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腐敗——是沉重的社會話題,眾所周知,腐敗是當今社會普遍關注的沉重話題,腐敗一詞的使用頻率相當高。在社會的發展進程中,腐敗成為各個國家面臨的共同問題。認清腐敗的根源與危害,是推行廉潔教育、發展廉潔文化、構建廉潔社會的重要前提。
關鍵詞:廉潔教育;廉潔社會
交通運輸行業是支撐國家經濟良性發展、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的具有基礎性、先導性特點的產業和服務性行業,其本質屬性是服務,即“聯系千家萬戶、服務億萬群眾”。交通運輸業培養具有開闊視野、大交通意識和較強實踐能力、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交通綜合性技術技能型人才,交通運輸業培養的學生畢業后將充實到鐵路、公路、水運、航空、城市軌道等政府管理部門和各類運輸營運組織部門,他們的廉潔素質,關系著交通運輸業的本質屬性的凸顯與否以及交通行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神圣使命的價值實現。對交通運輸業學生開展廉潔文化教育是交通系統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將交通反腐敗教育關口前移的重中之重。
一、“敬廉崇潔”教育是培養合格交通人的需要
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是黨中央適應反腐倡廉形勢任務發展變化作出重大戰略決策,是貫徹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方針,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從源頭上防止腐敗的重要舉措。交通運輸院校的學生是我國交通運輸事業發展的未來和希望,也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后備力量,對他們進行“敬廉崇潔”教育,是堅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以德育教育為主線,提倡自律、修身,客觀上滿足了學生的主客觀需要,能成為他們學習、生活中積極雞雞的誘導因素,能夠以潛移默化的形式,培養他們的精神品格,萃取他們呢的山觀點,錘煉他們的意志品質,幫助他們你自強、自立、自信、自助,使他們在學習期間就養成自我調節、自我約束、自我培養,自發自覺地修身、省過。不論何種情形,始終作一個廉潔、正直的人,始終走一條正確的路,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練好的心理品質和經書、承受挫折的能力。
二、反腐倡廉教育的“關口”前移是建設廉潔交通的需要
經濟要發展,交通要先行。交通運輸業承擔著重大歷史使命和繁重工作任務,如果不加強管理,不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就容易滋生腐敗和出現問題。近年來,隨著國家基礎建設投資的日益加大,交通運輸業腐敗問題也逐漸凸顯,儼然成為“腐敗重災區”,該行業的反腐倡廉一度成為社會的焦點,凸顯了加強交通廉政文化、筑牢綜合防腐體系、推進交通行業反腐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因此,交通反腐倡廉教育的“關口前移”,是為未來交通人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有了廉潔的交通人,才會建設廉潔的交通運輸事業。因此,廉潔教育不僅關乎個人職業幸福,而且關乎行業發展和社會和諧,在校的交通運輸專業學生,要充分認識到廉潔教育的重要性,自覺投身于廉潔教育中,修身自律,勇于實踐,不斷提高抵御腐朽思想侵蝕的免疫力,筑牢拒腐防變的細想到的底線,為未來建設廉潔交通奠定堅實基礎。
三、廉潔文化進校園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需要
有了廉潔的接班人,才有未來的廉潔管理者和廉潔的社會。因此,加強對學生公正廉潔、無私奉獻等思想道德品質的教育,打好根基,防微杜漸,才能培養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社會建設貢獻才智的合格人才,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交通運輸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所以,“防腐疫苗”必須從校園抓起才能贏得主動。在關鍵時期,對學生通過進行廉潔教育,使他們在踏入社會之前具有抵抗腐敗的免疫力,學好本領,成為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標準人才,這也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需要。
四、廉潔教育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
交通運輸類院校承擔著培育各類交通運輸行業人才的重要任務,絕大部分學生將成為交通運輸行業的中堅力量。在校學習階段是他們你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廉潔教育對于學生能否樹立正確的權利觀、金錢觀、名利觀、人情觀,能否經受權力、金錢等的考驗,能否在市場經濟的復雜環境中自覺抵御不良風氣,按照黨的要求健康成長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學校有責任對學生進行教育,將廉潔理念滲透到學生心田,讓廉潔成為學生的一種內在需求,成為一種人生精神。通過教育予以校正學生職業生涯起點上的某些偏差,讓學生朝著“敬廉崇潔”方向健康成長,具有廉潔理念和抵抗腐敗的免疫力,將來做一個奉公守法、廉潔自律的合格交通人,與此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
現在的交通約束院校的學生是我國未來交通運輸行業的主要后備群體,盡快啟動針對在校學生的廉潔教育,使其盡早形成廉潔意識,對抗各種潛在的腐敗意識,應是當務之急。廉潔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他們不但要管好自己,守法、誠信,還要成為未來工作中反腐倡廉的積極力量。因此對交通運輸院校學生有效地開展廉潔教育,就如同為他們提前接種“反腐疫苗”,使他們具有抵御腐敗的免疫力,確保成長為健康的交通運輸行業的主流力量,成為一名合格的交通人。
參考文獻:
[1]陽勇.交通運輸類專業學生廉潔教育讀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5.
作者簡介:黨建新(1982-4—),女,漢族,河北唐山人,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工程碩士研究生,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教學工作。
“高職建設類課程項目化、模塊化改革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一五”規劃2009年度教育學一般課題,課題批準號BJA090060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