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說火星人來地球總結出一個結論:男人和女人屬于不同的共生物種,可以按不同體貌特征對他們進行判別:色素沉淀、毛發、脂肪分配、肌肉組織數量、身材比例和體重(如果火星人也有眼睛)。不過,他們也可能會得出其他結論,比如,我們的主導物種可能會是孩子,因為他們有人關心,有人撫養,有人庇護,不會受到任何傷害。但我們不該依賴旁觀者,而應科學看待男女有別的問題。
Y染色體:基因族譜和性別差異
絕大多數真核(體內有細胞核的細胞)生物都是通過有性繁殖來繁衍后代,大約幾十億年前就出現了這種繁殖方式。有性繁殖較其他繁殖方式的優勢在于:可以融合父母雙方的基因, 新生命能產生父母不具備的性狀,而且這種性狀也會受到環境的影響。
性別差異是不同基因族譜成功匯聚在一起的結果。許多沒有性染色體的冷血脊柱動物的性別很大程度上是由環境所決定,而非遺傳。但原則上絕大多數哺乳動物不會發生類似情況,它們的性別還是取決于胚胎所攜帶的性染色體。人的性染色體分為X和Y染色體,人們認為他們是同源染色體(23對)。Y染色體在重組的過程中幾乎丟失95%的基因,而且和X染色體相比,Y染色體看起來的確很小。雖然Y染色體的體積不大但卻很重要:男性的每個細胞中含有X和Y兩條性染色體,女性的每個細胞中含有兩條X染色體,如果父親的Y精子進入卵細胞與母親的X結合,那樣產生的胚胎就是男性,X精子進入則為女性。
激素:重要因素和獨特差異
從受精到懷孕7周,胚胎只顯現性別差異。性別雖由染色體決定,但在這段時間可能會朝著你根本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因為Y染色體只有一條,胚胎的染色體組成無論是什么樣的,只要有雄性激素的參與就是男孩,沒有便是女孩。也就是說,染色體組成為XY在雄性激素的參與下,生出的孩子就是一個正常的男孩,而染色體組成即使是XX只要有雄性激素的的作用,性狀也會有可能表現為男性個體。
那么在第7周會發生什么呢?這時候相應的基因開始發揮自己的作用:原始生殖腺原本可能有向卵巢發育的趨勢,但是如果Y染色體進入,其相應抗原基因會使性腺分化成男性睪丸,如果是X染色體進入,則正常分化為女性卵巢。之后相應的性腺開始產生雄性激素或者雌性激素,雄性激素能在促進男性內部和外部生殖器官發育的同時使女性生殖器官退化。要促進女性生殖器官發育和男性生殖器官退化不需要任何專門激素刺激,因為女性身體本身就是促進女性發育的最佳場所。女性的雌激素有助于人腦產生更多的鏈接,它是連接左右腦半球的橋梁,男人和女人的思維方式也因此變得不同。
什么是荷爾蒙?從以下幾個有趣的例子可以很容易明白。在某些鳴禽物種中只有雄性會鳴叫,但如果給雌性注射雄性激素,它們也開始鳴叫。在雌鳥的大腦中沒有主導發聲能力的神經聯系,但是注射雄性激素后就會完全變化。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人們利用雌雄激素來解決各種不孕不育問題,例如,給患糖尿病的婦女(糖尿病會導致婦女習慣性流產)注射合成雌性激素,生下來的男孩和同齡人相比要更虛弱、優柔寡斷,對兒童玩具不感興趣。如果懷的是女孩而注射雄性激素,則會產生相反的結果,她們會變得更自信、更富有侵略欲。
大腦:內部聲控和日常思維
男人和女人大腦結構不同,并非一句玩笑話,這的確是生理事實。在男女大腦的正面、太陽穴、頭頂、后腦勺、腦溝、腦回、大腦皮層中,“灰質”和“白質”的比重懸殊。考慮到腦容量、身高和體重,女人的“灰質”優勢遠超男人,相反,男人的“白質”和腦脊髓液的比重更大。男人和女人的下丘腦也是按不同方式發育的,下丘腦控制腦垂體活動,而腦垂體管理人體的內分泌腺和激素分泌。大腦結構的差別不僅導致思考方式的不同,還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這種影響遠比表面的性別差異更徹底。
