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指導一】
單刀直入之開門見山法
開頭不繞圈子,直接點題,用托爾斯泰的話說,就是“一開始就走向目的”。開門見山,就是直截了當地落筆扣題,總領全篇,綱舉目張。這種開門見山的開頭法在各類文章的寫作中得到廣泛的運用,占有很大的比例。它的表達角度,可以是開頭直敘本事,也可以是起筆點題;可以開宗明義揭示主旨,也可以單刀直入點明敵論,如此等等。如果是寫以人為主的記敘文,便可直接交代人物或通過對人物肖像、對話、行動等方面的描寫,直接入題:如果是寫以敘事為主的記敘文,一開頭就可以點明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有關背景。如果是寫議論文,在一開頭便點明中心論點,不繞圈子,往往可以使文章中心明確。
【例文展示】
人創造了社會,所以社會取決于人。有人說這個社會需要相互間的關愛,有人說是信任支撐這個時代,但我覺得還是要將視角縮小到個人去觀察這個社會,如此我們會發現個人的責任之于時代猶如靈魂之于人,不可或缺.堅守責任,方能讓生命變得厚重。
20世紀初,美國的弗蘭克開辦了一家銀行,卻不幸遭到搶劫導致破產,但他決定帶著妻子和兒女償還那筆數額如同天文數字的債務。我想責任是一個無形的圓,圓之外的偉大便是責任結出的果實。弗蘭克的決定出于他強烈的責任心,雖然法律并不要求他償還,但他認為在道德上應該給儲戶們一個交代。從弗蘭克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良知和責任成就的偉大。(《心容諸子 堅守責任》)
點評
該考生開篇即點出中心論點“堅守責任,方能讓生命變得厚重”,開宗明義,干脆利落,入題快捷,彰顯出考生敏銳的思想和靈活的寫作手法。
【寫作指導二】
激發好奇之設置懸念法
在作文開頭提出疑問,在編述故事時巧妙設置懸念,既能總領下文,又能激發起讀者的好奇心理,以至于急切地讀下去。這樣的設置懸念式開頭,既簡潔、明快,又順理成章引出下文,還可就疑問從不同角度進行表達,既拓展了思路,又吸引了讀者。
【例文展示】
看到這個作文題,我有一種莫名的近乎落淚的沖動。
禁錮已久的已逝的和我憧憬的閃著光的日子不知從哪里涌了出來,讓我既熟悉又陌生,既欣喜又不知所措。
早晨起床,對爸爸媽媽感慨一句:“怎么著,我就要高考了?”他們都笑了。
三年一瞬,曾經認為漫長的高考路已到盡頭。我還記得懷揣著分班成績踏入教室時的躊躇滿志:還記得第一節化學課,發現化學老師是校長站在講臺上時的小心翼翼:還記得發了高燒數學老師允許我睡一節課時的心滿意足:還記得無數個夜晚的挑燈夜讀:還記得無數個清晨的聞雞起舞……現在回想,這一切或成功或失敗的努力,或欣喜或憂傷的經歷,于不經意間早已一寸一寸地為我鋪平前方道路,承載著我最初的夢想讓我堅強地前行了。(《我的路,我的門》)
點評
開頭的一句話“我有一種莫名的近乎落淚的沖動”.一下子就扣緊了讀者的心:作者為什么落淚?為什么沖動?激發起讀者好奇心理.以至于急切地讀下去。這樣的懸疑式開頭,簡潔、明快,既拓展了思路,又吸引了讀者。
【寫作指導三】
起興排比之渲染蓄勢法
文章開頭使用比興或排比的手法,往往可以起到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一下子就能把讀者帶到特定的氛圍中去,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例文展示】
當曾一時風光無比、雄霸天下的膠片業巨頭柯達無奈地宣布破產,當各式各樣功能高端、造型炫酷的數碼相機成為攝影師手中的新寵,當眾多的智能手機巨子為旗艦機型裝上像素高得夸人咋舌的攝像頭……我們不得不承認,曾經記錄著我們悲歡離合的膠片時代,終究還是在一片唏噓中,緩緩落幕。
歷史總是如此冷酷無情,新電子信息統治時代的到來,總是以舊王者的黯然離場作為背景,縱令人唏噓,令人流連,卻總是無可奈何。
其實何止是黑白膠片,生活中一切的一切.都在面臨著現代技術的強勢進占。紙質化閱讀的備受冷落和電子閱讀的方興未艾,書信的逐漸絕跡和電子郵件、微信、QQ等即時通信的大行其道,磁帶、CD在角落里蒙上歲月的灰塵而MP3、MP4里存滿了最新的流行歌曲……是的,不知不覺間,現代技術早已將我們的生活方式徹底改變,攻城掠地,勢如破竹。(《透過那泛黃的老照片》)
點評
開頭“當”領起的三個整齊的句子,頗具氣勢。考生將過去與現實進行了鮮明的對比,加上這種整齊劃一的排比句式,極大地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現力!
【寫作指導四】
引用化用之推波助瀾法
巧妙地引用與文章相關的詩詞、歌詞、格言等作為自己文章的開頭,還能使文章生動活潑,讀來令人親切。名言警句式開頭運用得自如,不僅能使文章有文化底蘊,而且還往往能增強開端的氣勢。當然,引用時要盡量準確,避免出現知識性錯誤。
【例文展示】
正如王國維先生那句“一事能狂便少年”,物質會腐朽,但保持一份青春心氣,執著、積極地生活,縱然我們白發蒼顏,心卻不會頹然老去。如此,青春便成為一種精神存在,萬古不廢。
6月13日即將迎來八十壽辰的戴魁戎老先生,便是極好的典范。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享譽海內外的骨科專家,八十高齡的他仍活躍在科研、醫療第一線。青春之心是他不竭的動力。他總說“我喜歡一切從零開始”,像一個青年人一樣地去工作。正因如此,他始終保持著對新科技的高度熱情,并將它們運用到醫學領域,不斷發明出類似于“形狀記憶加壓騎縫釘”的“魔術般的金屬制品”。戴魁戎先生在南洋模范中學演講時曾語重心長地說:“公爵因為偶然的出身而成為公爵,而貝多芬是靠自己成為貝多芬的。”我要說,是青春心氣使戴魁戎成為了那個老當益壯、青春不朽的戴魁戎。(《一事能狂便青春》)
點評
這里巧妙地引用王國維的名句,不但引出下文的內容,還能幫助讀者理解文章主題,引起讀者的興趣,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使文章生動活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