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聯網是如今金融界中最吸引人的一個潮流之一。這篇文章主要就是把傳統銀行和互聯網金融進行對比,并討論其各自的改進方向以及融合的路徑;在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全面觸動的重要時間點上,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探討傳統銀行和互聯網金融到底如何進行融合,并確定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傳統銀行未來發展的方向。
關鍵詞:大數據;互聯網金融;銀行;融合;轉型
現如今,互聯網金融已然成為在時代的潮流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項,它的發展也在或多或少地影響著銀行業的格局。
一、對國內外的互聯網金融進行研究
我們所說的互聯網金融就是指利用互聯網的技術加上移動的通信最終形成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多項功能的一個金融模式,其所開展的業務有第三方支付、P2P 網絡借貸、互聯網理財等。站在發展的角度之上,互聯網的發展最終還是依靠于大數據、云計算、社交網絡和檢索引擎等等,也是依靠于電子商務而不斷地發展起來的。
然而,面對互聯網未來的發展,有著兩種相對立的觀點:一部分專家是堅持,互聯網金融將會對整個金融模式有著顛覆性的作用,也有很大的可能性出現和現在商業銀行間接融資以及資本市場直接融資都不同的一種新型的融資模式,稱作為“互聯網金融模式”;另一部分專家則表示,所謂的互聯網金融的根本還是金融,也就是“互聯網金融模式”,這種模式其實就是“草根性質”的金融服務,并不會對傳統和銀行發生沖擊。
在對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銀行進行了比較之后,我們感受到了很多的靈感,作為傳統的銀行,要有開放的思想,積極的融到這樣的一個時代的背景之下。馬云認為,所謂地互聯網金融存在一種開放的金融生態系統當中的,一種新的挑戰和創新。但是專家鈕文則是對立的態度,他認為以余額寶為代表的這種互聯網金融并沒有體現出高價值,不應該支持和發展。
分析這幾種截然相反的觀點,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互聯網金融是一種新興的產物,并沒用豐富的數據信息來對其進行判斷和預測;其次是摩爾定律的影響,互聯網金融現在正是迅速發展的階段,伴隨新型的商業模式在出現,其傳統的模式不斷的萎靡;最后就是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之下,云計算、互聯網金融以及傳統銀行與基于新巴塞爾協議的金融監管出現相互交織融合的新動向,這樣的分析也有著不容忽視的挑戰性。
即便是如此的結果,我們必須要肯定的是,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的已經是有所影響。正是因為這樣的結果,從銀行的角度來說去認真思考,怎么將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銀行進行對接和融合、并推測其在今后的發展,也是有實際意義和緊迫的問題。
二、分析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銀行的差別和面對的挑戰
(一)什么是傳統銀行以及現在面臨的挑戰
銀行形成于工業化時代,因此本身就有很大的工業化的色彩在里面。具體來說有三個方面:第一是以大范圍組織、大范圍生產、大范圍營銷和大范圍網絡點為基礎的特點,依賴于中心進行控制;第二是依靠于信息的不對稱性和特別的渠道建成的“差異化”的一種優勢進行壟斷;第三是借助于金融媒介和中介得到利潤空間。現在處于信息碎片化、媒介公開化、個性明確化的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之下,傳統工業化銀行面臨這非常嚴峻的挑戰。
(二)互聯網金額的根本和面臨的風險問題
相對于傳統的銀行,互聯網金融是在信息化革命和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產生的,互聯網金融所遵守的是“開放、公正、平等、合作、互動”;并且其根本是不依靠于中介,不通過中心,并且現在的互聯網金融用戶所追求的是“扁平化和輕資產”,他們所看重的是數據驅動運營。
然后作為新興的事物,互聯網金融也有著新的問題和挑戰。它的名譽風險、監督管理的風險、投機風險以及它的信息安全的風險,都是備受關注,也有著很大的改進的空間并且更是帶來了很大的風險。
三、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銀行的融合入路徑和改變的方向
通過對上面的分析和討論,我們不難看到互聯網金融給傳統銀行所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現在我們所需要的關注的是,怎樣借助于互聯網金融把傳統銀行變的更加優秀,這是我們注重需要去思考的方向。在這樣一個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之下,如何將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銀行融合連接在一起,這樣有可能對改變現在傳統銀行的模式,改變的途徑有長尾效應、迭代效應和社區效應。
