香積寺里的那棵菩提樹綠得不問年代。
手心向上。誦經(jīng)的梵音清爽光滑是你的一塊凈土。
木魚聲聲,慈云朵朵。
香積寺,人和佛都在菩提樹下,觀潔白的云,聽鳥鳴發(fā)芽。香積寺,門始終開著,讓大圣緊那羅王菩薩的福祉,宋真宗手書的“香積”隨著清風(fēng)遠(yuǎn)行,在來來往往的京杭大運河上留下祈福的浪花。
大運河,在香積寺邊游向蛙鳴落地的遠(yuǎn)方,那里是種水稻和麥子的村莊,是養(yǎng)蠶和捕魚的人家。運河第一寺,運河頭支香。蘇南和浙北的善男信女,沿著運河順流而上,進奉頭支香祈求福祉。
天藍(lán)得干干凈凈,人心干干凈凈。
大運河的倒影中,櫓聲和蠶歌響起時,去年的燕子,今年飛得更低更輕,追隨著香煙上升,上升。
木魚聲聲,慈云朵朵。
香積寺,法師在蒲團上留下靜靜的影子。手心向上,托起了你的一塊凈土。
木魚聲聲,無欲在路上。現(xiàn)在,讓香積寺那些香繞過我的肩頭,在靠近心的地方,開出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