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狗的緣分,聽母親說,那是打很小的時候就有的。
母親喜歡養(yǎng)狗。我小時候,家里就養(yǎng)了一只黑狗,看家護院那是忠心耿耿,更重要的是,很通人性,因此,全家人都很喜歡它。據(jù)說,這當然是我長大以后聽家人說的——因為他們經(jīng)常在我的面前提起我的“光輝事跡”。小小年紀的我很喜歡逗狗玩。我叫它張開嘴巴它就張開,于是,我便經(jīng)常將胖嘟嘟的粉嫩小手伸進它張開的嘴里玩一會兒,狗兒并不傷害我。所以,我便知道了我和狗兒還有這樣一層親密接觸。其實,我對這狗兒的印象并不是這樣的。長相脾性我是一概地不記得了,只記得家里養(yǎng)了一只狗,那年剛巧碰上“打狗”行動——農(nóng)村里也不能養(yǎng)狗了,所以,我家的狗兒也“被捕”了。事前我并不知道它的命運,只是在它被抓上車的時候貪玩的我剛巧從村口的祠堂前經(jīng)過,正好看見了它那奮力掙扎的樣子,那雙充滿無助而又渴望的雙眼緊緊攫住我。 “哎呀,不好!”我下意識地快速跑回家,向大人們求救。等到我再次跑回祠堂時,黑狗連同它的“同犯”們已都杳無蹤影,任我叫喚啞了喉嚨也沒有一丁點回應(yīng)。我可憐的狗兒,在我剛剛對它有了點記憶的時候,它忽然從我的生活中消失了,沒有任何征兆。
后來,在那有個電視機都稀罕的年代,家里的果園便也需要養(yǎng)條狗兒看護,于是,“賽虎”走入了我們家。它的模樣像極了當時正流行的一部兒童電影《賽虎》,而那精靈乖巧忠心護主的賽虎正是弟弟的最愛!于是,弟弟便將這新來的成員稱呼“賽虎”。“賽虎”也不負眾望,成了我們家看護果園的好幫手,特別與弟弟的感情,那簡直就是形影不離了。可是,沒想到,那么有靈性的狗兒,竟然在一次外出“執(zhí)行任務(wù)”時一去不復返。全家人找遍村前村后,仍失望而歸。而可憐的弟弟更是為它茶飯不思,還跑到鄰村四處找尋。后來的后來,終于在前往市區(qū)的一個村莊看到了賽虎的影子,彼時它被關(guān)在馬路旁一家商店門口的鐵籠子里,看到我和弟弟,它歡騰地撲打著籠子,努力掙脫鐵鏈的束縛,眼里流露出與親人久別重逢的激動與希望乍然出現(xiàn)的驚喜,讓我們深信它就是賽虎無疑。可是,我們卻因為時隔多日,又無憑無據(jù),終是不能將它帶回家,只好依依不舍地離開了。而以后的每次經(jīng)過,我們都會想起,我們家的賽虎就是被“養(yǎng)”在這戶人家的,至少,它不是被打狗的人捕去殺了,直到今天。
參加工作后,我在單位的宿舍除了養(yǎng)貓,還養(yǎng)了一只渾身雪白的哈巴狗——樂樂,在它兩個月大時我用一副碗筷酬謝了它的舊主人。樂樂從它那狹小的老家乍然到了擁有四百米跑道的校園,那種興奮單是看它到處撒歡的勁兒就可以知道的。調(diào)皮的樂樂總喜歡去有小孩子的同事家竄門,不是撲倒了小玩具,就是掀翻了小凳子。我只好買了一條鏈子將它拴在窗欞上。在我上課時它有了固定的活動范圍,又可以在小院子里活動,不至于太孤單。最有趣的是給樂樂洗澡。剛開始,它非常害怕,剛一入水,它“嘭”地立刻從澡盆里跳出來,看它那拼命的樣子,我無端想到了“落水狗”一詞,真好笑!起先,我沒有經(jīng)驗,洗好后就讓它去玩了,誰知道它一轉(zhuǎn)身就在地板上滾了起來,好不容易洗好澡一下子就又臟兮兮的。我那個氣啊!只好重新再洗。第一次用電吹風幫它吹干毛發(fā)時,它像是突然遭到襲擊一樣地抖了一下,趕緊用力地往外掙,我也趕緊使勁地往回拽,直到吹干它的毛發(fā)后才撒手。這樣經(jīng)歷了兩三次后,它就會很配合了,甚至漸漸享受起來,呵,真是可愛!臭美的小可愛!給貓狗做衛(wèi)生我一直很認真,但是,對于他們的飲食,我卻是很隨意的。經(jīng)常是將剩飯剩菜往他們的碗里一倒了事。有時候?qū)嵲谑侵挥惺o埖脑挘揖团萆弦稽c自來水,樂樂也不挑食,吃得不亦樂乎。看它那個健康勁,同事們都夸我會養(yǎng)狗呢!
有樂樂陪伴的日子單純而又充實。時間一晃就過了兩三年,后來,母親的店鋪想再養(yǎng)條狗,我就將樂樂帶回了母親家。一向不挑食的樂樂竟然非骨頭和肉不吃。媽媽大呼這狗兒欺負它,難伺候。我雖然也經(jīng)常回娘家,也喂它,伺候它,可是,它卻一天天地消瘦了下去。然后,它又一天天地胖了起來,我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原來,它要當媽媽了。我真為樂樂高興,同時也為因自己的圈養(yǎng)使它推遲了當媽媽的日子而自責。可是,就在我準備為樂樂迎接“新生”的時候,它卻因為難產(chǎn)而死!當時,我就在它身邊,眼睜睜地看著它在我面前停止了呼吸,而我卻束手無策。樂樂臨終前哀怨痛苦的眼神一直深深地折磨著我愧疚的內(nèi)心。
后來,母親又養(yǎng)過一只小黑,卻被一根雞翅膀給噎死了!最后的那只小白,與兒子玩得最歡。可是,老家被征遷了,狗兒怎么辦?有人建議殺了吃,剛好冬天到了,而母親是萬萬不肯答應(yīng)的!送親戚,人家擔心它日漸增長的食量;放養(yǎng)吧,母親又舍不得讓它成了流浪狗。百般無奈之下,有個小老板托人討要,他有個廠房,小白剛好可以幫忙看家護院。人都無處安置了,一條狗又怎樣?母親只好忍痛割愛。一年多過去了,兒子還念叨著要去看看小白。
小時讀《送元二使安西》,記住了老師的教誨,這是一首送別詩,是朗朗上口的唐詩三百首之一罷了!其中的情感,卻隔著幾百年前的煙火迷蒙。如今,年紀漸長,經(jīng)歷了生命的悲喜后才明白,人與物的緣分,有時一個轉(zhuǎn)身,就真的沒有了。人與人之間,何嘗不是這樣的啊!有酒堪喝杯中酒,不讓“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自此,我不再養(yǎng)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