幾年前,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和費城兒童醫院的專家團對神經網絡建構的雙晶現象進行了研究。男性的神經元聯系圖完全不同于女性,他們腦半球的內部聯系和左右腦半球之間的聯系都更緊密。而女孩的腦半球內部聯系很少表現出來,但成熟得更早。
甚至男女大腦皮層組織模塊也表現出明顯差別:這些模塊在男性身上表現得更突出(除了小腦)。這就意味著,從想法到行動,男人的反應都比女人快,因此他們能更全面、快速、準確地完成任務;男性的大腦具有更快速有效的引擎功能。而女性更容易對抽象和直觀信息進行加工、綜合,所以女性更容易記住人的相貌、名字,也更容易勝任各種測驗測試。這些差異完全可以解釋家庭生活中許多不被理解的問題。
女人經常抱怨,她們需要反復指出需要修理的東西,由于男人總是逃避修理職責,她們不得不找工匠或自己動手。這種普遍的日常矛盾完全可以用大腦的結構不同來解釋:女人的確更容易注意到家里有故障的東西,因為這是她們擅長的領域,但她們不善于修理那些需要技能、準確性、力量的東西,在這點上男人就比女人有優勢。但在現代社會男人不常做修理活,而是雇專業人員幫自己做。需要找人和談條件,一句話就是建立雇傭關系,這恰好又是女人的專長。男女優勢互異再加上社會上對修理的活就應該由男人負責的認識根深蒂固,這就是女人總是責備丈夫懶惰的根源。
女人總喜歡抱怨男人不認真聽她說話。不久之前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專家團研究得出:大腦借助不同部位對男女發出的聲音進行加工,結果表明男人用欣賞音樂的那部分大腦聽女人說話。男女差別研究人員邁克爾·亨特曾提到:“女人的話比男人的話要復雜得多,這是因為其聲帶和咽喉的大小和形狀不同,以及她們越來越豐富的甜言蜜語。”女人的嗓音也比男人的嗓音有更加復雜的音頻和音域。以上發現就可以解釋為什么人們總會產生錯覺以為聽到男人的聲音,這種情況的發生是由于大腦(至少是男人的大腦)在想象時準確地再現女人的話比再現男人的話困難得多。
20世紀30年代時人們還認為男女大腦各個部分的功能都是一樣的。直至20世紀60年代,心理學家赫伯特發現男女大腦的同一個部位損傷會導致不同后果,人們才開始意識到男女大腦的差異性。女人的言語技能和空間技能同時被左右腦控制,而男人的這兩種技能則是由左右腦分管。因此男人可以很輕松地同時說話和觀察地圖,而對女人來說,這些任務是疊加在一起的,會相互影響。
成熟速度:相互競爭和優勢互補
為什么五分之四的男孩不善閱讀?大多學校采用的“我說,你聽”教學策略,更適合于女孩的話語能力,而不適合男孩的旁觀能力。所以通常在低年級時,女孩的學習成績更好。隨著身體發育、年齡增長,男孩補上了言語技能的缺課,而女孩在空間和視覺技能上已經趕不上男孩。當所有的數學章節比簡單的加減乘除變得更復雜時,女孩的成熟速度已經比不上男孩,男女孩各方面能力出現明顯差距,通常學校不會注意到這些問題,但這對女孩來說是極其嚴肅的生理難題。
波士頓大學的瓊斯·霍普金斯幾十年來(從1972年開始)一直在對年齡在11-13歲之間的孩子進行調查研究:800個男孩中有420-500個戴眼鏡,比女孩的數量多1.5倍,而700個戴眼鏡孩子的男女比例是13:1。男性荷爾蒙能使目視和空間技能加強,所以也更容易近視,而女性荷爾蒙不能提升視力但可以保持。
