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頂崗實習是高職院校至關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之一,是提高學生綜合職業素養的一個有效途徑。通過頂崗實習,學生能將課堂上所學理論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又能通過實際崗位工作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為正式走向工作崗位奠定良好基礎。本文從頂崗實習教學的重要性出發,分析了高職院校頂崗實習教學現狀,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應對措施,以期提高頂崗實習教學質量,實現高職教學目標。
關鍵詞:高職;頂崗實習;實踐教學
一、頂崗實習的重要性
教育部2006年16號文件《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高職教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是“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積極推進訂單培養,探索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有利于增強學生能力的教學模式”,“高等職業院校要保證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時間到企業等用人單位頂崗實習”。由此可見,頂崗實習教學是高職教育教學目標的必然要求,通過頂崗實習,實現學校、企業與學生三方互利共贏,即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接受專業技能的操作訓練和真實工作環境的熏陶,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為實現從學生到社會人的轉變做好相應的準備,另一方面還能加強學校與企業的緊密合作,推動教學與實踐一體化。
二、頂崗實習教學現狀分析
各高職院校一般都將頂崗實習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進行,為了規范頂崗實習管理,讓頂崗實習教學達到預期效果,均制訂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并且在學生中大力宣傳頂崗實習的重要性,甚至獨立或合作開發了專門的頂崗實習平臺強化管理。但目前高職頂崗實習教學現狀總體不容樂觀,諸如學生頂崗的崗位與專業不對口,導致學生對頂崗實習存在抵觸情緒,時常出現當學生在具體崗位上想干不會干,想學卻沒人教的尷尬場面,使得學生頂崗實習流于形式,頂崗實習實效大打折扣。
1.缺乏認識
對頂崗實習這種教學方式,不論是學校,學生,還是企業均未完全認同其教學效果,導致頂崗實習教學在一些高職院校形同虛設,幾乎開展不下去。許多高職院校對頂崗實習教學模式顧慮眾多,擔心頂崗實習會擾亂正常的教學工作,會給學校的教學等各方面的管理帶來很大不便。甚至個別高職院校明確表示,之所以開展頂崗實習,完全是迫于上級部門的壓力,為了應付檢查。有些學生的看法則更加直接,認為自己到學校是來讀書的,而頂崗實習不僅學不到多少知識,還有到企業去“充當廉價勞動力”之嫌,對頂崗實習有很大的抵觸情緒。由于學校和企業簽訂的合同中鮮有要求企業必須盡到的義務的條款,因此作為企業一方,對在本企業頂崗實習的學生缺少必要的教育和管理,在企業實習的學生經常出現想學沒人教的難堪局面。所有這些模糊認識都會成為高職院校推行頂崗實習教學改革的阻力。
2.崗位難找
一般來說,一個學校每年各專業的畢業生少則幾十,多則幾百,而作為企業一方,在一個崗位要一次性接收幾十人幾乎不可能,除非是流水線上的操作工。要為學生找到充足的實習崗位很難,要專業對口就更是難上加難,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頂崗實習崗位與所學專業知識或者學生發展規劃是不一致的,尤其是譬如會計、商務英語等一些文科類專業。因此很多高職院校頂崗實習采用學校統一集中安排一部分,還有一部分學生則自主尋找實習單位的模式。
3.管理不到位
一方面,由于學生實習單位相對分散,院校無法在每一個實習企業都安排校內指導老師對學生進行全程跟蹤式的教育與管理,也就不能及時地了解學生的需求和思想變化,一般就是打個電話了解一下或是走馬觀花式地巡視一番,只要學生不出事就行。而學生仍然十分依賴學校,在崗位上有任何問題基本都無法自行解決,甚至認為就算發生了什么事情,這也是院校與企業之間的事,給頂崗實習的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也埋下了許多的安全隱患。對于自主在企業實習的學生,院校的管理更是鞭長莫及,平時學習態度好的學生還能基本正常完全任務,但自律性差的學生基本處于“放羊”模式,甚至直接一走了之,使頂崗實習流于形式。
