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了一年的年底,在霧霾和寒風交織的冬日,忽然生出些許感慨,不為時間的流逝,只為漫長人生中一抹絢爛的光陰彩虹。
2014年,浮浮沉沉的人和事都在各自的軌道中行進,貌似沒有交集,其實聯系緊密。
你能否想象蒙牛和滴滴打車為什么能結合在一起?你能否理解小米和美的聯手的商業秘密?你能否知道IBM和蘋果合作的背后努力?你是否真的能看清楚自己所在世界的霓虹琉璃?
我不是文藝青年,不會沉迷于精神世界不能自拔,有的不過是對自己生活和工作的思考和期許。
那些看似遙遠的記憶其實不過剛剛發生幾個月而已,互聯網拉伸了時間的維度,信息的大量充斥讓人們應接不暇,為了多瀏覽我們只能減少思考,而作為一個職業看客,當回想那些事件時竟然感覺支離破碎,拼湊不齊。是我想要的太多,還是接納的太少?
時間溜走的無聲無息,在感嘆年華逝去的時候,回顧那些讓人驚艷或是深刻的事仿佛才能定格那一刻的美。
2014年2月,國內P2P網貸平臺積木盒子獲銀泰資本千萬美元A輪融資,這是2014年以來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第一筆風險投資。而P2P網貸成交量數字的變化更是預示了后期發展的強勁勢頭。然而伴隨著這些繁榮而來的是“一年笑,兩年哭,三年要上吊”這句流行于P2P網貸行業的黑色幽默語。在中國P2P網貸市場,將面臨“風停了,豬還是豬,能飛起來的只有鷹”的現實,P2P正在朝著三年之癢的壞賬高峰期走來。
2014年,中國企業再度迎來赴美上市熱潮,4月新浪微博公司(新浪微博)在美納斯達克上市;5月京東在美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6月智聯招聘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8月中國手游發行平臺樂逗游戲的母公司深圳創樓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在美納斯達克證交所上市;9月阿里巴巴董事長馬云在美紐約證券交易所內迎接阿里巴巴上市;11月一嗨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登錄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12月陌陌科技公司在美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上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2014年,3D打印走進人們的視野。3D打印設備從單一到集成,從龐然大物到小巧靈便,從不可移動到隨身攜帶。除了設備的改變,3D打印覆蓋面的廣泛更令人驚奇,從裝飾用品到生活用品,從民用到軍用,仿佛沒有什么是3D打印做不出來的。3D打印的興起,依托科技,改變從個人到社會深淺不一。
3D打印改變了人們獲知方式的同時,瞬間擴張和收縮了很多行業、產業的市場。
對個人而言,3D打印帶來的可能是新奇和就業機會。謝爾蓋·克雷新科,俄羅斯三維設計師,自1996年踏入三維設計行業,從事游戲和商業項目的三維設計。由于他是一個科幻迷,又受到日本手板、模型的吸引,開始設計科幻電影中的角色。2013年他購買了一臺Ultimaker 2 3D打印機,把自己設計的三維科幻角色打印出來。現在,3D打印已經成為其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謝爾蓋正在以每個50到100美元的價錢,售賣自己精心制作的模型。
9月,最新成立的3D團隊——E-nabling The Future表示要專注為孩子打造好看又實用的玩具。
對國家而言,3D打印帶來的可能是潛伏的危險。由于3D打印技術的特殊性,雖然它本身并不會造成國家威脅,但是它打破了技術的壟斷權威,降低了技術信息獲取難度:一個普通人從互聯網上下載一個槍支的組件藍圖,就可以在自己家中啟動3D打印機,打印出組件然后自己安裝。而打印的槍支所發射的子彈,和真槍同樣致命。這確實是一個危險的用途!也許某些領域的科技知識,被壟斷并不是一件壞事。
對行業而言,3D打印帶來的可能是市場的收縮。就房地產商而言,3D打印所需的材料如果足夠堅固,人們就可以自己組裝房子。在德國,政府只會規定私人住宅的房屋標準只要達到政府要求(高度、強度、朝向等)就可建造,而不會干涉甚至剝奪人們建立自己房子的權利。就是說,在國外如果你有一臺3D打印機,符合規定的房子圖紙,輕質而堅固的原材料,就可以打印、組裝自己的房子。
不管好壞,3D打印出現并被人們接受了。
網絡安全是永恒的話題,經過兩年的輿論鋪墊,2014年網絡安全、信息安全被推到了國家視野的最前沿,然而這又是跌宕起伏的一年,國家的重視和頻發的網絡安全事件將這一年涂抹的“色彩斑斕”。年初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第一次中央網信小組會議,全國從上至下統一認識,推動網絡安全的快速發展。
4月,隨著Windows XP系統停止漏洞服務補丁,國內各大安全廠商紛紛推出維護用戶XP系統安全的臨時計劃和產品,騰訊提出“扎籬笆計劃”、百度則建立“XP救援聯盟”、360推出XP盾甲、北信源推出金甲防線等等,一時國內安全市場熱鬧非凡。
5月,政府采購網公布《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重要通知》,要求入圍中央機關采購范圍內的所有計算機類產品均不允許安裝Windows 8操作系統。此事激發多重效應。從公安部科技信息局的“禁賽”,到蘋果產品的移除,一時各大入華科技企業人人自危。
9月,銀監會發布《應用安全可控信息技術指導意見》鼓勵國產軟硬件產品進入金融行業市場。
11月,網絡安全宣傳周的召開讓全國掀起一股網絡安全熱。
似是為國家網絡安全宣傳提供依據,國內外安全問題頻頻爆出:先是微軟Windows XP系統停止漏洞服務補丁。再有被許多企業和服務用來加密數據的安全協議OpenSSL,曝出本年度最嚴重的安全漏洞“heartbleed”(“心臟出血”)。堪比“心臟出血”的Shellshock來襲以及攜程、12306網站泄密事件。手機木馬病毒“XX神器”大爆發,小米手機采集用戶信息在臺灣被曝安全風險問題等等。或許這就是所謂的“你方唱罷我登場,安全問題難抵擋”吧!
