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棄文從理 學成歸國
錢偉長是一位典型的“偏科生”,當年以中文和歷史雙百的優異成績考進清華大學歷史系。受叔父錢穆(歷史學家、國學大師)影響頗深的他,本該成為一代文章大家?!拔疫€記得當時的語文題目是《夢游清華園記》,我寫了一篇賦,45分鐘450字,出題目的老師想改,一個字也改不了。后來他給了一百分。歷史題目是寫二十四史的名稱、作者、卷數,我一點錯誤都沒有,又是滿分?!钡?·18”的炮火喚醒了他的熱血,他執意要改學物理專業。
“我要學造飛機大炮!”——錢偉長這個戲劇性的激情選擇,當然很難被冷靜的清華物理系的系主任吳有訓(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教育家)所接受,理由很簡單:錢偉長大學考試物理得分是可憐巴巴的5分,數學、化學兩科成績加起來也不過20分,而英文則是0分,而清華大學的理工科課堂基本上是用英語講授。為了說服吳有訓教授,他針對吳有訓心軟的特點,每天軟磨硬泡。吳有訓給了他一個短暫的“試用期”,要求他在1年內將考試成績提升至基準線以上才得“留用”。
為國家與民族生存而戰所激發的生命活力,使在入學時身高1.49米、孱弱的錢偉長展示出性格中偉岸、倔強的一面?!拔锢砩狭?個禮拜,測驗一塌糊涂。我當時也有點兒害怕,就拼命學,每天早晨5時到科學館去背書,最后變成了全班最好的學生?!?/p>
1935年,錢偉長不僅成為物理系研究生,還獲得獎學金,跟隨導師吳有訓教授做稀土元素等的光譜分析。
1940年8月,錢偉長乘坐“俄國皇后號”郵輪抵達加拿大。在多倫多大學,錢偉長與導師辛吉第一次面談時就碰出火花,雙方驚喜地發現兩人都在研究板殼理論,即彈性力學基本理論具體應用到板殼結構中的一種工程簡化理論。辛吉教授認為,他本人的“宏觀方程組”與錢偉長的“微觀方程組”,表述方式雖然不同,但其實質等同。于是,錢偉長融合兩種理論寫成一篇論文——《彈性板殼的內秉理論》,被收入馮·卡門教授文集,奠定了他在美國科學界的地位。
1942年,錢偉長來到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研究所,在“世界導彈之父”馮·卡門教授的指導下,主要從事火箭的空氣動力學計算設計、火箭彈道和地球人造衛星軌道計算方面的研究。1946年,他與導師馮·卡門合作發表《變扭的扭轉》,成為國際彈性力學理論的經典之作。
然而正當錢偉長在美國的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他卻選擇了回國。
2 科研多產 成就斐然
在科研上,錢偉長什么領域都去研究,在什么領域研究都有收獲,于是有人戲稱他為“萬能科學家”,對此,他說,“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專業”。
從被打成“右派”到1966的9年間,這位被困在清華園里的科學家先后為各方提供咨詢、解決技術難題100多個。1968年,錢偉長被分配到北京首都特鋼廠做了一名爐前工,和工人們一起建立起了熱處理車間,還設計了當時北京最好的液壓機床,由此,也和工人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1972~1974年,當他接到為坦克和野外作業部門研制大電流高能電池的任務時,他查閱了有關的國內外資料,成功地研制出多項指標超過國際水平的鋅空氣電池,并協助建立了鋅空氣電池廠。
為了實現“科學救國”的抱負,新中國建立前,錢偉長幾乎“承包”了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北京大學和燕京大學工學院三校的基礎課應用力學和材料力學及物理系的理論力學、彈性力學等課程,還擔任《清華工程學報》主編等審稿工作。教學之余,錢偉長繼續在潤滑理論、圓薄板大撓度理論、錐流和水輪機曲線導板的水流離角計算等領域不懈科研,撰寫并發表了8篇有影響力的論文。
繁忙的科研與教學之外,錢偉長還為北京各所高校培訓應用數學與力學的師資,1956年出版了我國第一本彈性力學專著。
錢偉長的社會兼職也令他忙得不亦樂乎。1951年中國科學院成立之初,錢偉長就兼任數學研究所力學研究室主任。錢學森回國后建立了中科院力學研究所,錢偉長又兼任了副所長……1955年中科院學部成立,錢偉長成了第一批被選聘的學部委員,并兼任中科院學術秘書。值得指出的是1954~1956年,錢偉長還花大量精力參與由周總理親自領導的制定我國自然科學12年規劃的工作,經常通宵達旦地工作。也就是在規劃研討會上,周總理公開贊譽錢學森、錢三強和錢偉長為“三錢”。此外,1953年,錢偉長還參與起草了新中國第一部憲法。就是在忙得連喘氣都很緊張的情況下,錢偉長還是沒有打亂自己的科研節奏。憑著讓新中國科技早日騰飛的滿腔熱情,他成績卓著地發表了20多篇科研論文,出版了《彈性柱體的扭轉理論》《圓薄板大撓度問題》等專著。
3 拆除隔籬 教研相長
1983年,已屆71歲高齡的錢偉長調任上海工業大學校長。細心的鄧小平還在指令上說明,擔任大學校長不限其年齡。由此,錢偉長成為中國歷史上上任時年齡最高、卸任時年齡同樣最高的一位大學校長。
錢偉長在學校研究生復試時的提問,從來不問科學知識,只問人生方向。他特別看重學生的國家意識:“培養的學生首先應該是一個全面的人,是一個愛國者,一個辯證唯物主義者,一個有文化藝術修養、道德品質高尚、心靈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個擁有學科、專業知識的人,一個未來的工程師、專門家。”
早在1993年,錢偉長率先在上海工業大學正式實行“學分制”,使得因材施教有了抓手,優秀學生提前畢業成為可能,“讓你學”變成了“我要學”,同時還節省了教育資源。此舉對整個國家教育制度改革具有垂范作用。
1994年,上海工業大學、上海科技大學、上??萍几叩葘?茖W校和原上海大學組建成新的上海大學,錢偉長繼續擔任校長。此時的上海工大已經建立起22個碩士點和5個博士點。錢偉長在行政管理之余,還親自主持一個博士點,每年招收8名博士生。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拆除四堵墻”的高等教育理論,即拆除學校與社會之間的一堵墻;拆除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一堵墻;拆除各學院與各科系、各專業之間的一堵墻;拆除教學與科研之間的一堵墻。
應該說,錢偉長是帶著對中國教育現狀的深深憂慮而去的。他最擔心的兩點是:師資隊伍與人才培養。師資的資質在某種程度上決定學生的素質。他主張:“教授應該講基礎課。講課與科研兩不誤才是好老師。壞老師把教材越編越厚,好老師把教材越編越薄。我鄙視那種一本教科書講30年不變的教學方式?!?/p>
說到人才,錢偉長強調:“要培養全面的人,培養有創新精神的人。”他更注重培養對國家與民族有擔當的人:“你們說天下是什么?天下就是老百姓!百姓之憂、國家之憂、民族之憂,你們是否放在心上?不以國家為重的人,是沒有分量的人?!本C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