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第四方物流作為供應鏈問題的一種解決方案,分析了第四方物流對供應鏈管理的作用,簡要說明了第四方物流企業在中國的發展狀況,并提出中國第四方物流企業更好融入供應鏈管理的發展對策,比如打造品牌增強產品供應鏈價值、第四方物流企業選準行業設計供應鏈物流網絡、構建物流大數據平臺整合開放供應鏈資源、引進和培養供應鏈物流管理人才提供設計策劃咨詢培訓服務,以提高中國整體物流水平。
關鍵詞:第四方物流;供應鏈管理;品牌;大數據平臺
北京舉行的2014年首屆供應鏈管理高峰論壇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首席顧問丁俊發介紹,中國制造業的流通費用率為9.2%,而日本是4.9%;中國工業庫存率為9.4%,而發達國家普遍小于5%;我國工業企業流通資產年周轉速度為2.7次,而發達國家是9到10次;中國制造業的外包物流比例低,只有61%,而發達國家大于70%;中國真正實施供應鏈管理的制造企業較少,小于20%,而發達國家大于50%。要解決制造業與物流業發展不匹配的問題,關鍵在于完善企業的供應鏈管理。中國的第四方物流作為供應鏈問題解決的方案,它的發展策略值得我們商討。
一、第四方物流對供應鏈管理的作用
第四方物流最早出現在 20 世紀90年代中期的歐美國家。1996年埃森哲公司首推4PL這一名稱,并對第四方物流作出了定義: “4PL 是一個集成商, 它整合自己及其他組織機構的資源、能力和技術,以構建并實施一個綜合的供應鏈解決方案。” 埃森哲強調4PL提供商利用各種互補資源為客戶提供供應鏈綜合解決方案。第四方物流具有較強的領導力量, 通過第四方物流平臺,能有效整合優質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管理咨詢服務商、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服務商資源,從而實現對整個供應鏈的運作,制定最佳的供應鏈解決方案。
第四方物流是供應鏈管理中解決供應鏈問題的一種方案,在這種模式下,第四方物流企業要從產品供應鏈的角度規劃供應鏈物流系統,跨越原材料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物流服務提供商和消費者各自的物流系統邊界,在第四方物流商的主導下,基于供應鏈的整合、優化與網絡化運作,形成的集成優化能力、統籌能力及信息平臺、培訓平臺所帶來的擴大的價值支持能力,能為供應鏈聯盟提供一體化物流服務。
第四方物流作為供應鏈問題的一種解決方案,在整個供應鏈中要能承擔領導角色,能為供應鏈解決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問題和增加品牌、時間、服務、成本等價值。第四方物流是隨著供應鏈管理的需求發展而應運而生的經濟需求,所以第四方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相輔相成的,如果第四方物流能夠快速發展成熟,對提高中國供應鏈管理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二、第四方物流企業在中國的發展狀況
中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才引進物流概念,二十世紀末期隨著競爭全球化的格局才逐步出現專業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同時也是國際物流發展的主流,二十一世紀初期隨著電子商務及供應鏈管理的需求發展逐步接受和產生了第四方物流。第四方物流是在整合第三方物流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只有在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環境下,第四方物流才會有發展契機。
