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唱戲的腔,廚子的湯。”湯在烹調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湯也是人們所吃的各種食物中營養豐富、最易消化的食物。
曾經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條消息:據歷史學家考證,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本食譜是公元270年前在中國發現的。這本食譜上記載一道湯,一直沿用至今,食譜中把它稱之為“銀海掛金月”,實際上就是我們現在的“鴿蛋湯”。這次我要講的話題聽上去,我自己都垂涎三尺——滋補藥膳湯。
關于喝湯的好處,許多民族都有自己的經驗。在日本,婦女產后喝“海帶湯”;越南人看重“燕窩湯”;在朝鮮,喝“蛇湯”被認為能延年益壽;蘇格蘭人治療感冒喝“洋蔥麻雀湯”;美國許多家庭相信“雞湯”能健身防病。
我國民間更是流傳著各種各樣的“食療湯”,鯽魚湯可以催乳,墨魚湯可以補血,鴿肉湯有利于愈合傷口,蘿卜湯消食通氣,綠豆湯清涼解暑。我夫人亞華就是一位煲藥膳湯的高手,特別是滋補牛肉蘿卜湯。
滋補牛肉蘿卜湯的食材特別重要,一定要選黃牛肉。黃牛肉屬于溫熱性質的肉食,擅長補氣,是氣虛之人進行食養食療的首選肉食,就好像氣虛的人進行藥療常常首選黃芪那樣,所以《韓式醫通》說:“黃牛肉補氣,與綿黃芪同功。”就補養臟腑來說,黃牛肉重在補養脾胃,從而滋養其他臟腑。《醫林纂要》強調:“牛肉味甘,專補脾土。脾胃者,后天氣血之本,補此則無不補矣。”還有一點很重要,也是許多愛美女士關心的一個問題,黃牛肉營養價值很高,特點是高蛋白、低脂肪,有利于防止肥胖,所以在西方也很受歡迎。炸牛排、番茄牛肉湯是西餐中的常備佳肴,俄羅斯土豆燒牛肉、美國加州的牛肉面都是很受歡迎的食品。
有名的滋補藥膳湯還有“當歸生姜羊肉湯”,名氣大,效果好,是漢代醫生張仲景創制的一副名方,收載于醫學經典《金匱要略》。該湯可以溫中補血、調經止痛,最適合于血虛有寒的病癥。冬季怕冷的貧血病人、體虛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喝這個湯效果也不錯。
另外,“蟲草燉鴨”的滋養肺腎的功效也是歷來為人所津津樂道,號稱能治“諸虛百損”,更有人強調蟲草“功與人參同”。當然,這些也都是藥膳湯品中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