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需不斷增強用戶的信心,成功案例無疑是最好的手段。
日前,一場由紅帽公司舉辦的OpenStack企業就緒論壇活動再次引發了業界對OpenStack到底是否成熟的熱議。
在當今云計算市場,OpenStack無疑是最熱門的關鍵詞之一。作為一種開源的云框架,誕生不過5年,已經贏得了包括IBM、惠普、紅帽、英特爾、微軟等眾多IT廠商的支持,成為云計算平臺的一個事實上的標準,其受追捧的程度在IT行業并不多見,其中甚至包括思杰(Citrix)——其主導的另一個開源云框架CloudStack與OpenStack存在競爭關系。不過在用戶方面,特別是傳統企業對OpenStack一直心存疑慮,有些完成了部署仍然有些擔心。
這一點在OpenStack企業就緒論壇上也得到了業界專家的普遍認同。紅帽OpenStack技術總監Mark McLoughlin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OpenStack落地最大的難點不是在技術,而是在用戶的心態和想法,也就是信心。紅帽大中華區總裁張先民博士具體地分析了中國傳統企業的擔心,包括產品是不是很穩定;是否有廠商能提供全面的支持;OpenStack在中國是不是可以馬上應用,因為在很多IT應用上中國滯后美國2~4年。
實際上,專家們認為這些擔心都不必有。根據OpenStack User Group在2014年的一項公開調查結果,現有框架中Nova、Keystone、Glance、Horizon和Cinder都已經比較成熟,而Neutron、Ceilometer、Heat存在問題相對較多,好在對于不穩定模塊市場都有相應的替代方案。而就技術支持而言,目前OpenStack生態系統已經構成,除了有像紅帽這樣的開源廠商之外,還有一批提供Openstack專業服務的公司(如EasyStack)可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目前OpenStack每半年會有一個新版本推出,選擇一個技術實力比較強的廠商來提供支持對OpenStack云的成功部署至關重要。另外,業界普遍認為在中國市場OpenStack的應用與世界是同步的,甚至OpenStack給了中國企業一個與世界同步的機會,讓中國企業也可以建立一個像亞馬遜和谷歌那樣的IT后臺。
當然,用戶信心的建立需要一個過程,而最好的手段就是OpenStack的各種成功案例。好在這并不是一個問題,隨著OpenStack技術趨于成熟,在OpenStack生態系統的共同作用下,涌現了一批頗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
去年8月份,沃爾瑪將其全部電子商務業務遷移到了OpenStack,其中包括10萬條核心數據和幾個PB的存儲數據,到去年年底,Walmart.com整個美國的流量都由該平臺支撐。沃爾瑪的下一步計劃是在這個平臺構建SDN和存儲系統。還有汽車巨頭寶馬、視頻領域的巨頭時代華納都將自己的應用部署到了私有的OpenStack平臺上。OpenStack在中國也不乏成功案例,一批著名的互聯網公司采用了OpenStack,其中包括百度、攜程、愛奇藝、360、京東、阿里巴巴、高德等,而在傳統企業方面,有著名的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就采用了OpenStack來部署其HPC云環境,涉及1.6萬個節點。
顯然,任何一項新技術的落地都不會是一番風順,正式進入市場不過5年的OpenStack也不會例外。不過,趕上了云計算這個風口,同時擁有IT業界最廣泛支持,這些將成為OpenStack最大的底氣,它們幫助OpenStack進一步奠定其云計算事實上的標準的江湖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