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年輕人依靠打工為自己賺取生活費乃至學費似乎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許多日本的家庭主婦,或為補貼家用,或為充實生活,也會在孩子長到一定年紀后重拾“社會人”的身份,去找一份兼職工作。日本最有人氣的兼職崗位包括便利店收銀員、超市促銷員、餐館服務(wù)生和圖書管理員等。在日本人看來,崗位沒有明顯的高低貴賤之分。在經(jīng)濟不景氣的年代,誰也不會看不起那些因暫時得不到進入大公司工作的機會而一邊打工、一邊進修的年輕人。
在日本留學期間,我身邊的同學幾乎每人都有一份兼職工作。“我打工去啦!”簡直成了課后大家各自散去前的標準臺詞。身處這個“全民打工”的社會,生性好奇的我當然不會放過親身體驗打工滋味的機會。
在海鮮料理店做服務(wù)生
剛到日本一個多月,我就順利地拿到了留學生打工許可證,接著便滿懷熱情地開始了“找工之路”。但我很快就發(fā)現(xiàn),對于一個外國人來說,在日本,特別是在一個不太繁華的日本小城,尋找打工機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許多雇主一聽電話里傳來的是外國口音,便會以“我們已經(jīng)找到人了”或者“我們暫時不確定”等理由禮貌地回絕。
日本店鋪的招聘啟事通常都貼在櫥窗上,上面寫有應(yīng)聘條件、報酬、工作時間等,一目了然。當然,除此之外,大學生們也可以通過學校的兼職招聘專欄或網(wǎng)絡(luò)招聘平臺等來找工作。“找工”的那段日子里,每當我走在街上,都會條件反射地去關(guān)注各家店鋪門口的招聘啟事,不厭其煩地給雇主打電話,表明自己希望找到一份工作的誠意。終于有一天,一家海鮮料理店(又稱“海鮮屋”)的老板表示,愿意給我一次面試的機會。
海鮮料理店的藤原店長是一位典型的日本大叔:泡面頭,圓胖身材,說話略帶一點關(guān)西腔,還有點關(guān)西式的不拘小節(jié)。大概因為店里緊缺人手,面試比我想象中要簡單許多,店長只是簡單詢問了一些基本情況,就通知我第二天可以去上班了。辛苦的“找工之路”終于有了結(jié)果,我忽然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同時又對工作充滿了好奇和期待。

第一天上班,我把海鮮屋好好地打量了一番。海鮮屋雖小,卻五臟俱全,擁有一家典型日料店應(yīng)有的一切:一間間獨立的小包廂用日式推門隔開,里面設(shè)以榻榻米和矮長木桌,酒柜里是各式各樣的日本酒,墻上掛著日式風格的畫和壁掛,走廊的拐角處則點綴著日本娃娃和日式插花。
藤原店長給了我兩套和服和一雙木屐—這就是我每天要穿的工作服了。身穿和服,腳踏木屐,手里端著各種杯碗盤碟,同時還要快速上下包廂臺階、穿梭于榻榻米之間—這可比學校里的和服體驗課有趣多了,但也辛苦多了。幫客人點菜和送菜是我主要的工作內(nèi)容,而我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客人那難懂的口音。其實,與日本其他地區(qū)相比,我所在的島根縣并不算是一個口音很重的地方。但由于那里有自己的歷史和獨特的方言,再加上海鮮屋的客人以中老年人為主,口音更重一些,所以我總是要非常不好意思地請客人一遍遍地重復,實在聽不懂時,就只得向經(jīng)驗更豐富的麻衣小姐求助。麻衣小姐是店里的老店員,她與店長及許多客人的關(guān)系都很好。
快到新年的時候,店里的生意迎來了高峰期。像海鮮屋這樣的日料店是許多公司舉辦“忘年會”(即年會)、組織員工享用傳統(tǒng)日式料理的不二之選。傳統(tǒng)日式料理的特點是繁復、精美,但每種食物的量卻不大。比如,細長、考究的方形木條上只鋪著幾片薄薄的上等生魚片,周圍則以碩大的魚頭、魚尾和雕刻成海藻或花朵狀的蘿卜做裝飾。此外,生魚片上還放有一層厚厚的冰塊用于保鮮。再比如,經(jīng)典的日式濃湯通常被盛在一套包含爐子在內(nèi)的精美餐具里,而精心調(diào)配的濃湯里卻只有寥寥幾塊豆腐、魚肉或海帶等食材。盡管如此,繁復的餐具和次序嚴格的用餐規(guī)矩卻都成了使食物增味的無形的調(diào)味劑。對于辛苦工作了一年的公司職員們來說,此種視覺和味覺上的雙重享受自然是很好的犒賞。然而,如此華麗的日式“盛宴”也著實讓我有了一種每天都在參加“鐵人三項”的感覺。在這一點上,我十分佩服麻衣小姐。看似瘦弱的她常能一手抓起五六扎啤酒,輕松穿梭于店內(nèi),身輕如燕。用她的話說,在海鮮屋干活,每天都是在鍛煉肌肉吶!
