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怎么說明我的設計呢?”深澤直人右手撫著下顎,頭一歪,視線移到桌上的雙層隔熱玻璃杯,里面還盛著正冒熱氣的拿鐵咖啡,“你瞧,這咖啡杯就不是好設計,因為你的手感覺不到咖啡的溫度。”
熱咖啡就應該讓人在端著它時感覺到溫度,如果把溫度都隔絕在雙層玻璃之外了,那就只剩下“方便”,而“方便”一直不是深澤所追求的。
“世界上99%的設計師,都在為人們的心智設計,但我不是,我是為身體設計。”深澤的家里,有許多日本設計大師柳宗理的設計,它們大多極其平凡,例如一件廚房用的不銹鋼盆或一只冰淇淋調羹,“那平滑的線條和手感,是為了身體滑出來的線條,就像亨利,摩爾的作品,那可不是機器能畫出的線!”日本設計權威雜志CasaBrutus曾評深澤直人“視線前方永遠有柳宗理的設計”,事實上,這說明了兩人在設計上共享的價值觀:日常、平凡卻不簡單的生活設計。
事實上,無論是柳宗理或深澤直人,他們都擁護“民間工藝”。19210年代,在日本素有“民藝之父”稱號的思想家柳宗悅(柳宗理的父親),在日本本土發起“民藝運動”,鼓勵關注無名工匠制作的工藝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他連同企業,在日本全國乃至韓國,以及中國臺灣地區搜集民間工藝品,并創立日本民藝館。這項運動至今仍影響許多日本設計師的創作美學觀,曾擔任第三屆館長的設計師柳宗理為其集大成,深澤直人自2012年起擔任日本民藝館館長一職,當然也是“民藝”的信奉者之一。
“現在的設計師,不能只從一件物品考慮設計,要從生活整體來想。”深澤直言,如果將生活想象成一大塊拼圖,人們已經擁有足夠的東西,這張拼圖也差不多完成了,而他的任務是找出尚未拼上的碎片,而深澤直人選擇從現有的物件,也就是民間工藝作品,來完成這張拼圖。這幾年他和無印良品合作的“Found MUJI”項目,走過歐亞,足跡踏遍越南、柬埔寨、中國、泰國、印度、韓國、法國及北歐國家,目的地不是大城市里華麗炫目的設計家具店、買手店或舊貨市場,而是最不起眼的五金生活用具店。他接著打開電腦,秀出一張照片,那是一雙工人手套,是幾年前他在中國五金店找到的“寶貝”。“這是我最欣賞的設計之一,沒人知道是誰設計的,但是很美,很合用,如果給一般人看,他可能不會知道我在說什么,但如果我給設計師看,他會了解它的美感!”目前在上海舉辦的“FoundM UII”展覽,就是深澤這幾年來與團隊四處淘寶的成果展,無論是一只薄胎白瓷的廣口徑豆漿碗,或只是一條最平凡不過的皮筋,它們不是全手工打造,卻保留了世界各地的無名工匠們讓人使用起來更舒服的心意,也是深澤直人向物質過剩的現代生活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