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一個名字叫格桑卓瑪。”林麗琴醫生提起自己這個藏名的時候,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充滿了自豪——格桑卓瑪,意為生命力旺盛的度脫苦難眾生的仙女。2010年7月,身為漳州中醫院產科醫生的林麗琴從眾多報名者當中脫穎而出,成為漳州援藏干部隊伍中唯一的一名女性。三年的西藏時光,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織成生命密密麻麻的韻腳。援藏三年,是嚴峻的考驗,也是精神的洗禮,更是自我的修行。
遠方,風雨兼程
時光回到五年前,林麗琴從漳州出發了。既然選擇了遠方,那就準備風雨兼程。但墨脫的艱苦還是超出了林麗琴的想象,此去之路比想象中更加沉重、艱險。進入墨脫只有惟一的一條公路:扎墨公路。這是一條與死神擦肩的公路,這個地區造地運動非常活躍,一天之內可預測到的2至3級小地震就有四百多次,時不時有碎石從山頂滾落下來,發生塌方和泥石流是常有的事。林麗琴在墨脫三年,光聽說被這條公路上的碎石砸中而死亡的人就有二十多個,可以說,林麗琴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步行進入墨脫需要四五天時間,必須翻雪山、攀峭壁、穿密林,扎墨道路崎嶇難走,許多路段是在峭壁上鑿成的天險,而腳邊懸崖之下,雅魯藏布江水濤濤奔流。回憶起這條盤山路,林麗琴仍心有余悸,她調侃著,“要是失足滑下雅魯藏布江,真的可以免費飄去印度。”有一次,車隊行進中,一聲巨響,路邊山體突然塌方,兩棵粗壯的云杉瞬間傾斜倒塌,向車隊的頭車砸來,經驗豐富的司機緊急剎車,頃刻間,伴隨著驚恐的尖叫,大樹狠狠地砸在離車隊只有30厘米遠的地方,把路邊的工棚砸塌了。當時工棚里有一位姑娘,林麗琴沖下車奔向姑娘,可一切都太晚了。上天眷顧了援墨隊,林麗琴淚如雨下。2011年春節,林麗琴給自己多買了一份保險,她怕萬一有個閃失,能給孩子留下點錢。
仁心,打開生命之門
到墨脫開展工作遇到了難題。與漳州人習慣不同的是,漳州孕婦臨近預產期都會到醫院待產。而墨脫婦女祖祖輩輩都習慣于在家生產,甚至沒有接生婆,只是自己接生。如果遇到難產或者大出血,只能聽天由命——墨脫縣不通公路,孕婦不敢冒險顛簸上醫院。這樣一來,林麗琴他們就經常要下鄉,服務上門。墨脫縣內海拔相差極大,最高的七千米,最低的兩百米,早晚溫差大,一年里下雪時間長達九個月。墨脫十里不同天,出門基本都要穿棉大衣,在崎嶇的山路上顛簸,如刀般寒風的吹刮,淫淫雨水的浸泡,擋不住前行的腳步,因為職責所在,因為藏民在前方呼喚,因為墨脫婦女需要靠林麗琴的雙手打開一扇生命之門。她身上帶有技術,有了技術,才有了與死神賽跑的資格。光有技術還不行,最關鍵的是要有一顆仁心。沒有仁心,林麗琴完全可以在漳州市區溫馨的家里陪女兒講故事、在父母膝前盡孝,何必千里迢迢來到這艱苦、惡劣的環境中受苦呢?以前,林麗琴沒有頭痛癥,回漳州后,只要一下雨,她的風濕性偏頭痛就會發作,但她從來沒有后悔過自己的人生選擇。
讓林麗琴記憶猶新的是那臺宮外孕手術。當時是晚上8點多,援藏隊員正在吃飯,墨脫縣醫院鄧院長給林麗琴打電話:“有個宮外孕病人,你能過來看一下么?”
“可以。”林麗琴放下未吃完的半碗米飯,直奔醫院。
病人宮外孕大出血,重度休克,需要馬上手術,可醫院沒有麻醉醫生,也沒有血站,也就是沒有血源,萬一病人手術時血壓下降需輸血怎么辦?到市里的血庫拿血,順利的話一天可以拿到,變天時三天都可能拿不到血,手術風險極大。林麗琴躊躇了。手術,意味著病人隨時可能發生意外;連夜轉院,病人受不了二十幾個小時的顛簸。孕婦家屬異常焦慮,但他們對援藏醫生特別信任:“林醫生,你放心做手術,失敗了我們絕不怪你。”孕婦家屬此時沒有別的選擇,因為不手術孕婦必死無疑,而進行手術還有一半的希望。家屬信任的目光讓林麗琴吃了顆定心丸,但林麗琴還是有些憂慮,因為,萬一手術失敗了,即使家屬嘴里不說什么,心里必定失望,這將嚴重影響到援藏隊的聲譽,給援藏醫療隊抹黑。眼看孕婦已經將近休克,沒有時間再考慮了,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林麗琴電話里簡單跟領導做個匯報,沉著地站上了手術臺。一臺普通的宮外孕手術,在墨脫變得異常艱難。夜晚的墨脫電壓不足,手術室燈光微弱,林麗琴叫醫務人員舉著四個手電筒照明;人手不足,選取器材、消毒、局部麻醉,全部自己動手;沒有設備,觀察不了病人各項生命指標,全靠經驗。最終,病人平安地下了手術臺。凌晨兩點,處理完后續工作,病人情況穩定了,林麗琴才離開醫院。這次手術讓林麗琴意識到建血站的需要。血液,這是生命的巖漿,多一秒都等不及,更別提三天后才能從市血站拿到血!機緣巧合,恰逢恩澤基金會副會長王山鷹到墨脫,座談會上林麗琴談到醫院急需建一個血站,王山鷹也是漳州人,聽聞此言二話不說大力予以支持。林麗琴興沖沖向自治區衛生廳提出申請,按《衛生管理條例》規定,一個市只能有一個血站,考慮到墨脫的特殊性,衛生廳特批墨脫人民醫院建立一個臨時應急血站,血站里的血只作急救之用。林麗琴這一善舉功德無量!
