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ra Jane Ho在上海老房子里開設的禮儀學校,優雅禮儀與精致生活互為滲透的理念,被完美體現在學校的設計上。
每周飛4個城市,Sara Jane Ho回到上海,習慣6點起床去打網球,回家梳洗完畢然后步行到公司,9點鐘開始一天工作。2013年在北京創辦國際禮儀學校,去年,她租下位于前法租界一處老洋房的最高兩層,作為學校的上海分部。習慣白天在成都,晚上在北京的空中飛人生活,Sara Jane笑說每回到上海,都感覺日子過得有滋有味。這里的內外環境確實得天獨厚,路兩旁整齊排列種植的法式梧桐樹,四季各有景致,附近知名法國面包店傳來陣陣現烤面包飄香,走進辦公室之前就已讓她心醉,老洋房兩面通透的特色使得辦公室有了充足光線和流動空氣,Sara Jane在此教授禮儀、與客戶開會、舉辦宴會,工作與生活兩相平衡。
曾經被《福布斯》列為“亞洲最具影響力女性”之一,過去曾經在非政府機構負責慈善募款工作,Sara Jane在國內外名流圈頗具名氣。在瑞士取得國際禮儀證書之后開設學校,她所開辦的禮儀課程,雖然所費不貲,但仍受到許多女性追捧。她們對生活品質有所講究,享受參加雞尾酒會、晚宴及各種社交場合,也希望能成為稱職的“淑女”或“女主人”,而在這個將“禮儀”視為生活方式的“學校”里,Sara Jane以優雅姿態教授淑女禮儀,乃至正式餐桌擺設、如何舉辦一場賓主盡歡的雞尾酒會或晚宴……這些工作,更可以說是生活,對身為老師的她來說,其實“禮儀”是讓周圍與自己相處的人感覺舒服的方式,當然也是一種生活狀態。
過去就讀哈佛商學院期間,曾經學到環境如何影響人的舉止行為,因此當去年Sara Jane謀到校址,便為這個空間定下了“法式優雅”的基調,而在輾轉了解了幾家上海的室內設計事務所之后,通過《安邸AD》,Sara Jane認識了來自意大利的設計師Domitilla Lepri,Domitilla簡約又典雅的風格,以及那股辦事效率為王的勁兒,打動了SaraJane,因此很快定下了雙方的合作。“感覺在設計學校,但又不能太嚴肅。”Domitilla回憶,Sara Jane很清楚自己要什么,無論是功能或風格都是如此,上午學員們學習禮儀課程,下午舉辦英式下午茶,晚間又經常是Sara Jane舉辦各種名目雞尾酒會、晚宴的場合,因此Domitilla很快就為這里定下了法式優雅外觀,又包羅多重功能的空間基調。
以白與金色為空間主調,頂層基本用米教授書面上的禮儀,一層則被賦予了活動及接待的用途,白色很好地將老洋房原來具備的Art Deco風格墻飾整理得素凈卻細節兼備,兩旁狹長形的兩組邊桌在Sara Jane教授晚宴擺設及禮儀時,可靈活移動合并作為正式晚宴的長桌,平時不用時,則讓出中間寬敞空間,供教授儀態、雞尾酒派對使用;空間的另外一面則是一處精致的吧臺區域,除了是英式下午茶的上課地點,也是Sara Jane最常用來會客的地方,“言教不如身教,很多學生以前也上過別的禮儀課,但卻不覺得有效果,因為老師自己的社交圈都不如自己。”在社交圈長袖善舞的Sara Jane,除了教授禮儀,也經常在這里舉辦各種宴會活動,很自然地也將社交與生活融合為一。而身為設計師的Domitilla,顯然也感受到Sara Jane這股特質,“這個空間是優雅為王,但我也想把Sara Jane性格上這種靈活性表現出米。”因此Domitilla在優雅的基調上,特別選用當代摩登風格的椅子、幾何線條的窗簾,甚至她也摒除了傳統常見的金色而采取偏黃橙的調子,添加空間的新鮮感及活力。
一進到上海辦公室,白天上課,下午開會,晚上社交的節奏,SaraJane確實把工作和生活都經營得有滋有味。拍攝前一周,她請米其林三星廚師米此舉辦小型私人晚宴,今天拍攝結束又得準備明晚一場高中校友的雞尾酒會,而她樂此不疲!“比起參加別人的宴會,我還是喜歡當女主人!”她興奮地告訴我們,辦場15人的晚宴,從賓客名單、座位、擺設到晚宴結束,從破冰到賓主盡歡,總是能讓原米不認識的一群人玩得不亦樂乎,流連忘返,“一開始破冰,我最常玩‘一個實話,兩個謊話’的游戲,讓每位賓客都很有參與感,氣氛一下子就熱起米了!”Sara Jane坐在吧臺區,瞄了一眼上周她舉辦晚宴的那塊地方,轉過頭調皮地眨眨眼,向我們分享了一個宴會小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