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婷婷
【摘要】自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流行音樂在我國的發展,雙排鍵音樂逐漸得到了人們的認可,雙排鍵音樂教育的范圍不斷拓展,其教育水平也得到了不斷的提升。
【關鍵詞】電子管風琴音樂;中國音樂教育;價值認同
一 電子管風琴音樂概述
(一)電子管風琴構造及其發展歷程概述
電子管風琴(Electronic organ)的發展前身是管風琴,它是本世紀風靡于古典樂界、流行樂壇的樂器之一,也是電子技術與管風琴演奏技術的結合的結果。由于其演奏技術與管風琴外形和內部結構都存在多重相似之處,因此,也可稱之為“雙排鍵電子琴”。它與鋼琴、管風琴、電子琴同屬于鍵盤樂器,無論是在演奏技術上,還是音色、音效上,它們之間都既有互通之處,也有相異之處。確切而言,雙排鍵是更為專業的電子琴,它的主要結構包括:上下兩排手鍵盤,一排腳鍵盤。通常來說,手鍵盤和鋼琴、管風琴、電子琴一致,都是為演奏者用以演奏作品主旋律而設置的,其演奏技巧,如顫音、連音、頓音等都與其他鍵盤樂器相似。而電子管風琴的腳鍵盤主要是為了更好控制音樂的音量和滑音效果,是為了進一步豐滿音樂作品的音色而設置的,這也是它與鋼琴和電子琴的最大區別所在。
電子管風琴于1959年問世,1985年,電子管風琴被正式引入我國音樂教育領域。當時,由雅馬哈公司創辦的“YAMAHA高級立式電子琴師資培訓班”在上海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和天津音樂學院等三家音樂學院的大力支持下開班,填補了我國的電子管風琴在我國音樂教育領域中的空白,促進了電子管風琴專業的發展。隨后的數十年中,電子管風琴音樂被廣泛運用于音樂表演界,并成為流行音樂樂壇的寵兒。當前,我國專業音樂院校都普遍了設置了電子管風琴專業,隸屬于現代音樂系。
(二)電子管風琴的音樂特點
1 音色豐富,表現力強
由于電子管風琴的設計中能夠更多地融合電子科技技術,在電子科技技術突飛猛進的21世紀,電子管風琴的音色音效依托電子技術的發展而得以不斷豐富。它內置的程序中囊括了上百種樂器的音色,其音色與真實樂器的聲效十分接近,有的甚至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此外,每臺電子管風琴還可以疊加不同的音色效果,形成樂隊的伴奏效果。由于電子管風琴的演出效果能夠基本接近一支小型樂隊的演出效果,一名演奏員和一架電子管風琴便可以基本與十幾位樂隊成員抗衡,可以為演出單位節約大量的經費和時間,因此,當前很多演藝公司都樂意引入電子管風琴演奏員,用電子管風琴音樂為音樂作品伴奏。
2 電腦控程,方便操控
眾所周知,絕大多數樂器發聲原理都是依靠樂器配件的共鳴箱來震動發音,是自然地物理特性。但電子管風琴的發聲核心部件則是“電腦”。無論是其音量大小,音品質量,還是其音色變化,都取決于電腦的編程程序。盡管電子管風琴從外型上很難讓人與電腦相聯系,但是其內部深藏的電路和輸入的程序都直接決定了電子管風琴音樂的音質聲效。人們通過鍵盤、踏板、音色記憶鈕、節奏記憶鈕和膝控桿來操控電子管風琴,十分簡單快捷。
3 依托科技,持續發展
由于電子管風琴依托著電子科學技術而存在,因此其未來的發展也必然將受到電子科技的影響。在電子科技技術推陳出新的21世紀,電子管風琴,作為電聲樂器中的一種,它的發展空間也被不斷拓展,與電子科學技術共同保持著可持續發展的態勢,其演奏聲效將更加接近傳統樂器,音樂品質將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而其操作的功能性也將不斷得到豐富。
二 電子管風琴音樂在中國音樂教育發展中的價值認同
雖然電子管風琴這一樂器產生的時間較晚,引入我國的時間也相對較晚,但是對于中國的音樂教育發展而言,電子管風琴音樂教育仍然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價值的。特別是自改革開放之后,伴隨著流行音樂在我國的發展,電子管風琴音樂已經逐漸得到了我國人們的認可,電子管風琴音樂的運用范圍越來越寬,電子管風琴的教育對象范圍也被不斷拓展,其教育水平進一步得到了提升。
(一)通過電子管風琴教學。提升學生樂曲編配能力
樂曲編配,始終是我國音樂專業學生的弱項。而大多數學生都習慣了教師“引領式”全程教學,很少有學生會發揮主觀能動性來思考、研究和學習如何編配樂曲。編配樂曲技術,是一門以音樂理論知識為基礎的學科,因此并不要求學生電子管風琴的演奏程度達到“高大精深”才可以進行學習。只要學生具有一定的音樂學習基礎便可以開始學習電子管風琴的樂曲編配技術。
一般而言,很少有學生能掌握多門樂器的演奏技術,并同時駕馭幾種樂器的演奏。對于普通學生來說,單純在鋼琴上進行樂曲編配往往需要通過個人對不同樂器音色的想像來完成編配過程。電子管風琴恰恰彌補了鋼琴音色單一的缺憾。學生通過電子管風琴可以基本確定其他樂器的聲效,并能聽到編配的和聲效果,音樂作品的立體化和編配過程的快捷化能再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樂曲編配技術的興趣,解除其學習樂曲編配技術的畏難心理。
(二)通過電子管風琴教學。提升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綜合認識
單一樂器的音色、技術、音質都是相對單一的,學生掌握了一門樂器演奏技術后,更多的是對該門樂器具有深層次的了解,學生對于未經親自接觸過的其他樂器的了解往往是不夠深入的,特別是對于不同樂器的品性、音域等方面的特性,更多的學生是通過機械記憶的方式來掌握知識的。
通過學習電子管風琴,學生可以直接接觸和操控不同樂器的音域,并通過對多項樂器的品性進行比較,進一步了解其個性特點。這對于提升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綜合認識水平是大有裨益的。學生將不會單純只關注某一種樂器或者某一個聲部的旋律進行特點,而將從整體上認識和感悟音樂作品的內涵。
(三)通過電子管風琴教學,提升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
電子管風琴是一門充滿了現代氣息的新興樂器。它的作品不僅涉及古典音樂范疇,也廣泛涉及到流行音樂范疇,這便要求學生必須具備多重音樂表現能力,學生既能夠詮釋古典音樂作品的內斂性,又能夠表現出流行音樂的時尚性。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應當廣泛學習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并根據音樂作品的需要來演繹不同的作品風格,增強其音樂表現能力。
綜上所述,電子管風琴作為一門新興的音樂學科,由于其具有十分可觀的發展空間,對于音樂學習者而言,掌握電子管風琴的演奏技術,不僅僅只是掌握了一門樂器的演奏技術,而是能夠更為全面地接受音樂教育領域中的其他學科的知識,從而具備“一專多能”的能力,達到人才市場對音樂專業人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