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音樂教育可以為幼兒提供發展其音樂才能的機會,有助于提高幼兒的注意力、活躍思維、豐富想象、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有助于幼兒聽力、審美力、表現力、能給予幼兒美的享受,美的音樂能夠使幼兒情緒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動。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是幼兒音樂教育成敗與否的關鍵。本文對幼兒音樂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幼兒音樂教育進行探討。
關健詞:音樂教育;活躍思維;豐富想象;審美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音樂教育并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幼兒音樂教育不是音樂技能的訓練,不在于培養未來的專門音樂人才,我們在孩子幼兒時期,給他們的成長、學習和生活中融入一定的音樂啟蒙教育,對穩定幼兒情緒,開發幼兒智力,使它成為促進幼兒健康和諧地成長的重要手段。
一、幼兒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幼兒音樂教育主要包括歌唱、欣賞和韻律活動,但是每一類活動又可以演變出豐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幼兒音樂教育可以提高學前兒童音樂素質、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對他們的身心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幼兒音樂教育有助于提高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和記憶力。天真活潑的幼兒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一首好聽的歌曲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幼兒會對感興趣的音樂進行模仿,并有意無意地去記憶,此外很多時候幼兒在學習歌曲時需要以記住歌詞和動作為前提下才能夠完成,這又有效地促進了幼兒記憶力的發展。
2.幼兒音樂教育可以發展幼兒的聽力。在幼兒欣賞音樂時,會對音樂的節奏、音高、力度、等方面有一定的辨別能力,通過長期的訓練,兒童捕捉聲音細微變化的能力將會得到大幅提高。幼兒的聽覺能力也因此會逐步發展起來。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許多人認為有些兒童是由于五音不全而唱歌跑調,其實這是聽覺的問題。
3.幼兒音樂教育可以豐富幼兒的想象力,活躍幼兒的思維。音樂所塑造的形象來自于生活,在音樂教育活動中,幼兒可以通過傾聽音樂感受音樂的旋律、節奏等,通過音樂形象性的表現, 與生活中的事情產生聯想。如:聽了緩慢的搖籃曲時會想象睡覺時媽媽唱的,而聽到歡快的音樂時會想象小松鼠活潑跳躍的樣子;如聽到鳥的鳴叫,想象鳥兒歡快的形象;聽到奔馬的節奏聯想到馬奔跑的神態等。幼兒可以通過感知、聯想等一系列心理活動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活躍幼兒的思維。這是培養兒童創造性思維最有效的途徑。
4.幼兒音樂教育有助于兒童審美力的發展。幼兒的音樂審美基本上是處于音樂審美感知階段,還不能從理性的角度去認識音樂。兒童對音樂的感知越深,所獲得的美感才能越深。兒童最容易獲得的是歡快的情感,在兒童音樂教育主要應該采用歡快、雄壯、優美的音樂作品,有利于培養兒童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審美情感。
5.幼兒音樂教育可以陶冶幼兒的情操,利于幼兒德育的發展。幼兒通過感知,將自己所聽到的音樂傳入大腦,會產生一種特殊的情感體驗,增添幼兒的興奮情緒和積極動力。幼兒經常接觸音樂,可以使幼兒心情愉悅,內心平靜,使他們對事物美的認識更進一層。任何的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沒有情感的基礎,都只能成為空談。而對幼兒進行音樂啟蒙教育正可以為他們培養良好的情感基礎。音樂在實現思想教育作用的時候,以鮮明生動的音樂本身,潛移默化地產生作用。
二、如何更好地進行幼兒音樂教育
學前音樂教育是在幼兒參與音樂實踐活動中進行的以音樂藝術為手段,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諸方面得到發展。在幼兒教育中,我們積極探索,以音樂教育為重要手段對幼兒進行情感陶冶,智力開發和品德教育,孩子們不僅掌握了一定的音樂知識、而且提高了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從而提高了幼兒的基本素質。
1.選擇適合幼兒的教材,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培養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我們在設計活動時尤其注意這一點,讓幼兒在玩中學,使孩子們樂于學,我們將歌曲,音樂游戲,歌表演,舞蹈等諸多形式帶進日常教學中,融入音樂基本技能訓練與唱,玩,敲,動之中,引導幼兒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對幼兒進行教育,讓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中情趣盎然地學習。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和音樂交上朋友,并且對音樂產生興趣。
在音樂活動中首先要遵循幼兒年齡特征,根據幼兒生理心理特點,選用教材,用心研究教材,從中挖掘有助于培養能力的教育因素,切合幼兒實際情況進行音樂教育,兒童就能得到音樂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幼兒歌曲來自幼兒生活,引導幼兒了解與歌曲內容的知識,不僅可以拓寬幼兒的知識面,還有助于對歌曲內容情緒的理解和感受,提高歌唱的興趣性和表現力,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幼兒音樂教育運用適當的教學模式,寓樂于教。在音樂教學中將根據活動內容自編的故事導入新課,增強活動內容的故事性,使活動過程情節化,創設了很好的活動情趣,把表演游戲滲透于教學活動中,不但可以增加課堂的情趣,而且可以發揮孩子的音樂潛能,提高他們的音樂素質,達到育人目的。幼兒有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等特點,如果采取簡單呆板的教學模式,幼兒肯定很難接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運用各種有趣味性、生動、新穎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幼兒的學習欲望。
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耐心地啟發引導孩子。在孩子完成某個音樂活動時,要依據表現給予適當的表揚,鼓勵其繼續努力,使幼兒樹立自信心和自尊心,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3.在幼兒音樂教育中運用適當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習效率。對于將音樂與美術整合,可以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狀態下自然啟動美好情境,提高審美情趣。幼兒在學的過程就會學得更加快樂。借助能為幼兒所理解的圖畫、符號、幫助幼兒理解歌曲,通過互動,可以幫助幼兒有效地記憶歌詞、表達情感。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教《春天在哪里》一歌時,先在黑板上畫出一些鮮艷的花朵,綠色的小草,然后隨著唱“春天在哪里啊,春天在哪里啊”,然后再出幾只姿態各異的黃鸝,嘴里唱著……。這些看似簡單的畫面不但揭示了歌詞的內容,也讓幼兒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麗景象,也使幼兒在寓教寓樂中學會了歌曲。此外還可以利用電化教學會使教學活動別開生面、令人耳目一新、很快使幼兒進入情景。
三、結語
著名的兒童教育家陳鶴琴曾指出:“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可以鼓舞人的進取精神。應該為幼兒創設良好的音樂環境,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發展幼兒的音樂才能,學前音樂教育盡量減少對幼兒統一的約束和要求,應發散幼兒的思維,讓每位幼兒有充分展現自我的機會,,呵護幼兒的好奇心,培養幼兒的自信心,真正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與幼兒共同成長。
參考文獻:
[1] 李芳.音樂教育對兒童智力發展的影響[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8.
[2] 楊帆.新教育理念下的現代幼兒音樂教育[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8.
[3] 于淑華.如何在幼兒音樂教育中“寓教于樂”[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 2010(07).
[4] 潘曉林.有關幼兒音樂教育的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