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西式的園林別墅中,融入中國式水墨畫風的留白設計,居室的空間便因此像極了一個留洋歸來的古典大儒,舉手投足之間流露出絕代風華,不驕不躁,靜謐悠遠。
別墅對于很多人而言,意味著它來自地球的另一邊,與傳統中式宅院相比,總帶著一絲異域的驚艷與別致。但對于出生于四川,卻領略過大半個地球的管女士而言,內心最眷戀的依然是最熟悉的生活方式。在位于成都牧馬山蔚藍卡地亞的這座被稱為“樓王”的3000平方米大宅里,容納了管女士與她心愛的丈夫劉先生和3個孩子所有對家的需求與期望。于是,她邀請香港著名室內設計師陳建中先生深度合作,細細打磨出符合心意的居所。
由于整體住宅區域是以大氣經典的法蘭西建筑風格為主,因此女主人更希望在室內的設計上更凸顯柔軟明朗的法蘭西古典浪漫生活感,管女士笑說這大宅傾注了自己許多的心血。她跟設計師在溝通時,不斷提出要讓居所是融會貫通的,流動的整體氣場會讓房子真正活起來,這就是人氣。
從外室的停車場進入主樓,負一層是影音室與酒窖、SPA室以及加長游泳池與公共空間等。一層則是宴會廳、廚房、書房與客臥等,二層則是給3個孩子準備的。在此處,管女士的用心顯而易見:大女兒已經成家,她的房間相對比較中性;二女兒喜歡紫色,于是空間里蕩漾的紫色色調盡顯小女兒姿態,尤其是室內暖閣處一個紫色的柔軟沙發以及三面開闊的窗戶,一并與窗外碧綠的湖景成為一幅活色生香的美畫;而小兒子的房間則因隨處可見的玩具而充滿童趣。三層是主人最為私密的區域。黑白菱紋的地面與象牙白的墻面形成一種既溫柔又肅穆的特別感受。
這所大宅令人驚嘆的不僅僅是空間之大,細細看來,從選材到家具甚至每一件壁畫與裝飾,都有獨到之處。就像管女士所說:一件好的家具,不只是一件平常的生活器物,它同時也是歷史文化的濃縮,它是揭開一段歷史、品鑒一種生活、洞悉一種文化的鑰匙。再加上因為生活圈子的關系,主人與不少國內的繪畫、書法與手工藝術家們私交甚好,于是在她家中,墻上的書畫裝飾、柜上的青花瓷器、桌上的花瓶等等,甚至還有一些稱得上古董級別的裝飾,都是諸多當代名家大師親制只此一件的孤品。令人目眩的,應是整個宅子里隨處可見Baker的家具、燈飾、窗簾。管女士說自己最終選擇Baker的家具,是因為從某種角度而言它們更像一件件工藝大師打磨而成的藝術品,那些不可思議的細節:靠背椅的真皮椅面上,用絲線繡出盤結的線描花卉;攝政時期風格雞尾酒臺的花藤沿飾,竟是用烏木一片片鑲嵌進去的;那種摩挲在手的熨帖紋理和質感,久久難忘……
“在設計之初,我先生就提出希望在屋子里多留一些走動的位置,不太想堆得滿滿的。”對于這樣的需求,設計師在整體建筑與空間呼應上,融入書畫藝術創作中留白的手法,為每一處渲染出飽滿的想象空間,由內而外的和諧,設計的本質就是為了給住在里面的人,有舒適的居住體驗,因為這是生活而不是演戲。
在這樣的大宅里,全家人閑暇的周末,早起在能看到滿目綠景的餐廳小桌上吃過早餐,管女士泡一壺茶細品,而先生一邊聽著音樂一邊做自己的事情;等到中午休息之后,與朋友們相約去高爾夫球場揮桿,或在自家院子的草坪上散散步;傍晚時分,朋友們來到家里一起聚會,在放著價值500萬好酒的酒窖里品著女主人最愛的來自勃艮第產區的LaRomanee-Conti,愜意自在地度過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