2014年,健康產品在科技的引導下被推上了市場。可穿戴產品——智能手環一時間家喻戶曉。在國外,無論是早期的Fitbit One、Jawbone Up還是近期的Garmin Vivofit,或是即將推出的Gear Fit都在發力智能手環。而在國內,華為等終端廠商也越來越多的加入到智能穿戴這條產業鏈中。
智能可穿戴產品,尤其智能手環的出現為大眾提供健康科技產品的同時也在引導一種健康認識的風向,為智能設備的發展拓展道路。
可是,就當大家都認為智能手環將是下一個火起來的智能設備時,新的問題又出現了。智能手環普遍功能單一,而所收集的健康數據又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誤差。一時間讓幾乎所有的智能手環設備都處在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怎樣破局,我不知道,還是交給科技來解決更為可靠。
然而可穿戴并不是只有智能手環這一單一的形式,7月微軟正式開發Alice為盲人導航。9月,騰訊7000萬美元投資丁香園進軍醫療健康領域。而國外神經系統科學家開發的“Vest”則讓聽力受損者感知外界。
或許,這一行業的許多從業者還不明白,智能可穿戴最重要的是智能,是對健康和社會有益的“智能技術”而非僅僅是“可穿戴”。
2014年,在電腦軟件和制造業均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市場闖出了一匹黑馬,海爾游戲本“雷神”以20分鐘3000臺的饑餓營銷策略一夜成名。雷神誕生于30萬條評論與6個QQ群之中,問世半年便拿下了京東商城游戲本銷量亞軍,誕生于海爾內部卻獨立于海爾運營,種種顛覆表現沖擊著人們的傳統觀念。
2014年,新的技術層出不窮。9月人際腦電波通訊獲得成功,相距8000公里的兩個國家,不同人種的兩個人將兩個單詞通過大腦收發。你能想象未來那種景象嗎:遠在大洋彼岸的朋友不用電話,不用郵件,不用任何的外在物品,想什么就用腦電波告訴他。世界上再沒有語言發出的聲音,于我來說這種感覺很神奇但很壓抑。同樣在9月,谷歌宣布啟動量子計算機研發計劃,以便在未來能運用更多的人工智能來提高服務速度,量子和計算機毫無關聯的兩種事物又被技術神奇的結合在一起。
除了技術、終端和行業標準的推陳出新,行業對決和合作也在不斷上演。
歷時四年的3Q大戰在2月份的終審拉下帷幕,敗訴的360表示“3Q大戰帶來的益處之一是使相關企業變得更加開放,獲益的是廣大網民和消費者”。通過反壟斷訴訟的四年,中國創業者被巨頭以“抄襲”和“捆綁”扼殺的現象正逐步減少,互聯網反壟斷的積極影響已經開始顯現。
有競爭就有合作,IBM和蘋果聯合打造的“移動為先”企業解決方案已經上線,該合作被分析師稱為2014最大科技新聞。騰訊收購京東15%股份,京東獲騰訊部分電商資產(qq網購和c2c平臺拍拍網),互惠互利的競爭越來越多。
可我們的世界不只是有科術、商業,還有生活,還有愛。
埃博拉病毒肆虐全球,感染者接連倒下,有效藥物卻遲遲難過臨床實驗。在科技發達至斯的今天,病毒卻以成百上千倍的速度發展。科技或許滯后于病毒的發展,但它也在著力趕上。微軟利用云計算及其研究應用,幫助對抗埃博拉病。利用大數據和云技術,科學家解開艾滋病自愈之謎。谷歌、華大等聯手構建臨床基因數據共享平臺為依賴大數據分析來尋找解決辦法的遺傳學領域提供支持。
還有什么比絕望之地看到希望,死亡之中挽救生命更能振奮人心的呢。
同樣,慈善也是互聯網熱衷的話題,8月冰桶挑戰點名互聯網大佬,從雷軍到王思聰,百萬捐款讓罕見病得到關注,互聯網將全世界人的心連在一起。
或許在你看來2014年和2013年沒有什么區別,一樣的生老病死,一樣的春夏秋冬,一樣的商場競爭,一樣的政治博弈,不同的只是換了人而已。但對于我來說每年、每天、每分、每秒都不同,因為這種不同我才能感知生活的艱辛,親情的濃厚,成功的不易和變化的精彩。
我不代表人民,不代表群眾,我只代表我自己。在這紛繁復雜的2014年底,看著是是非非世事變化,記住那些該記住的人,忘記那些該忘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