男性和女性在成熟過程中最顯著的差異就是侵略性。侵略性不全是由社會和教育原因引起的,也有其生物根源:雄性激素是帶有侵略屬性的激素,而雌性激素能使其中和。荷爾蒙會影響已成型的大腦結構。侵略性只是受到雄性激素影響的一種現象,還有其他現象:控制欲、自信心、精力充沛(這些全部是在社會上取得成功的必要因素)。職位等級和以上所說的男性特征有著直接關系,所謂的領導天賦就是血液中流淌著更優質的雄性激素。
女人的生活被雌性激素劃分為兩個周期:月經周期和孕酮周期。雌性激素會加強所有感覺器官的敏感度,讓女人感到積極上進、精神飽滿,而孕酮有著抑制和緩解的效果。徘徊于兩個周期之間,無論是用來感受幸福和成功的雌性激素,還是使人安靜、情感變得更美好的孕酮不夠多時,女性的心情都會呈現出一張異常的曲線圖。因此,現代社會中婦女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以前由于壽命短孩子多,中年婦女一生只有20個月經周期,隨著時間的推移,現代女性要經受上百個周期,而任何機理甚至生物機理都是有限度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荷爾蒙減弱,男人和女人在性格上變得相似:男人變得更溫柔,女人變得更聰明。
生理進化:性和愛情
女孩自幼就比男孩更受大人喜愛。女孩在年幼時就十分注重自己的整潔。即使不滿意,女孩也經常微笑,她們更能理解周圍的環境,即便它是不好的。女人也愛記仇、氣量小,因為她覺得自己更堅強、更清秀。女人不但能在黑暗中看得更清楚,還比男人更喜歡顏色,因為顏色受體的遺傳信息位于X染色體上,而女性有2個X染色體,男性只有1個。
盡管男人聽得少、感受得少,但他們看得更遠。男人自信、果斷,沒有人能左右他們。男人對周圍環境具有很強的控制力。男人在小的時候就可以組裝結構復雜的模型,而女人只能組裝小型平面模型。男人是具體的也是務實的,他們研究戰略并部署,而且不會中途改變決定。
就是這樣兩種完全不同的生物相遇了,但他們彼此互不了解。女人對親密關系的基本感受是通過接觸、擁抱、氣味、聲音達成的,而“畫面”只會妨礙她們。女孩想從男孩那里得到的是推心置腹的談話和溫柔的觸碰,但她們可能會失望,因為男人首先需要的是性,而不是親密的關系。

這也完全可以理解,在我們這個年代,性愛才漸漸成為一種享受,而在以前只是傳宗接代的一種途徑。隨著人類進化,女性比男性更有選擇權。女性承擔著生育和撫養孩子的使命,為此需要挑選愿意和她分享從時間到食物、金錢等各種保障生命的資源的男人。因為男人無論是生理上還是行為上對孩子的付出都比女人少。當后代缺乏時,為了能創造更多的后代,男人會發展造人戰略的“量”,而這又完全不同于女人的“質”。2002年BBC重復了羅素克拉克和伊蓮的經典實驗。兩位可愛的年輕記者,一男一女,暗中拍攝采訪了劍橋大學的一群學生,問了各種性問題后,忽然平淡地問道:“你愿意跟我回家做愛嗎?”75%的男人同意,而沒有一個女人愿意。原因很簡單,在男女關系方面,女人永遠握有主動權,她可以在對她獻殷勤的男人中挑選,決定是否接受他們的求愛。女人拒絕男人的求愛,男人一般都會平靜地接受,因為他們只是一直在尋找。
愛能夠戰勝不理解。最初階段,人類的神經系統和下丘腦(本能行為的實現體)不會因人類做了這樣或那樣的選擇而為難自己,當強烈的情感——性欲的渴望程度(對男人來說)和滿意程度(對女人來說)還沒枯竭時,它們只保留對選擇對象臆想出的優點。這可能就是我們常說的“被愛情沖昏頭腦”,男女之間經常如此,有時這種“麻醉狀態”甚至會持續很久。
盡管辦理離婚手續越來越簡單快速,婚姻也還是一直存在,不是因為女人想要臣服于男人,而是因為建立男女關系并經營這段感情是女人天生的社會技能。當男人和女人開始為彼此的不同抱怨時,婚姻就會破裂。但也正是因為這些不同才使得人類這一物種延續下來,并在短時期內成為地球的主人。
[譯自俄羅斯《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