發展到現在,物流整體發展不成熟,但是潛力及需求很大。根據物流行業的實際調查顯示, 2010年全球的物流實際實際費用總支出為6萬億美元,其中中國占據物流市場份額為 4800億美元,為全球總物流支出的 8%,所以中國物流發展的空間很大,為專業的物流企業提供很大的市場。截止到目前全球物流總額年平均增長率為 15%, 其中第四方物流總額以年平均 6.5%的速度穩步增長。同時針對中國大中型物流倉儲企業進行實際調查,大多數企業會選擇新型的現代物流企業, 并愿意將綜合物流業務進行外包。由此可見中國第四方物流市場的發展空間巨大。
但是中國第三方物流企業規模較小、數量多,目前國內注冊的物流企業多達73萬多家。2010年度,中國前50強物流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共計5,927億元,而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7.10萬億元,前50強企業占比僅為8.35%;2011年度,中國前50強物流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共計7,274億元,而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8.40萬億元,前50強企業占比僅為8.66%,2014年度50強物流企業物流業務收入共達8233億元,社會物流總費用10.6萬億元,前50強企業占比僅為7.77%,行業集中度不高。與此同時,中國第三方物流企業提供增值服務的能力有限。相關研究表明,中國第三方物流供應商的收益85%來自倉儲、運輸等基礎性服務,而物流金融、物流信息服務等增值服務的收益只占15%。
目前,在國內做第四方物流的公司,也被稱作物流咨詢公司主要有:埃森哲咨詢、法布勞格咨詢、億博物流咨詢、上海歐麟咨詢、杭州通創咨詢、海爾咨詢,大連智豐咨詢、香港威裕咨詢、大庫咨詢、時代連商、上海天瑞等。近幾年在第四方物流上探索比較多的算阿里巴巴電子商務企業、京東商城等。電子商務時代給快遞物流行業帶來了無限的發展空問,但行業自身的弊端又阻礙自己的發展。比如阿里巴巴為了解決“雙11”的物流瓶頸和占據電子商務行業的競爭地位,致力打造生態供應鏈。經過這幾年的收購及投資,阿里巴巴的供應鏈已非常清晰:收購新浪微博、入股高德地圖以及其自身的淘寶、天貓等平臺,為其供應鏈提供了數據支持;支付寶、余額寶、阿里金融,又讓阿里巴巴擁有強大的資金流;整合菜鳥網絡、投資日日順物流,讓阿里巴巴在電商的物流“軍備競賽”中占據先機;而淘工廠的出現,又為其提供了虛擬工廠供應鏈;最后再用大數據將整個供應鏈串起來,阿里巴巴的“合縱連橫”已成席卷之勢。2013年以菜鳥網絡為代表的中國智能骨干網通過整合行業資源,構建第四方物流模式,而在2014年5月30日,13大物流快遞企業包括中國郵政、EMs、順豐、申通、圓通、韻達、中通、宅急送、百世匯通、天天、全峰、優速、快捷等與菜鳥網絡在京交會上簽署了進一步行業合作框架協議,并一同攜手繼續打造物流大數據平臺,為國內快遞行業發展提速。
在中國除了阿里巴巴,很多企業都在進行供應鏈管理打造競爭力,比如京東、海爾、聯想、國美、蘇寧等。他們都在打造第四方物流平臺,希望能為自己或其他企業進行供應鏈管理提供解決方案,但是現在中國第四方物流存在進入門檻較高、第三方物流發展不成熟、公司信任缺乏、信息平臺建設投資費用過高及技術水平的缺乏、供應鏈物流專業人才的缺乏等,所以中國需要企業和政府逐步解決這些問題并從供應鏈管理的角度來投入發展第四方物流,來提高中國企業全球化競爭的實力和增強物流領域競爭力,提高中國綜合國力。
三、第四方物流企業融入供應鏈管理的發展對策
中國第四方物流企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為了推進物流快速發展,中國在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信息網絡建設、金融改革等方面均有大的突破,但是從第四方物流企業本身來說,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早日融入供應鏈提高管理水平。
1.打造品牌增強產品供應鏈價值
