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漳州臺商投資區地處九龍江出海口,與廈門市接壤,區域總面積163平方公里,轄角美鎮及所屬45個村(居、場),是漳州次中心城區、廈門港南岸新城核心區和廈門市環島“半小時經濟圈”重要組成部分。
1991年6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了第一個中外合資成片土地開發試驗區——角美開發區;2003年底,原角美的一個建制鎮和兩個省級開發區實施整合,成立了角美工業綜合開發區;2012年1月21日獲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臺商投資區,實行現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政策,就此翻開了這個區域一個令人期待的發展新篇章。
一個地方能讓人惦記,一定有它引以為傲的景或物或人。漳州臺商投資區就是一個讓人不能忘懷的地方。“閩臺保生大帝祖廟白礁慈濟宮”祀奉北宋慈惠濟世的神醫吳夲,整座宮殿建筑集宋代建筑藝術之大成,有“閩南故宮”的美稱,是聯接海峽兩岸重要的紐帶之一;“宋代江東橋”是世界最大的石梁橋,以其橋梁跨度大、橋板長、重量重在中國古代橋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代歷史名莊“林氏義莊”為當時閩省著名的慈善機構之一,贍賑歷經百年不變;中國最早、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民間郵局“天一總局”就在臺商區的流傳村,那座中西合璧的建筑既是僑鄉歷史的見證,也是考證我國郵政金融和華僑發展史的實物。除了這四個國家級文化保護單位,還有1500年歷史的古剎文圃龍池巖寺和宋代理學家朱熹講學遺址等名勝古跡。
在和熙的春風中,在月色的清輝里,這些建筑和往事讓臺商區的景色更絢麗,讓臺商區的歷史更厚重。歷史留在歲月深處,臺商區走在時代的晨光中。短短幾年間,它就從一座九龍江口的城鎮,走向了開發開放的舞臺和廈漳同城化的前沿,目光所及,風生水起,已步入快速提升、快步跨越的發展新階段。
本期“跨越·提升”臺商區專刊圖文并茂,以作家的視角筆觸、用攝影家的精彩圖片深入挖掘漳州臺商投資區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解讀臺商區的企業文化,展示漳州臺商投資區“經濟發達、社會和諧、生態優美”的新面貌。
漳州臺商投資區管理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