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營過程中面臨各種風險,財務風險作為其中重要的部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高度關注。為了保障經營者正常進行生產經營,確保經營目標的實現就要進行合理的財務風險管理,恰當的避免和減少風險所帶來的損失1。本文首先通過分析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進而對其特征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最后提出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培養經營者的財務風險意識、合理安排資本結構等防范措施。
關鍵詞:財務風險;成因;防范措施
一、財務風險的原因和內容
財務風險存在于生產活動中的每一個環節,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其自身的原因。
1.財務管理宏觀環境的復雜性是產生財務風險的外部原因。目前,建立的財務管理系統,由于機構設置不盡合理,管理人員素質不高,財務管理規章制度不夠健全,管理基礎工作不夠完善等原因,導致財務管理系統缺乏對外部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具體表現在對外部環境不利變化不能進行科學的預見,反應滯后,措施不力,由此產生財務風險。
2.傳統的財務管理中,財務人員沒有意識到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這是導致財務風險產生的重要原因。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在分析投資項目的可行性過程中,未能科學判斷投資的內外部環境以及對未來現金流量產生的影響,從而造成投資失誤,項目預期收益無法實現,產生巨大的財務風險。資本結構不合理。在籌資過程中,為降低資本成本,更多的采用債務融資方式,從而導致債務資本在總資本中的比例過高,一旦資金鏈斷掉,無法及時償還到期債務,就會陷入財務困境。
二、財務風險的特征
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只有充分了解財務風險的特征及其產生原因,才能采取針對性措施,防范和化解財務風險2。財務風險有以下五個方面的特征:
1.客觀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也只能通過各種途徑合理的規避風險,盡量減少由于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
2.并存性。在經營過程中風險與收益是并存的。在一定條件下,如果風險投資存在較大的風險,同時也可能會取得較高的風險報酬。
3.不確定性。風險是意外事件發生的一種可能性,雖然可以事前加以估計和控制,但由于影響財務活動結果的各種因素不斷發生變化,因此無論多么精確的預測都無法準確的確定即將面臨的財務風險的大小。
4.全面性。財務風險存在于財務管理的全過程并體現在多種財務關系上,在多個環節都會影響經營目標的實現。
5.隱蔽性。財務風險與其它經營風險并存,人們對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錯誤的估計和總結,使財務風險在一定程度上隱蔽起來。
三、財務風險的防范措施
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作為一個財務主體必然面臨財務風險3。財務風險導致財務機制不穩定并可能帶來財務損失,因此必須對財務風險加以控制。另一方面,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風險及其影響是不現實的。因此,要加強財務風險防范,如何防范財務風險,化解財務風險,以實現財務管理目標,是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
1.加強財務管理對宏觀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雖然宏觀環境變化不受管理人員的控制,但是應當制定相應的財務戰略和風險調控機制,提高財務人員綜合判斷環境變化的能力,以充分研究應對環境變化的策略。
2.合理安排資本結構。應當通過各種財務指標分析確定負債融資與權益融資的最佳比例,達到資本結構最優,并實現財務杠桿效應的最大化。
3.提高財務人員風險意識,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 在日常活動中應加強動態分析,認真分析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變化情況,使生產經營和理財活動中能保持靈活的適應能力。提高風險價值觀念,設置高效的財務管理機構,配置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健全財務管理的規章制度,強化財務管理的各項工作,理順企業內部的財務關系。
4.提高財務決策水平,建立財務預警系統。加強資產管理,防止不良資產產生,提高資產的變現能力是防范財務風險重要的管理手段;應通過合理配置資產,加速資產周轉等措施,促進盈利能力的提升,同時,較高盈利能力往往享有較高的信譽和良好的形象,這也使得有較強的融資能力。建立科學的財務決策體制的核心是建立科學的決策機制和決策程序的構建問題。我們在進行財務管理時,應當充分分析和認識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并積極采取各種防范措施來控制風險的發生。 要盡量對各種導致財務風險的因素變化做出科學準確的預測和判斷,加強財務風險理,通過內部制度設計,技術方法以及其他各種措施來減少風險損失,增強風險承受能力,合理規避財務風險,實現預期的經濟效益。
5.加強財務風險的控制。控制風險是財務風險管理的核心。在進行投資風險決策時,要追求的是一種收益性、風險性、穩健性的最佳組合,或在收益和風險中間,讓穩健性原則起一種平衡器的作用。
6.建立健全有效地財務風險控制機制4。構建完善的財務風險控制機制是降低財務風險的關鍵所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是防范和控制籌資風險的根本。為防范財務風險, 必須理順內部的各種財務關系。要明確各部門在財務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應承擔的職責,并賦予其相應的權力,真正做到權責分明,各負其責。
四、結語
因此,我們在進行財務管理時,應當充分分析和認識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并積極采取各種防范措施來控制風險的發生。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欠發達的情況下,財務人員尤其要重視財務風險的管理,保證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財務風險貫穿于生產經營的整個過程中,與經濟收益并存。要盡量對各種導致財務風險的因素變化做出科學準確的預測和判斷,加強財務風險理,通過內部制度設計,技術方法以及其他各種措施來減少風險損失,增強風險承受能力,合理規避財務風險,實現預期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鄭宇梅.淺談上市公司會計報表分析的治理對策.商場現代化,2008,5.
[2]培進.企業會計報表分析的治理對策.商業會計,2007,1.
[3]茂責.會計報表分析常用手段與對策.商業會計,2007,4.
[4]黃燁,張驤.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與規避.中國科技信息,2005,9.
作者簡介:歐陽媛媛(1980-12-18),女,湖北襄陽,湖北省軍區石牌嶺路西干休所,會計中級職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