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法等
隨著桃樹種植年限的延長,對土壤養分的消耗也不斷增加,特別是對微量元素的消耗更大,如不能滿足樹體生長發育對養分的需要,果品的產量和質量就會受很大影響,難以適應人們對果品質量日益增長的需求。筆者多年從事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總結出桃樹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以期對果農朋友有所幫助。
1 桃園土壤樣品的采集與制備
1.1 采樣時間
一般在果品采收后至第1次施肥前采集土壤樣品(秋季施肥前),也可在桃樹落葉后發芽前采集(秋季未施肥的果園)。
1.2 采樣方法
根據樹齡的不同,確定果園土壤的采樣方法。
1.2.1 對于定植前和幼齡果園
土壤化驗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土壤肥力的基本性狀,為果園長期管理提供依據。可參照一般農田的采樣方法。
1.2.2 對于成齡桃園 土壤化驗的主要目的是評價土壤養分供應狀況,以指導施肥。土壤類型一致的果園可采用對角線或“S”型布點,選擇生長均勻的5~15株桃樹,在每株桃樹樹冠投影邊緣線30厘米左右的范圍內分不同方向采集4~8個樣點(樣點應避開當年或上年施肥溝),每個采樣點的取土深度及采樣量應均勻一致,土樣上下層的比例要相同,取土工具應垂直于地面入土,深度相同。采樣時采集0~30厘米土層的土,用取土鉆垂直于地面,取0~30厘米的土柱,或用取土鏟(不銹鋼)先挖一20厘米見方,深30厘米的取土坑,然后清理出一個垂直面,在垂直面上取長寬3~5厘米的土柱,同一果園的不同樣點充分混合,組成混合樣,混合后的土樣,采用“四分法”取出其中0.5~1千克,同時剔除土壤侵入體(石塊、根系等),裝袋備用。
采集的樣品放入統一的樣品袋,用鉛筆寫好標簽,內外各一張。標簽內容包括編號、采樣地點、采樣深度、地塊位置、農戶、樹種、品種、樹齡、土壤類型、采樣時間、采樣人等。
1.3 土樣的制備
土樣采集后應及時進行處理,當天就應該晾曬在通風室內(避免日曬、農藥、化肥等污染),晾曬時應將土樣置于干凈的白紙或牛皮紙、晾土盤上,捏碎大土塊,同時剔除土壤以外的侵入體,晾曬時要將標簽壓在土樣下一張,以防混淆。
風干的土樣按照不同的分析要求,研磨過篩(分析微量元素的土樣用木棍研磨過篩),裝入分析樣品袋(瓶)中備用,內外各放標簽一張,內容與采樣標簽一致。
若出現一些桃樹生長異常,懷疑是土壤因子引起的,可對異常植株進行分別取樣,各樣點土樣不要混合,取樣方法及土樣處理同上。
2 土樣的測定與測定結果評價
2.1 土壤養分的測定
應由專門的化驗室(各縣、區、市均有)完成,這里不再贅述,常見的測定項目包括pH、土壤有機質、全氮、有效磷、速效鉀含量,若出現微量元素缺乏癥狀,建議測定微量元素含量。
與土壤養分相比較土壤中有機質和全氮含量受施肥影響相對小些,可間隔3~4年測定1次,而土壤有效磷、速效鉀含量與施用化肥有密切關系,應2~3年測定1次,達到減本增效之目的。
2.2 測定結果的評價
據試驗,桃樹對氮素營養較敏感,一般以桃樹需氮量施用,幼果期按需氮量的60%~80%施用,磷、鉀需要量以土壤測定值為參考(豐缺指標),土壤有效磷含量<8毫克/千克,相對產量在50%以下時為“極缺”,施磷量為桃樹需五氧化二磷量的1.5~2倍,土壤有效磷含量在8~12毫克/千克,相對產量在50%~75%時為“缺乏”,施磷量為桃樹需五氧化二磷量的1.5倍,土壤有效磷含量在12~18毫克/千克,相對產量在75%~90%時為“中等”,施磷量為桃樹需五氧化二磷量的1倍,土壤有效磷含量>18毫克/千克,相對產量在90%以上時為“豐富”,施磷量為桃樹需五氧化二磷量的0.5倍,或當季不施磷或只施追肥;土壤速效鉀含量<50毫克/千克,相對產量在50%以下時為“極缺”,施鉀量為桃樹需氧化鉀量的1.5~2倍,土壤速效鉀含量在50~75毫克/千克,相對產量在50%~75%時為“缺乏”,施鉀量為桃樹需氧化鉀量的1.5倍,土壤速效鉀含量在75~100毫克/千克,相對產量在75%~90%時為“中等”,施鉀量為桃樹需氧化鉀量的1倍,土壤速效鉀含量>100毫克/千克,相對產量在90%以上時為“豐富”,施鉀量為桃樹需氧化鉀量的0.5倍,或當季不施鉀或只施追肥。
微量元素因缺補缺,在桃樹出現缺素癥狀時或土壤測定微量元素缺乏時應補施相應微量元素肥料。
3 桃樹施肥原則及施肥建議的制定
應遵循有機無機相配合、氮磷鉀相配合、大量元素與微量元素相配合、土壤施用與根外噴施相結合的原則。
3.1 桃樹施肥原則
3.1.1 有機肥與無機肥配合施用
有機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和生物性狀,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增加土壤孔隙度,起到保水保肥作用,與化肥配合施用可以達到優勢互補作用。
