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科研,父子齊上陣!有些父子做出了大成就呢。迄今為止,就有6對父子獲得了諾貝爾獎。
在這諾貝爾獎父子俱樂部中,有哪些出色的父子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NO.1
布拉格父子
亨利·布拉格和兒子勞倫斯·布拉格同為物理學家,分享了19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第一對獲獎的父子。那年,勞倫斯25歲,是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
亨利十分關(guān)注X射線的本性,從1907年開始就一直與巴克拉公開爭論X射線的本性是粒子性還是波動性。
受父親影響,勞倫斯也對X射線衍射很感興趣。他和亨利一起研究,清楚地解釋了X射線晶體衍射的形成,提出了著名的布拉格公式,隨后,又一起創(chuàng)立了X射線晶體學。
NO.2
湯姆遜父子
湯姆遜家族非常注重教育。
約瑟夫·約翰·湯姆遜的父親對自己未能接受良好的正規(guī)教育深以為憾,所以在兒子的教育上傾盡心血。他從約瑟夫小時候開始,就通過生活中的小事讓他明白學習的重要性,教育他學會利用一切機會和條件學習知識,還努力培養(yǎng)他的興趣,更不惜花重金聘請家庭教師指導他。
父親的苦心沒有白費。約瑟夫成為了最受愛戴的物理學家,是“卡文迪許實險室”的第三任主任,并把實驗室發(fā)展成了當時最大的研究中心,盧瑟福、威爾遜、R.J.斯特拉特等數(shù)百名優(yōu)秀的科學家在此受過訓練。
1906年,因在氣體放電理論和實驗研究中做出了杰出貢獻,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約瑟夫從父親的教育中受到啟發(fā),對兒子喬治·湯姆遜從小嚴格要求,注意培養(yǎng)他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
喬治果然不負眾望,14歲考入曼徹斯特大學,20歲被保送到劍橋大學三一學院,30歲成為阿伯丁大學的教授。在1937年,他因發(fā)現(xiàn)了電子在晶體中的干涉現(xiàn)象,與戴維遜分享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NO.3
奧伊勒父子
父親奧伊勒·歇爾平是一位嚴謹謙虛的化學家,憑著對糖類的發(fā)酵以及發(fā)酵酶的研究,獲得了1929年諾貝爾化學獎。
兒子烏爾夫因發(fā)現(xiàn)了前列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特別是查明了去甲腎上腺素的神經(jīng)傳遞物質(zhì)功能,在1970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
小時候,烏爾夫?qū)Ω赣H實驗室中那些冒著煙的試管和燒杯很感興趣,并試圖接近它們。可每次,他正準備靠近,母親總是及時出現(xiàn),將他抱走。
6歲的時候,他第一次從父親口中得知化學蘊含了許多深不可測的奧秘。后來,父親獲諾貝爾獎,更是激勵了他。他立志要成為諾貝爾化學獎的獲得者。
他不斷努力,可總是在化學的神奇大門外徘徊,找不到出路。他非常苦悶,好在發(fā)現(xiàn)了自己另外一個喜歡的領(lǐng)域——醫(yī)學,因此改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蜚聲醫(yī)學界。
NO.4
玻爾父子
尼爾斯·玻爾是近代量子物理學的奠基者之一,是世界物理學界公認的20世紀上半葉唯一能與愛因斯坦并駕齊驅(qū)的偉大物理學家。
1922年對他來說非同尋常。在這一年,他的第四個兒子阿格·玻爾出生。幾個月后,由于對量子物理學發(fā)展的杰出貢獻,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童年時,阿格·玻爾跟父母一起住在哥本哈根的理論物理研究所,這個研究所中有許多與父親志同道合的科學家,其中包括菲立克斯·克萊因、沃爾夫?qū)づ堇⑷士品夹酆途S爾納·卡爾·海森堡等。
他們和父親經(jīng)常開展科學方面的討論,小玻爾從小耳濡目染,在心中埋下了科學的種子。后來,他也走上了科學探索的道路,在原子核物理學領(lǐng)域成績顯著,于1975年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NO.5
西格巴恩父子
曼內(nèi)·西格巴恩,瑞典物理學家,因為發(fā)現(xiàn)X射線的光譜而獲得19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37年,他任新成立的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研究所物理部的第一屆主任。
子承父業(yè),他的兒子凱·西格巴恩也孜孜不倦地研究光譜學。
1981年,因致力于研發(fā)一種用電子檢測復合材料成分和純度的新技術(shù),他與尼古拉斯·布隆伯根及阿瑟·倫納德·肖洛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當談及父親對自己的影響時,他說:“如果你每天從早飯時起就開始討論物理學,那肯定是大有好處的?!?/p>
NO.6
科恩伯格父子
1959年的圣誕節(jié),父親亞瑟·科恩伯格問兒子羅杰·科恩伯格想要什么,兒子回答道:“在實驗室里待上一個星期。”
兒子的回答讓老科恩伯格欣喜且欣慰。那一年,他同塞韋羅·奧喬亞一起分享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小科恩伯格跟隨父親去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領(lǐng)了獎。
父親的榮耀成為激勵小科恩伯格的動力,這個把“在實驗室里待上一個星期”當作圣誕節(jié)禮物的男孩致力于研究“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真核生物轉(zhuǎn)錄過程如何進行”,一干就是幾十年。
2006年,他因為首次拍攝到了儲存在真核細胞生物細胞核基因中的信息如何被復制、轉(zhuǎn)運到細胞其他地方的過程,從而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化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