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會總策劃PhilippeBrocart提到一個他在這次展會上發現的現象:越來越多的年輕設計師不再只專注于為品牌設計大批量產品,開始轉而與手工藝匠人們合作生產小型限量作品。同時調查也顯示,越來越多的普通消費者對于快消品的需求漸漸被有獨特個性的產品所取代。手工藝制造的絕對推崇者Elizabeth Leriche也表示,在趨勢展上她花3個月策劃,從9個不同國家挑選出數十件全手工作品,“雖然新技術層出不窮,但手工藝讓人與機器重新聯結,完美平衡了技術帶來的缺憾。不同的地域特色里,不同個性的新一代年輕工匠們通過創作詮釋身邊文化的慢慢演變,而時間則是創作過程中最重要的元素。你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奢侈品牌向大眾講述產品如何創造出來(KnowHow),時間具有體現價值的巨大力量。”Elizabeth同時為法國專注保護和發掘當代手工藝人的Ateliersd’ArtdeFranceT_作室策劃的“新匠人故事”特展,將擅長玻璃、金屬、木頭、陶瓷四種材料的不同手工藝人的作品分門別類展示出來,“我們生活在矛盾中,材料對于手作太重要了,手用各種技術連接數不盡的資源,作品則必須通過材料表達”。相較于手作中的技術部分,Elizabeth則更樂于呈現那些令人愛不釋手的成果。
而專注于研究技術革新的VincentGregoire(此次策劃了Make趨勢展中技術制造的部分)則向我們介紹了新機器的發展給手作帶來的無窮樂趣。“你會發現,漸漸的3D打印機不再只是設計師的專屬工具,在百貨公司也能買到,它變成人們的游戲伙伴,讓人開心,聰明、友好、功能簡單、外形時尚,只要輸入圖畫,選擇材料和顏色,每個人都可以創作!只要你敢想,甚至房子、汽車都可以立體打印出來!”對于機器與手作的關系,Vincent則相當客觀:“手作與機器絕不對立,手作給產品帶來藝術感,而機器的參與增添了作品的當代性與未來感,二者相互協作,互通有無。”
雖然“怎么制造”各有觀點,“用什么制造”則基本沒什么爭論。“我來自法國的鄉村,自然是我的靈感來源,它也幾乎是所有設計師、藝術家的靈感之源。”Elizabeth毫不掩飾對自然的熱愛,談起新一季的流行色,她想都沒想就表示,“來自斯堪的納維亞的淡彩調,從淺色原木的明亮色調里提取的灰粉調、象征太陽的樂觀粉黃調將是今年的新流行!”而問起什么是新一代饑器愛用的材料,Vincent舉了個例子:“假如孩子不愿吃蔬菜或水果,你可以用水果或蔬菜打印出小汽車或者小寵物,對于家里的寶貝們,這些自然的材料可是好玩又有效的解決方案,而未來3D打印最大的革新將是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