3.1.2 氮磷鉀配合施用 氮磷鉀營養元素在桃樹生長發育過程中具有不同的生理作用。①桃樹缺氮樹體矮小,葉片發黃,花芽分化不良,結果晚,產量低質量差,氮素過量,樹體生長過旺,生殖生長發育過遲,不易早果豐產,同時還容易發生病蟲害。②磷素不足時,各種代謝受到抑制,樹體發育遲緩,根系不發達,果實成熟延遲,果個小,磷素過多則造成部分微量元素(銅、鋅)的吸收差,造成缺素癥。③鉀素不足時葉緣變黃、變褐,直到枯死,花芽分化不良,果品質量差、產量低。而氮磷鉀配合施用可以保證果實優質高產。
3.1.3 大量元素與微量元素配合施用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由于桃樹是多年生植物,定植后對某一元素的長期吸收,造成缺素,如缺硼會造成花兒不實,缺鋅會造成小葉病,缺鐵葉片黃化,缺鎂會造成紅綠相間的花葉病,不同程度的影響果實的產量和品質,因此桃樹施肥時,要注意微量元素與大量元素相配合。
3.1.4 土壤施用與根外噴施相結合 根外噴施(追肥)是桃樹生長過程中對營養元素的臨時補充,能夠快速緩解缺素癥狀,是土壤施用的一種補充方式,具有防止養分被固定的作用,具有及時滿足桃樹對養分的需求等特點,多用于微量元素的補充。
3.2 施肥建議的制定
土壤養分測定結果與當地的土壤養分豐缺指標比較,可以知道,當地測定土壤的肥力水平(或調查當地的果農施肥情況得知),進而指導果園定量施肥。綜合國內外試驗研究結果,提出氮肥施用量是桃樹需氮量80%~100%,磷鉀肥是按照土壤養分測定結果與桃樹需要量來確定,當土壤磷鉀養分測定值高(豐富)時,施肥量按桃樹需要量的50%確定,當土壤磷鉀養分測定值處于中等水平時,施肥量按桃樹需要量的100%確定,當土壤磷鉀養分測定值低(極缺、缺乏)時,施肥量按桃樹需要量的150%~200%確定。
桃樹每生產1 000千克果實養分吸收量(含枝葉)為純氮4.8千克,五氧化二磷2千克,氧化鉀7.6千克。參考《2011年新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指南》:2011張福鎖,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4 桃園的施肥時期及方法
果園施肥一般分作基肥和追肥(根部追肥和根外追肥)兩種,具體的時期因樹種、品種、樹體的生長結果狀況而不同。
4.1 基肥
基肥的組成以有機肥料為主,配以氮、磷、鉀和微量元素肥料。根據樹體當年產量和樹勢強弱不同,確定當年施肥量,有機肥至少要達到千克果千克肥;基肥施用量應占當年施肥總量的70%以上,即有機肥的全部和速效肥料的50%~70%。若將速效化肥混合制成緩釋平衡肥,可將全年肥料做基肥一次性施入。
4.1.1 施肥時期 以早秋(豫南9—11月)采果后落葉前為好。因為(1)此時溫度高濕度大,微生物活躍,有利于有機肥的分解。(2)秋施基肥時正值根系生長的后期高峰,有利于傷根愈合和發新根。(3)桃樹的上部新生器官趨于停長,有利于貯藏營養。
4.1.2 施肥方法 基肥的施用主要有條溝施肥、全園施肥方式。條溝施肥是順行或以樹干為中心,沿樹冠垂直投影外緣開溝,溝寬、溝深各40厘米左右,隨開溝隨施肥,也可先開溝(3天內)集中時間施肥,肥料要與土壤混合均勻,施入后及時覆土、澆水。全園施肥是將肥料全園撒施后耕翻(20~30厘米),及時澆水。后者主要適用于成齡園和密植園。
4.2 追肥
又叫補肥。是對桃樹急需的營養進行補充,主要適用于成齡果園、土壤瘠薄果園、上年秋季未施肥的果園。
4.2.1 追肥時期 ⑴催芽肥。主要作用是提高坐果率、促進新梢生長和幼果發育。以速效氮肥為主,配以磷、鉀肥,占全年氮肥用量的30%~35%,成齡果桃園畝施尿素15~18千克、磷酸二銨15千克,硫酸鉀15~20千克。⑵花后肥。主要針對秋天未施基肥和未施花前肥的果園,以速效氮肥為主,配以磷、鉀肥,占全年氮肥用量的1/3,成齡果園畝施尿素15千克、磷酸二銨15千克,硫酸鉀20千克。有利于提高坐果率,促進幼果和新梢生長,有利于早熟品種的果實膨大。⑶壯果肥。在果實硬核期施用,以鉀肥為主,配以氮、磷肥,占全年鉀肥用量的1/3,成齡果園畝施尿素10千克、磷酸二銨10千克,硫酸鉀20千克。
4.2.2 追肥方法 ⑴土壤追肥 主要有環狀溝、放射狀溝、多點穴施、全園撒施和灌溉施肥。隨施肥、隨覆土及時澆水。⑵根外追肥 包括枝干涂抹、枝干注射和葉面噴施。
葉面噴施在解決急需養分需求方面最為有效;在防治缺素癥方面也具有獨特效果,特別是硼、鋅、鐵、錳、鉬等微量元素的葉面噴肥效果最明顯。葉面噴肥常用肥料及濃度見表2。
(作者聯系電話:13603499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