第四方物流模式下供應鏈管理一般由第四方物流企業進行主導,物流商的品牌價值是整個供應鏈價值凝聚的體現,是供應鏈整合后產品有形和無形質量的雙重體現,也是整個供應鏈核心競爭力的體現。中國的第四方物流企業只有通過打造成知名品牌才能具有實力整合供應鏈上的供應商、制造商、零售商、第三方物流企業、金融企業等等,也才能讓供應鏈上的企業通過和第四方物流企業合作,增強自身品牌價值和有機會獲得資金、信息技術支持。品牌意味著信任、實力、成熟和市場,而且第四方物流的品牌價值要遠遠超過合作方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品牌實力。
在中國本地的知名第四方物流企業并不多,所以第四方物流企業首先更要打造品牌。本文認為現階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工作:一是由知名企業另外創建專業第四方物流企業品牌,比如菜鳥網絡。阿里巴巴在電商界本身就是一流品牌,由它打造一個新的第四方物流平臺,和眾多第三方物流快遞企業構建電商消費品物流網絡,并整合供應鏈數據,把阿里巴巴的供應鏈串起來。菜鳥網絡能夠與眾多快遞物流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就是得益于阿里巴巴大品牌下創建的菜鳥網絡品牌的魅力,并能將供應鏈上各企業產品的商流數據、物流數據、資金流數據共享,同時菜鳥網絡承諾未來會整體投資3000億人民幣,這對成長中的中國第三方物流快遞企業無疑是個機會。二是由知名第三方物流企業升級轉型成第四方物流企業,比如聯邦包裹UPS。UPS(聯合包裹速遞服務公司)1907年成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快遞承運商與包裹遞送公司,從1993 年開始,UPS 推出了以全球物流為名的供應鏈管理服務,并于1995 年正式成立UPS 物流集團, 20世紀90年代末期, UPS 實施電子商務戰略,將自己的物流解決方案最大限度地融合到用戶的業務流程中去,用物流服務使虛擬世界中的電子交易得以在現實世界中完成,1998 年,UPS 資本公司成立。UPS每天都在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和地域管理著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至此UPS已是專業的運輸、物流、資本與電子商務服務的領導性的提供者。UPS在快遞和包裹遞送的服務中,從供應鏈管理角度升華成立了專門的第四方物流公司——UPS物流集團,能夠吸引眾多供應鏈的企業合作,進行電子、家用電器、汽車等行業供應鏈跨國管理服務。UPS這種打造第四方物流品牌模式值得我們國家優秀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比如順豐、德邦等學習。本文先主要探討這兩種快速第四方物流品牌的好方法,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比如世界知名管理咨詢公司、國家地方政府投資全新物流公共信息平臺。
總之第四方物流首先要通過各種方式在行業中樹立品牌,通過資金、知識、信息技術、物流網絡等吸引供應鏈企業合作,更好的解決供應鏈中的問題。
2.第四方物流企業選準行業設計供應鏈物流網絡
第四方物流企業要針對行業物流特點來設計供應鏈物流網絡,比如電子產品物流和家具物流、化工產品,他們從大小、重量、形狀、體積、性質、流量、流向等各不相同,所以他們供應鏈物流網絡構建中,對物流網點布局、運輸方式選擇、車輛類型、大小、路徑選擇、保管條件等都不同。第四方物流企業有自己的行業物流資源及熟悉的行業大客戶,尋找該行業內第三方物流伙伴,建立戰略合作伙伴。第四方物流企業的網絡和合作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網絡構成行業物流網絡,這樣為解決供應鏈的物流問題提供保證。
中國的第三方物流現階段發展從規模、網絡、信息水平、品牌建設等都不是很全面,無法獨家承擔某行業產品供應鏈的物流問題,就行業物流問題解決需要第四方物流來進行統籌安排。第四方物流企業要選準行業,要么選擇供應鏈中自身資源很豐富的行業,要么尋找那些對物流有相當的依賴性產品行業中,由于性質的不同或產品質量同質嚴重,物流能夠為產品帶來不一樣的差異化優勢,或者能夠帶來顯著的成本或品牌優勢,在這樣的行業,供應鏈上的供應商、制造商、零售商等會更加依附于外包物流,第四方物流企業通過整合為產品供應鏈帶來的效果就會更明顯。
