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立軍
金冠蘋果高產穩產,果大質優,適應性強,是歐美許多國家的主栽品種。在我國亦有相當栽培面積和產量。但大部分產區,特別是沿海地區和幼果期低溫多濕地區,果銹發生普遍,嚴重的銹斑連片,果面粗糙,從而降低了果實的商品價值,其發展受到限制。現將其發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總結如下:
1 發生原因
果銹是發生在金冠蘋果果實表面的一種生理性病害,其主要表現為果實表面浮生銹色木栓化物質。該病的發生是內在和外在的多種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內在因素主要指金冠蘋果有利于果銹形成的果皮組織結構。外在因素則主要指噴藥、不良氣候條件等因素的影響。
1.1 內在因素
金冠蘋果果銹的發生與其果皮結構關系密切。金冠蘋果果實的表皮細胞大而壁薄,間隙多,排列疏松,下皮細胞大,排列松散而不整齊,皮呈明顯的唇狀吐起,其球形補充細胞排列疏松。金冠蘋果果皮的這一特點使其容易受到損傷,為果銹的形成創造了有利條件,一旦受到不良外界因素的影響,角質層破裂,極易引起皮孔及其他薄弱環節破裂,發生木栓化,形成果銹。角質層不發達,對果實的保護功能弱是金冠蘋果果皮致傷的另一個重要內因。金冠蘋果果實的角質層很薄,沒有片狀結晶,覆蓋均附著松散,容易破裂和龜裂,造成表皮細胞裸露,在水分、藥液等不良外界因素的刺激下,裸露的表皮細胞及某些下皮細胞便會木栓化,形成果銹。
金冠蘋果果銹的發生與營養水平也有關系。果實營養水平越高,其受不良環境的抵抗能力越強。研究發現,果皮和果肉中氮、磷、鉀三元素的含量越高,發生銹果的程度越輕。但也有文獻認為,果實內含氮過高會促進細胞體積增大,而導致果銹增加。土壤養分與果銹發生關系和營養水平類似,但其對果銹發生的影響是間接的,是通過影響果品營養水平而體現出來的,另外,果臺留果多少也對果銹的發生有影響,果臺留果越多果銹發生越重。試驗證明,留果多易出現養分競爭,導致果實營養不足生長發育不足。此外,激素失衡也是加重果銹發生的原因之一。
1.2 外界因素
關于引起果銹的外界因素,有文獻將其歸納為花期或幼果早期受凍或接近霜凍,果實早期發育階段下雨,高濕,結露,尤其是結露后又受強日光照射,樹冠內雨、露及藥滴等變干緩慢,太陽暴曬,藥害(天氣有利于生銹時,絕大多數化學品,甚至水均能聚集成銹),幼果受到機械傷,銹環病毒,白粉病,真菌等13種。在這些銹發果銹的因素中,藥的噴用和不良氣候條件是兩個最為重要的因子。許多農藥,如波爾多液、石灰硫磺合劑等藥劑,對硫磷、氧化樂果、甲胺磷及汞制劑等,在幼果期噴用都會加重果銹發生。比如,波爾多液中的水溶性硫酸銅侵入氣孔或表皮細胞后,會促使氣孔及表皮細胞木栓化,變成木栓組織;汞制劑中的汞會影響酶促反映,抑制角質層的主要木質角質素的形成。另外,噴藥操作技術也會影響金冠蘋果果銹的發生。只有選擇適宜的噴霧孔徑、噴藥壓力、噴頭與果實距離,才不致造成果面傷害,避免果銹發生。雨水可直接刺激果皮,雨水經角質層裂隙進入果皮后,表皮及下皮細胞易因漲壓增加而破裂致銹。氣象因素對蘋果果銹發生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影響水分在果皮上的附著時間來實現的。研究表明,果銹發生敏感的氣象因素中,降雨量與果銹的發生關系不明顯,氣溫、空氣相對濕度降雨日則對果銹的發生至關重要,其中又以降雨日數最為關鍵。降雨量多,果面著水時間長,果銹的發生就重。雨后或噴藥后低溫高濕不利于水分蒸發,將延長果面著水時間,而且高濕條件還將阻礙果實蠟質的生成,對木栓形成有利。
2 防治方法
金冠蘋果果銹的發生敏感期一般在落花后15~40天,落花后25天左右是發銹最為敏感的時期。因此,對金冠蘋果的果銹防治應在此之前進行。
2.1 果實套袋
果實套袋是防止金冠蘋果果銹的有效方法,可基本保證果實不生果銹,或極大地減少果銹發生。無銹果率一般在90%以上,最高可達100%。如果套袋前噴一遍殺菌劑,則對果銹的預防效果會更好。果實套袋提高無銹果率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保護果實免受不良環境的影響,二是使果實蠟質形成和角質層增厚,增強果實的自我保護能力。果實套袋成本低,效益高,適于大面積推廣,但需要注意的是,套袋必須在落花后及時進行,并在低溫高濕天氣到來之前結束,而且每個果袋只能套一個果實。
2.2 噴施果實防銹劑
多菌靈、甲基托布津、多菌靈膠懸劑、防銹靈和石蠟乳化液等果實防銹劑都有比較好的防銹效果,無果銹率比對照(不噴任何果實防銹劑)高25%~76%。其中又以防銹靈效果最好,于落花后12天、30天、45天噴1次防銹靈500倍液,5年平均好果率高達93.8%,而對照為17.4%。該藥對斑點落葉病的防治效果也極顯著,好葉率可達96.5%。據報道,結合防治其他病蟲害,用鋅銅波爾多液(硫酸鋅0.5,硫酸銅5,生石灰2,水100)或硫酸鋅石灰液(硫酸鋅0.5,生石灰1,水100),可減少對幼果的危害;幼果期空氣濕度過大時,噴1~2次石灰乳,可增加果面吸濕性降低果銹發生。在極有致銹條件的地區及果銹發生較重的果園,可從落花開始噴植物生長調節劑,也可在發病前后噴1~2次40%(w)多菌靈660倍液。發病前噴布石灰硫磺合劑、硫磺、克菌丹、腈菌唑、樂必耕等殺菌劑也能防止果銹病的發生。此外,在藥劑噴用過程中,霧化程度應盡可能高,以減少藥劑在果面的粘著量。
2.3 加強栽培管理
加強栽培管理,防止土壤積水,增強有機肥和磷、鉀肥,增強樹勢,提高樹體營養水平;搞好整形修剪,防治果園郁閉,改善果園風光狀況;開展人工授粉、蜜蜂或壁蜂傳粉,確保受精充分;嚴格疏花疏果合理負載(盡可能留單果),促進果實發育,增強果實對外界不良環境的抵抗力;在果實迅速膨大期,若遇干旱,應適量澆水;此外,還應盡可能免噴施易致銹化學藥劑。
(作者聯系電話:1358259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