每場“忘年會”結(jié)束,我們都會面臨另一項大工程:在客人離去之后收拾殘留的碗碟,打掃包廂。不過,面對著這一片狼藉,我心里沒有絲毫的不耐煩。其實,收拾碗碟是我最愛的工作環(huán)節(jié)。因為在這一刻,我可以擺脫在客人面前的拘束和矜持,完全放松下來,一邊干活,一邊說笑。即便累成一攤泥,身邊還有伙伴可以吐槽:“瞧,我們?nèi)砩舷驴烧媸巧l(fā)著一種農(nóng)民工的氣質(zhì)啊!”
在海鮮屋幫忙的日子既有趣又富有挑戰(zhàn)性:菜單上有那么多難懂的單詞,起初我還真是記不清楚;那么多那么重的盤子,我竟然也能和伙伴們一起將其抬上桌子;偶爾深夜下班,大家會一起結(jié)伴,大步流星地走在無人的馬路中間;發(fā)工資那天,我會心滿意足地買上一件禮物(如手提電腦或相機)犒勞自己……如今回想起來,在海鮮屋打工的日子著實令人難忘。

在連鎖超市打短工
另一段印象深刻的打工經(jīng)歷是我在日本永旺(AEON)超市的壽司柜臺打短工。在永旺工作與在海鮮屋有很大的不同。因為永旺是一家大型連鎖超市,比起個體經(jīng)營的海鮮屋小店,永旺的規(guī)定都更加明確,執(zhí)行起來也更為嚴格。
面試時我就感受到了與海鮮屋不同的氛圍。即便只是一個臨時工崗位,可公司的制度介紹和安全培訓一樣不少。除去與工作內(nèi)容相關(guān)的事項之外,面試官還向應(yīng)聘者介紹了公司理念、每日工作細節(jié)等。我也由此得以近距離地了解在日本這個服務(wù)態(tài)度堪稱世界第一的國家,從事服務(wù)業(yè)的人們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比如,每天上班之前,永旺的職員都要對著鏡子從頭到腳整理儀表,然后大聲朗讀《服務(wù)人員態(tài)度手冊》,時刻牢記在不同場合、不同情況下如何采取最禮貌、最親切的態(tài)度和行動來對待顧客。
入職第一天,換上潔白的工作服和靴子,戴上口罩、頭套、手套,全副武裝到只露出一雙眼睛,再經(jīng)過各種消毒之后,我終于被放進了壽司制作間。首先,負責人三好前輩帶我參觀了制作壽司的流水線。永旺超市壽司柜臺的飯團皆由機器捏好,所以大小和松緊都控制得很統(tǒng)一。而我要做的就是將各種材料擺在飯團上,做成各色壽司。在這里,我記住了各種壽司的日文“學名”:三文魚壽司、甜蝦壽司、稻禾壽司、海膽軍艦壽司、散壽司、手卷壽司等等。
回國之后,當我偶然提起自己曾經(jīng)做過壽司時,朋友都會投來驚訝的目光,同時稱贊說:“哇,好厲害!”但這時,我常常會跟他們解釋,其實我所在超市的壽司生產(chǎn)線是流水線,而我不過是流水線上的一環(huán),并沒有高超的做壽司的技巧。在日本,最好的壽司是手工制作的,料理師的手法會直接影響壽司的外觀和口感。不過,人們對超市里的盒裝壽司自然是沒有那么多要求的。
帶我做壽司的中原前輩是一個非常好玩的人。當他得知我是從中國來的留學生后,就一個勁地問我很多關(guān)于中國的搞笑的問題:故宮是不是比永旺超市大得多?長江上的水壩什么時候建好?中國是不是到處都是熊貓?在超市打工的那段日子里,中原前輩總能帶給我很多快樂。