3.構建物流大數據平臺整合開放供應鏈資源
第四方物流模式解決供應鏈問題是依賴于專業化組織和管理的優勢,信息化和大數據成為產品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手段。第四方物流是否能夠有效整合社會物流資源,將供應鏈上的參與者進行有效的集成與整合,主要取決于物流信息化的程度。第四方物流企業必須利用自身擁有的技術和資源優勢,構建物流大數據平臺。物流大數據平臺需要第四方物流企業將供應鏈的各類數據收集后并對第三方物流企業及供應鏈上供應商、制造商、零售商進行數據開放。如上海新躍物流已經成為了成功的典型。新躍以打造物流匯中小型陸運物流企業公共服務和管理平臺為基礎,通過變革物流模式,提升運作管理,增加業務的重組以及信息化服務,構建了兼智能型、 服務型以及運輸管理綜合性平臺,并與環境協調發展,共建第四方物流信息服務供應鏈。
第四方物流企業構架物流大數據平臺,需要以下幾個條件:第一是第四方物流企業要有先進的信息技術和雄厚的資金,信息收集和傳輸采用無線射頻技術、電子技術交換技術和全球衛星導航技術,而且要建立覆蓋全供應鏈的物流資源信息共享平臺,這些對第四方物流企業提出了信息技術和資金的要求,所以歸結到本文闡述的品牌建設,企業的實力是第一位的;第二是取得合作伙伴的支持,信息的準確及時全面整合是信息共享的基本要求,所以第四方物流企業建立物流大數據平臺,向全供應鏈企業有針對性的開放,幫助有需求的物流企業或供應鏈合作伙伴加強信息化和服務能力,減少行業信息系統的重復建設。雙方合作的內容包括云計算、信息產品、信息安全等,所以為了保證信息共享的有效性,需要取得合作伙伴的支持,通過制定數據共享開放協議,約束多方的信息收集和共享的權利義務,進一步開放彼此數據,聯合打造物流大數據分享平臺,實現市場分析、質量指數服務、客戶挖掘、數據預測等功能。
第四方物流企業構建物流數據大平臺,注重與第三方物流的協同合作,運用先進的供應鏈理論、技術和手段,實現供應鏈各參與者的高度融合。
4.引進和培養供應鏈物流管理人才提供設計策劃咨詢培訓服務
供應鏈包含從前端采購到中間制造管理、再到最后的銷售環節,第四方物流是解決供應鏈問題的一種方式,供應鏈管理者除了具有現代供應鏈的理念,擁有全局觀念和國際視野外,還需要有很強的管理和執行能力,包括在銷售預測、采購計劃、物料計劃、物流輸送、進出口方面的知識和實際操作經驗。第四方物流企業要能夠為產品供應鏈構建一個信息網、物流網、資金網,企業員工既需要有很強的實際操作經驗,還需要有很強的供應鏈設計和物流策劃能力,而且要具有提供物流運作的咨詢服務。第四方物流人才要求很高,而在中國供應鏈管理人才的缺口是上百萬,國內企業高管對供應鏈管理非常熟悉的僅有10%。所以在招聘時選擇有企業供應鏈管理工作經驗的是比較重要的,同時引進國內外優秀供應鏈管理人才是一種見效快的辦法,人才引進成本是比較高的,而且是引進的國外人才不一定能夠被本土馬上吸收,所以除了引進外,在企業內部培養是一種切實可行有效的方法。
第四方物流企業內部培養人才可以通過多種方法,第一派優秀相關部門員工到標桿供應鏈管理企業進行實踐進修;第二聘請經驗豐富的專家、企業管理人員在公司內部進行供應鏈管理課程培訓;第三到公司合作的供應鏈企業進行實際操作訓練;第四公司內部崗位輪訓等等。
第四方物流企業在中國發展雖然才剛剛起步,但是有很多本土企業用第四方物流模式進行供應鏈管理做出很多的嘗試,并取得不錯的效果。第四方物流企業做為供應鏈問題的解決方式的一種,要積極改進,為中國企業供應鏈管理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努力。
參考文獻:
[1]劉光琦 菜鳥網絡聯手行業伙伴打造物流大數據平臺 中國儲運 2014(7).
[2]王晶 從最大網絡公司到最大社會化供應鏈服務平臺 中國商人 2014(2).
[3]嚴維紅 第四方物流模式下的供應鏈管理 中國集體經濟 2014(22).
[4]朱占峰 供應鏈管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4月.
作者簡介:張麗霞,44歲,女,副教授,湖南臨澧,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