另一方面,作為合作方的實習企業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主體意識嚴重缺失。頂崗實習的學生對于企業而言,由于沒有簽訂用人合同,就不能象正式員工那樣對待,再加上院校與企業的合同往往對管理分工與職權的劃分模糊不清,導致企業方的態度是只要學生不出亂子就萬事大吉,至于能不能學到東西并不關心,認為崗位工作越簡單對學生管理越有利,學生能干什么就干點什么,往往將學生安排到崗位從事簡單的勞動,教學目標和職業規劃根本無從談起。更有甚者,對學生放任自流,疏于管理,想來不阻攔,想走不挽留,導致管理上出現真空。
三、提高頂崗實習教學效果的對策
1.加強頂崗實習的組織與管理
頂崗實習是一門重要的綜合實踐課程,它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通過頂崗實習不僅能讓學生提前體驗企業真實工作環境,感受企業文化,還有利于專業理論的消化,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為正式走上工作崗位奠定良好的基礎。為保證高職生頂崗實習的順利、有序進行,制訂頂崗實習管理制度,建立頂崗實習管理體系,以加強頂崗實習的組織與管理尤為重要。首先,高職院校的領導和老師要從根本上轉變觀念,將頂崗實習當作教學中不可或缺,甚至極為重要的一環來對待,制訂專門、規范的管理制度,保證頂崗實習的順利進行。其次,要切實加強對頂崗實習學生的管理。面對學生頂崗實習企業不能集中安排的現狀,學校應采取有效地措施保證實習效果最大化。不僅要安排足夠的專業老師對學生頂崗實習進行跟蹤與管理,定期到企業進行現場指導,同時還要保證每個實習的學生都有企業指導老師,并且企業老導教師的職責要有明確的界定,院校要經常與企業指導老師進行交流與溝通,以掌握學生實時的動態。條件允許的院校還可以開發專用的頂崗實習網絡教學管理平臺,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在線及時與學生交流,為學生輔導答疑。同時要在廣大師生中甚至在整個社會中,大力宣傳頂崗實習的作用。
2.強化校企合作
頂崗實習教學由學校、企業與學生三方共同參與,其中學校與企業的合作緊密程度直接影響頂崗實習教學效果。學校通過與企業的合作,能夠深入地了解企業對人才的真實需求,才能制訂出以企業崗位為出發點的人才培養規劃。在頂崗實習教學過程中,教育活動的實施主體不再只是學校單方,企業也站到了施教者行列,與學校共同擔當起教書育人的責任,且此時企業的主體作用更為突出,學校則更多地發揮著主導作用。具體而言,對學生的頂崗實習指導實行“雙導師制”(校內指導老師和企業指導老師),簽訂校企合作協議,明確學校、企業的責任。企業應積極主動發揮主體作用,參與到學生日常管理,嚴格考勤,認真履行企業指導老師的義務,無保留地指導學生,教育學生。另外學校要經常與企業進行溝通交流,以就業為導向,認真聽取企業建議,不斷完善頂崗實習課程教學方案設計,及時制訂或調整適合當下的人才培養方案。
3.加強頂崗實習考核評價
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對頂崗實習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是對學生實習過程的一種評價,同時也為規范頂崗實習管理,完善頂崗實習制度,提高頂崗實習效果提供依據。頂崗實習考核評價應做到以下兩點:首先,由校企雙方共同制訂評價標準,選擇考評指標。評價標準要全面,涵蓋實習的各個環節;評價指標要具有可操作性,最好能量化;考評要貫穿整個實習過程,以保證考評的公正性和科學性,達到頂崗實習的真正目的。其次,評價主體的多元化。為了真實全面地反映學生頂崗實習情況,學生頂崗實習成績評價不應是校內指導老師的閉門造車,應由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共同參與,以企業為主,學校為輔,同時要結合學生的自我評價,評定出學生最終的頂崗實習成績,這將有利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實習效果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易忠奇.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教學現狀與對策分析.[J]現代企業教育,2012(10):59-60.
[2]張世亮.高職學生頂崗實習考核評價問題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157-158.
[3]洪學娣,陳海霞.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質量評價體系實施性研究.[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13 (3) : 29-31.
作者簡介:黃波蘭(1978-6-),女,漢族,湖南平江人,講師,碩士學位,財務會計方向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湖南省株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