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南加州的沙漠山脊上,由著名原生態建筑師Kendrick Bangs Kellogg設計,稀有技藝工匠John Vugrin花了20年肘間精心打造的高原沙漠小屋,是應對極端氣候的可持續范本,更是一件建筑世界的稀有藝術品。
原生態建筑師Kendrick Bangs Kellogg深受導師Frank Lloyd Wright影響,他善于汲取自然靈感,將其融入設計之中。早在1957年Kellogg 23歲時設計的一系列商業建筑便因大膽前衛,成為了地標建筑。然而,過于特立獨行的設計讓他一直以來相對冷門。像wright的另一個門徒、已故設計師John Lautner那樣,Kendrick Bangs Kellogg拒絕模式化,所以并不被各大主編和評論家廣泛關注。如今,90歲的他雖然也渴望得到認可,但卻不愿為此妥協。
Kellogg此次工程的客戶是兩位藝術家。他們的砂卵石高地可以俯視附近的耶和華樹國立紀念公園。小屋像耶和華樹,直直地矗立,又像是被包裹在巨大混凝土花瓣中,二層是寬敞的主臥,一層是客房。工程耗時多年,周圍的混凝土結構之后由來自圣地亞哥的稀有技藝工匠John Vugrin花了20年重新加固。毛玻璃、蜿蜒雕刻的大理石、木和銅共同構成了房屋的主體,起居室、餐廳、廚房和臥室一應俱全。曾經的泳池如今由玻璃外壁環繞,是SPA的理想場所。
這所房子的建成在很大程度上說是個意外。Jimmy和Beverkey Doolittle沒有選擇都市里的公寓,而是買下了這片4公頃的空地。他們覺得在這里更容易打造理想的居所。Jimmy和BeverleyDoolittle看過Kellogg在圣地亞哥的很多設計,決定請他來這里負責此次公寓的設計。Kellogg覺得山脊處是最理想的地方,這里視野寬廣,光線充足。經過航拍和地區調查,Kellog設計出房屋模型,并最終將其由構想轉化成現實。起初,Doolittles一家并沒有想到迎接他們的將是什么,他們用Ray Bradbury科幻小說中的話描述了這次經歷:“就這樣一下跳下了懸崖,邊墜落,邊想著怎么給自己裝上翅膀。”
很少有設計師敢接下這么偏僻的工程,更不要說為其打造風格大膽的設計。房屋主人聘請了施工監理,估算工程用時和所需材料,卻沒有給他們設定期限。工人對類似工程沒有經驗,就邊工作邊摸索各種問題的解決辦法。“劈山斬石”的過程用時3年,接下來是放置混凝土板、建車道和妥善地安置那些砂卵石。26根柱子深深地扎根于巖石,形成了巨大的保護傘,阻擋著陽光侵蝕,經過折射的光線透過屋頂縫隙點亮了整個房間。鋼鐵和混凝土比木料更適合沙漠的氣候,氯丁橡膠很好地連接了玻璃板。伸展的陽臺在房屋的庇護下免遭沙漠風暴的傷害。精心開墾的步道蜿蜒至遠方,由小屋延伸到后方石墻。小屋恢弘壯觀,充滿神秘感,是藝術,更是完美契合環境的范本。
從鋼制圍欄到像恐龍骨骼的大門再到裝飾性渠蓋和仿吊閘門,Vugrin的精湛工藝無所不在。他鐘愛雕塑感,對裝飾藝術的推崇堪比高迪。Vugrin親手制作了包括家具、洗手池、毛玻璃用品和銅燈開關在內的幾乎所有物品。起居室的兩根銅制橫梁支撐起了玻璃臺,起伏的屋頂區分開了各功能區。整座小屋沒有多少門,每一間屋都自然承接過渡。主臥位于二層,周圍是褶皺視覺透光玻璃,像個巨大的吊燈,點亮整個房屋。位于下陷區的起居室裝有光潔的鵝卵石壁爐和蝸牛形狀頂蓋。主臥材質為大理石和青銅,淋浴位于一側,北面是天然溫泉。不同材質和材料的互相交錯,或柔或剛,或精致或粗糙,讓房屋的每一角落都充滿生機。
白天房屋光影交錯。這里距最近的城市1300米,空氣清新,日照充足。房屋裝點著山間,溫暖的燈光讓周圍的一切顯得分外柔和。早晚太陽低沉時,暖暖的光上下移動,包裹著整座建筑。夜晚,月亮高懸,炎熱的空氣被排氣扇趕出了室外。房屋外壁和開闊的陽臺形成了鮮明對比,模糊了室內外界限,這在沙漠環境中尤為難得。沙漠夏日最高溫可達攝氏50度,冷氣充足的室內是主人的“避難所”。高原沙漠小屋是應對極端氣候的可持續范本。
這樣個性的房屋需要主人加倍關愛體貼,尊重設計師靈感,真正把它當作自己的家。Doolittles一家掛牌出售小屋時,吸引了Matt Jacobson和Kristopher Dukes夫妻。他們專程驅車來到沙漠,一睹小屋風采,隨即一見鐘情。現在,小屋是兩人除洛杉磯臨海別墅外的另一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