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數據更準確地分析來源、模型和減輕空氣污染,是在城市環境中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策略
前些天北方多地持續的霧霾天牽動了眾多人心,也再次引起對霧霾防治的重視。降低污染水平與提升公眾環境健康關系到每一個生存在這片土地上的人。
但是,如何了解到空氣污染從哪里來?污染物在空中密度達到多少時需要采取哪些行動?這些細化的行動指南需要科學的決策,使用數據來更準確地分析來源、模型和減輕空氣污染,是在城市環境中應對氣候變化的一個關鍵策略。
對此,IBM副總裁、大中華區硬件系統部總經理郭仁聲表示,IBM在2014年7月就宣布成立了“綠色地平線”的項目,為期十年,通過與國家環保部門和地方政府一起合作,利用認知計算、大數據技術,幫助環保單位和企業,更好地管理、預測大氣質量水平。
借助IBM實驗室,可以實現通過機器學習來分析過往的天氣預報,然后通過對數據的處理來評判這些“預報”的準確率并進行優化,最后得出數據分析平臺認為的更科學的天氣預報來。而認知計算與機器學習的基礎是大數據分析。
IBM大中華區硬件系統部PowerSystems產品總監李紅表示:“IBM已研發出一套高精度優化系統,該系統通過傳感器采集數據,借助高精度天氣預測模型、物聯網和認知計算技術對環境治理給予有力的科技支撐。”
在更廣闊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領域,除了數據量激增,還有數據類型愈發多樣且復雜,企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大數據分析的挑戰。在這一趨勢之下,企業亟需能夠處理和分析大量結構化與非結構化數據、具備高可靠性和經濟效益的認知系統。
從IBM最新發布Power Systems LC服務器,再到基于POWER8的Power Systems的產品,IBM一直專注于為企業應對大數據挑戰提供有力的基礎架構支撐。
“新Power Systems LC服務器基于Canonical、Mellanox、英偉達、泰安、緯創等多家OpenPOWER基金會成員企業的技術研發成果而設計,可以針對企業不同需求的大數據分析工作負載制定如存儲密集型或計算密集型等各種方案。”李紅表示。
自從十五年前在主架構上運行Linux系統后,IBM的開源之路越走越深入。現在有超過1/3的 IBM 大型主機客戶正運行著 Linux 系統。IBM也已實現LinuxONE和z Systems對Apache Spark、Node.js、MongoDB、MariaDB、Docker等重要開源軟件和行業軟件的支持,并將與Canonical合作推動 LinuxONE和z Systems上Ubuntu的發展,這都將為企業提供更具性能優勢的開源軟件選擇。
在Linux領域,IBM正在逐步調整步伐。“我們將更加開放,更加貼近中國政府和客戶的需求。未來半年,大家會看到越來越多IBM和合作伙伴一起推出的解決方案。”IBM大中華區提升客戶體驗委員會成員、Linux服務器總監林燦輝表示,“面對日益強大的Linux工作負載及性能要求,IBM聯合OpenPOWER成員,共同推出基于POWER8芯片技術的Linux LC服務器。通過推進與紅帽等來自開源技術領域的廠商合作,以更快的速度為客戶提供產品和解決方案選擇。未來IBM還將聯合OpenPOWER基金會成員企業推出更多更強更有行業特性的Linux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