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的目標在本質上兩者有著根本性質的差異,因此在確認計量的原則上二者也存在著多多少少的出入。其實目標與原則是遞進的關系,目標是原則的基礎,而原則則決定著方法的選擇。如今我國的綜合國力的迅猛發展,使得我國的經濟實力也是突飛猛進。面對這一變化,我國的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也要做出跟上時代步伐的改革。根據現況我們應該對此進行深層次的了解,明確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比較,以便于我們更加進一步的對其進行了解。本文主要是從二者的不同之處進行闡述,并且針對二者的不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財務會計;稅務會計;計量比較
一、相關性原則的比較
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得到了不斷加強和鞏固,在共產黨的帶領下變得更加完善。市場經濟越來越繁榮企業的發展方向越來越廣闊。有市場就會有競爭,伴隨著一切的還有企業之間的各種利益的沖突。為了更好、更方便的對企業進行管理則需要稅務會計進行統計和管理,更好地向相關政府反映企業的營銷情況。稅務的繳納和統計有助于政府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稅務會計雖然只是財務會計一個小分支,但是財務會計卻不能夠代替稅務會計反應企業的稅務情況。其實我們所謂的稅務會計不過是將會計學的知識原理更系統全面的結合在一起,使稅款的改革和調整進行更加精密的計算,更是對企業的稅務方面進行計算、報告、記錄和確認。稅務會計是以國家現行稅收法為基礎的,通過對稅法進行抽象的闡述進行概括說明。即便是沒有清楚的稅收法則,但是對于企業它仍是包含著許多明確的計量原則。政府和人民群眾對企業經營狀況的了解更是要通過稅務會計來了解企業繳稅、納稅的情況來進行考核的。但是財務會計卻不能夠提供給大家企業的稅務情況。所以說雖然稅務會計屬于財務會計,但是財務會計是絕對不能取代稅務會計的。稅務會計的相關原則是區別于財務會計的相關原則的,財務會計可以輔助稅務會計,兩者并不相同。
二、劃分二者支出原則的比較
在進行選擇時,會計程序和方法要對市場業務的性質進行一定的考慮。要考慮到將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再對其進行選擇。要能夠掌握好企業的基本信息,對企業的財務狀況要有相對的了解,考慮到重要原則和法定原則。會計在劃分收益的時候要科學合理的進行劃分。我們要劃分的收益基本分為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對于其是否和這一年度有關則屬于收益性的支出。資本性支出不同于收益性支出的是它不是一個年度的,而是幾個年度的支出。企業尤其要注意對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的劃分,不可混淆。資本性支出一般都是不能在當期進行扣除的,而收益性支出在企業會計準則里則是做出了明確的規定是必須在當期進行確認的,并且是要以權責發生制作為基礎的。稅法也對此做出了相關規定。但是在特殊情況下也是要修復收付實現制的,這樣才會更加科學、合理。企業會計準則也規定了企業在進行確認盡量報告是要以權責發生制作為基礎實施,一切但是已經收入和消費的費用,或者無論是否是現金再支付的費用都應該及時進行確認。即便是已經完成的支付,只要不是當期的都不能夠進行確認。因為這是稅法規定的,一切要以權責發生制作為基礎的。
三、配比原則的比較
首先向大家解釋一下什么是配比原則,配比原則就是是指企業通過企業會計對某一期間取得的收益以及它的成本費用進行配比,從而配比得出這段期間是損虧還是獲益的結論。在此過程中會計必須時刻按照配比原則進行配比。財務會計不同與稅務會計的是財務會計核算強調的是收入與支出費用在因果和時間上的配比。企業的核算是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企業會計的核算是由配比原則決定的。而財務會計則是強調在時間和因果方面的配比。在配比方面也是對稅務會計有著一定的要求的。不同時期對企業的稅收政策會有不同的調整,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企業費用的收取時間必須按照規定時間收取,提前或者是延遲都是不被允許的。不過面對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比如政策的調整,這樣就導致稅務會計不能完全的按照配比原則進行配比。還有就是稅法制定了新的規定,制定了新的扣除標準,那么原來的配比原則就不能沿用了。而財務會計在這一方面就顯得靈活許多,特別是在會計準則中引入了公允值,實現了一項很大的突破。只是由于發展還不夠完善以及各種客觀因素的限制有得到廣泛的實施,而不是像稅務會計一成不變以歷史成本作為基礎。
四、稅務會計特有原則分析
稅務會計也有一些特有的規定的原則。比如合理性原則,是稅務會計中的一項基本原則。它主要是在稅務扣除前用來判斷支出是否合理,它要求睡臥扣除前的支出必須是合理的。主要四為了防止不合理的支出導致企業逃稅,更加全面和嚴格。納稅能力原則,主要是為了驗證企業是否具備納稅能力,具備納稅能力的企業必須進行確認,而不具備納稅能力的企業可以暫時進行擱置。這一原則使得稅收變得更加合理和人性化。不僅僅是考慮到了企業的納稅能力,也兼顧了企業對稅款的支付能力。政策導向原則視為了規范納稅人的權利和義務,做到納稅時更加有秩序,防止出現漏洞和差錯。這一原則保證了國家的基本利益,有效的防止偷稅漏稅的情況的發生,也對企業的經營行為進行了規范。
五、結語
稅收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體現,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稅收政策保證了國家的基本收益的同時也縮小了貧富差距。我國的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在本質上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的,這些差異造成征稅人和納稅人雙方的成本過高,納稅過程復雜繁瑣。因此我國的會計從業者應該從實際出發,結合現狀進行改革和完善,在保證成本效益的基礎上不斷縮小兩者的差異。
參考文獻:
[1]盛愛輝.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確認計量對比[J].財經界,2015.
[2]林翰文.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差異分析及協調路徑[J].西部財會2010.05.005.
[3]蓋地.應稅收入、不征稅收入與免稅收入:性質界定、稅收利益[J].財務與會計2013.1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