墨脫背崩鄉離縣醫院有3個小時車程,當地一位雙胞胎孕婦難產,需要林麗琴馬上過去。可屋漏偏逢連夜雨,路遇塌方,為了搶時間,她和同事冒險徒步穿過塌方區,坐施工車趕往病人家。眼前的一切讓林麗琴嚇了一大跳:產婦躺在雜亂的床上哭喊著,雙手使勁拽著屋頂上垂下來的一塊布條,床上堆滿血淋淋的衣物!林麗琴馬上進行產道助產,不久,孩子出來了,卻出現了窒息情況。因沒有氧氣,沒有呼吸興奮藥,林麗琴只能靠吸痰、拍背等原始復蘇方法進行所謂的搶救,5分鐘后,嬰兒終于發出響亮的哭聲。又一個緊急情況出現了:胎盤下不來。情況緊急,她決定徒手剝離胎盤。在沒有任何防護和隔離措施的情況下,徒手剝離胎盤,產婦和醫生都將面臨感染的危險,可林麗琴別無選擇。手術結束之后,林麗琴全身濕透了,汗水、血水、羊水混合在一起。林麗琴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因為作為一名婦產科大夫,她深知,今天這名產婦所經歷的一切:妊高癥產婦、產程延長、胎盤早剝、雙胎妊娠、新生兒窒息等等,任何一項在內地,都是要進重癥監護室,下病危通知書的。墨脫三年,無論什么時間,什么地方,什么天氣,林麗琴從來都是有診必接。她診治門診患者1200余例,主刀手術26臺。成功搶救婦產科危重病患42例,開展門診小手術106例,下鄉送藥義診18次,與農牧民同吃同住,診治邊遠村患者2000余人次。藏民獻給林麗琴哈達和黃酒,望著藏民被高原太陽曬得又紅又黑的臉龐,林麗琴感到了身上沉甸甸的責任!
墨脫,不可磨滅的名字
援藏隊的一個共識是,支援墨脫,不僅要輸血,更要幫助本地人民自己造血。所以,林麗琴工作之余,著眼于提高墨脫產科醫生的技術,漳州一年一次都會派出四個醫生到墨脫開講座,進行傳、幫、帶。而援藏隊也積極幫助墨脫產科醫生到漳州、到四川綿陽學習技術,費用由援藏隊支付。林麗琴還根據墨脫實際情況,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積極牽線搭橋,改善當地醫療服務條件,向援藏隊爭取資金105萬元用于購買辦公設備、辦公電腦、購買彩超、修建醫用垃圾焚燒系統。
2011年休假,林麗琴因病進行微創手術,術后感染出血,醫生建議休養3個月。墨脫的同事給她打電話:“林主任,要是你在,能手術,病人就不用奔波轉院了。”這句話猶如令箭,林麗琴呆不住了,只休息了一個月就趕回墨脫。2012年,林麗琴到墨脫鎮仁欽崩村義診,途經滿是螞蟥的原始森林,渾身上下被螞蟥叮得鮮血淋淋。可怕歸怕,她還是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踏遍了墨脫的每個村莊。自古忠孝不能兩全,老父親生病要手術,林麗琴回不來。哥哥打電話說,父親手術前要召集家人交代后事,電話這頭,林麗琴沉默了,眼淚吧嗒吧嗒往下掉。手術時,怕父親有什么情況,她握著手機,一天不敢撒手。林麗琴還對不起一個人:女兒笑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她缺席了三年。幼兒園老師叫林麗琴務必親自送女兒笑笑上一次幼兒園,她休假時送女兒去,聽見女兒跟同學說:“看見了吧,我也是有媽媽的。”每次林麗琴休假期滿要回到墨脫的時候,林麗琴對女兒都選擇了不告而別的逃跑方式。她害怕女兒抱著她的大腿不讓她走,她害怕女兒的眼淚。女兒那一聲揪心的呼喚擊中了慈母心中那一抹最脆弱的溫柔,以及身為人子無法盡孝的遺憾。她是福建省第六批援藏干部中唯一的女性,卻有著男子的堅韌,2014年8月25日,對口支援西藏工作20周年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林麗琴作為福建援藏隊代表,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的點名表揚。
現在,三年援藏時間結束了,回想起墨脫,墨脫的天是那么藍,墨脫的雪那么圣潔。墨脫天氣晴朗時,陽光明媚,天空蔚藍如拭,空氣清新甜美。遠處頭戴銀冠的雪峰時隱時現,分不清哪里是云朵哪里是雪山,高低錯落、粗細參差的松柏在冰雪層疊中傲然矗立。墨脫家庭多是自給自足的家庭經濟,林麗琴在墨脫三年,市面上有錢也買不到水果,嚴重缺乏維生素。豬肉也買不到。全縣三千多人口,一天只殺一頭豬,還是從外面運進來的,早上五點多就賣光了。雞蛋一顆六元五角,不是土雞蛋,也不能保證新鮮,有時打開來蛋黃全是散的,甚至臭不可聞。援藏的隊友經常把雞蛋讓給林麗琴,這讓她很是感動。后來,援藏隊幫墨脫人民引進種植了漳州最優質的水果柚子和枇杷,相信不久的將來墨脫人民就會吃上新鮮的水果。墨脫,已成為林麗琴生命中不可磨滅的名字!多少回夢里再見墨脫藏民純真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