現在受到互聯網金融的整體的影響,傳統銀行未來的發展方向可能側重于“智能銀行”的方向:也就是牢牢的把握好“怎么更好的運用數據”這個問題,并且不斷的運用數據,借助于對數據深刻挖掘和合理的分析,能夠對客戶進行量身服務,得到其價值。不僅僅如此,互聯網金融在將來可能觸及到傳統銀行的業務開發、客戶關系管理、評審、授信、信貸等各個環節。比如,傳統銀行可以利用第三方支付平臺(例如支付寶),來擴充是籌資的來源、減少融資的成本。
又例如,在銀行對待項目貸款的風險控制當中,可以改變事后的監督管理為過程的控制,也可以利用外部比較專業化的數據處理的公司或者是咨詢類的公司等等,對于一些重要的項目、有很大的風險的客戶等等類似于這種進行全天的過程監督檢查管理,時刻檢查貸款的運用是不是沒有按照所預定的方向、不正常的財務數據是不是出現、工程項目建設進程和資金的支出是不是相符合的。專業公司的大數據的違反約定的模型風險控制數據當中有著幾千條規則,如果發生實時評估結果接觸到了紅線,其信息會直接就彈跳出來,并馬上進行處理,甚至也可以收回貸款。依靠于銀行生態圈的合理,可以通過傳統銀行全天跟蹤將風險的控制真正的控制在萌芽的階段。
四、三點政策思考
借助于對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銀行的相互對比和研究,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有了很大的啟發。考慮到傳統銀行在當今所受到的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互聯網革命的影響,包括在經濟越來越全球化的新時代背景下,有以下這三點的建議和思考:
(一)傳統銀行需要有開放的態度,相互交流的心態和思想方式,找到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銀行的最大的交叉點
銀行業現在最有壟斷特點的一個行業,但是互聯網金融現在正在一步步的打破這種壟斷的方式。在傳統銀行當中的受益者,最怕的就是對現在的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不在乎、不理會,并有著不屑一顧的態度;并且不明白現在的互聯網金融為什么會有這么迅速的發展,為什么會變的這么強大;并且不明白現在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金融的革命,一步一步的失去了競爭力。傳統銀行的轉型期就是現在和互聯網金融和融合,這些不懂得變革的人可能會是下一個倒下去的柯達和諾基亞。
(二)認真的研究跨行業的重大商業模式創新,把握好重大課題的務實超前研究
在大數據的背景之下,傳統銀行已經不可能獨立于行業之中,它首次和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挖掘、O2O疊加融合、云儲存,一步一步的改變著行業的面貌。我們建議傳統銀行能夠從頂層設計的角度出思考和出發,對于一些重大技術創新和全面創新的商業模式上進行更近一步的務實和研究,特別是應該要不斷的擴展自己的眼界、增強和提高定量化的程度,讓其研究能夠更加具有預見性和實際的操作性,要對未來實踐創新做好基礎性的工作。
(三)建立起底線思維,傳統銀行可以建立起子公司或者是建立事業部,大膽同時也要謹慎的嘗試相對比較成熟的互聯網金融業務
所謂的子公司和事業是有很強的獨立性,這樣能夠保證在組織架構、風險相互傳遞和激勵機制上,可以把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銀行業務來進行實際的有效果的隔離。從一個角度來說,傳統銀行能夠對互聯網金融業務進行“大膽的實際,嚴謹緊密的嘗試運行”,在外部的條件的影響下能夠更加明亮化和穩定,然后再進行實施;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可以不斷的增加和擴展自己的專業經驗以及專業的技術人員,這樣在應對未來的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在業務上的沖擊和影響下,對未來的銀行體制結構的改變和流程在改變做好充足的長期的準備。
五、結語
互聯網金融是在當代金融圈內非常引人注目的一個潮流之一。我們通過對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銀行的比較與分析,將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銀行進行融合,促進傳統銀行的轉型,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之下,確定傳統銀行未來發展的方向。
參考文獻:
[1]謝平,鄒傳偉.互聯網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2]吳曉靈.接受央視財經頻道首席金融記者張琳專訪[EB].2014-4-3.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404/12056591_0.shtml.
[3]劉士余.互聯網金融存在三大風險[J].清華金融評論,2014(2):19-23.
[4]馬云.金融行業需要攪局者[N].人民日報,2013-06-21.
[5]鈕文新.余額寶是“吸血鬼”應取締[EB].2014-2-22.http://it.people.com.cn/n/2014/0222/c1009-24435039.html.
[6]賀晨,孫杰.國家開發銀行進入關鍵轉型期之后的改革戰略[J].財經科學,201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