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中國傳統的小雪節氣以后,是中國民間習俗“冬令進補”的時候,每逢冬季,南北方人都以不同的方式進補山珍野味,以保證在寒冷的冬天抵御嚴寒的侵襲。
那么,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在冬天到底該如何進補呢?
“冬令進補,開春打虎”,幾乎是每個進補的人熟知的“名言”。對于中國人來說,“冬令進補”,差不多就像是“人餓了需要吃飯”一樣的公理。
春生、夏長、秋斂、冬藏。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說:“其中冬藏,意為藏于養精蓄銳,藏于休養生息。”他強調,冬季進補的第一要招就是先補覺。古語曰:“起居有常,養其神也,不妄勞作,養其精也。”就是不要晚睡、不要熬夜,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能適度早睡晚起,早上多睡一會兒、晚起一會兒,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在睡好的基礎上,才能談到吃。吃得適度,吃得均衡,才是“補”。對于普通人群,食物就是最好的藥物,沒有必要跟風滋補藥品。只要膳食均衡,就是補。
朱毅坦言:“我們通常認為食補應當量入為出,然而在美食不缺、魚肉豐富的當下,不小心就入多出少。”剛剛“秋貼秋膘”,而后又“冬再補膘”,這樣不停地“補”下去,容易導致發胖,“補”的精髓,還是要量“出”為“入”更合理。
其實,吃得痛快的前提是出得順暢,“出”也是補,就是要保證大便通暢。朱毅指出,冬季干燥缺水,蝸居不動,同時又好補多食,這都是便秘的誘因。因此,冬天多喝水十分必要,可以用嘴唇干不干作為是否缺水的一個標志。
冬季室外寒冷,阻擋了我們走向室外的腳步,戶外運動減少。但是,室內運動不能少,這對于防治便秘是很必要的。朱毅表示,在冬季,人們可選擇在室內做一些便于進行的簡單腰腹部運動,比如舞蹈、仰臥起坐等運動。另外,“肚宜常摩”,記起來的時候、閑起來的時候,多做做腹部按摩,這樣可以加速腸道蠕動,以防治便秘。
吃菜、喝水、運動,加之按摩,這些生活方式的改變如果還是不能改變便秘,朱毅提示:“千萬不要把便秘不當回事,情況嚴重時需要及時就醫。”
冬令進補,睡補第一,睡個小小的懶覺是養生之道;食補就是要做到多食蔬菜水果,均衡膳食;另外,水補和動(運動)補都不能缺,這樣,冬令進補才健康。王劍
遺失聲明
本人不慎將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的醫療住院收費票據丟失,姓名:高婧,住院號:179194,現聲明作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