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宋仁宗時,他調任杭州知州后,杭州突遇大旱,農田顆粒無收。一些糧商趁機囤積糧食,導致每斗糧食的價格暴漲至120文,遠高于全國平均糧價70文。百姓因買不起糧食,紛紛逃往別的郡縣。如果不盡快把糧價降下來,不僅朝廷會怪罪范仲淹,百姓也將流離失所。
可怎樣才能把糧價降下來呢?范仲淹苦思數日后,派人沿運河各地張貼告示:官府高價收購糧食,每斗180文。此舉一出,下屬們很不解,知州不去平抑糧價,怎么還幫著不法糧商抬升價格?直到幾個月后,杭州城內的糧價大幅下降,他們才明白過來。

原來,貼出高價收糧告示后,各地糧商見有利可圖,紛紛販運糧食到杭州。很快,杭州市面上的糧食又充足起來,糧價自然回落,不久就降回正常價位。逃荒的百姓看到糧價恢復,便回流杭州。大荒之年杭州竟看不出一點饑荒跡象,宋仁宗大悅,嘉獎了范仲淹。
許多問題的解決,正向思維往往無效,而“逆向法”卻能收到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