除了在流水線上工作,遇上超市促銷時,我也會被叫到柜臺幫忙。我會端著寫有“試吃用”這三個字的小碟,對著往來的顧客喊:“好吃的新品壽司,歡迎大家品嘗!”由于緊張,再加上敬語的使用不夠熟練,有時哪怕只是說幾句很簡單的日語,我也會說到一半打結(jié)。但此時,總會有很多顧客和善地安慰我說:“你是留學生嗎?在這里打工,真是了不起呀!”然后他們會很積極地過來品嘗,并露出一副心滿意足的表情,最后很捧場地拿上一盒放在購物籃中。對此,我心里真是充滿了感激。
在壽司柜臺工作的短短一個月里,還有過一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小插曲。那年年末,島根縣遭遇了百年未遇的暴雪。暴雪過后最初的幾天,積雪沒過了膝蓋,街道全都看不見了,只剩幾個紅綠燈露在外面,提醒人們哪里是十字路口。這樣的道路根本沒法行車,步行外出也只能靠人們踩出狹長的小道。然而,讓我吃驚的是,在大雪封路的那幾天里,壽司柜臺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沒有請假,也沒有人遲到。好像這場暴雪根本就不能成為請假或遲到的理由一樣。按步行時間計算,我的住處距離打工的超市需要大約30分鐘的時間。暴雪之后,通勤的時間則變成了一個半小時。看著門外厚厚的積雪,我腦海中的確閃過請假的念頭。但當我看到大家的表現(xiàn)后,我頓時為自己有過那樣的念頭而感到慚愧。于是我下定決心,也跟大家一樣,每天按時上下班。即便路途遙遠,即便每每經(jīng)過一座大橋時,風雪大得幾乎要把我吹下橋去,我都堅持了下來。
這份短工結(jié)束之后,我非常懷念在永旺超市工作的時光。作為一名壽司愛好者,在回國之前,我經(jīng)常光顧那里買壽司。三好前輩、中原前輩等許多同事依舊在那里默默地奉獻著。盡管他們都穿著同樣的工作服,只露出兩只眼睛,我卻總能遠遠地通過背影辨出他們分別是誰。
有一位日本朋友曾對我說,日本是由一小部分絕頂聰明的人和絕大部分普通人組成的社會。這一小部分絕頂聰明的人在推動日本發(fā)展,而絕大部分的普通人則在各個普通的崗位上各司其職,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為社會做著微小卻重要的貢獻。我想,打工或許正是他們實現(xiàn)“微小卻重要的貢獻”的方式之一。而對于我這樣一位外國留學生,能通過打工去體驗一把日本式的經(jīng)濟獨立,為自己留下特別的回憶,也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
新一期“攢印花,贏獎品”活動已經(jīng)開始!集齊6枚印花(無重復期數(shù))寄回本刊編輯部,即可參加一次抽獎,贏取新東方精品圖書。這次抽獎將于2015年12月20日進行,屆時將抽出5位幸運讀者,獎品為新東方大愚精品圖書《讓生命綻放美麗—改變世界的50位名人》(上、下兩冊)。為保證有幸被抽中的讀者們順利收到獎品,請寄來印花的讀者隨信寫上姓名、詳細地址和聯(lián)系電話。
NOE的粉絲們,快來參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