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難得的機會,我們有幸與中國著名導演張黎及他的金牌御用攝影師黃偉進行面對面的訪談,聽他們講述創作精品的故事,以及使用索尼最先進的設備PMW-F55拍攝電視劇《四十九日·祭》的體會。
張黎,中國著名導演攝影師。在《橫空出世》、《一聲嘆息》、《大腕》、《離開雷鋒的日子》、《紅櫻桃》、《紅色戀人》、《天下無賊》、《夜宴》、《赤壁》中擔任攝影師。在《走向共和》、《軍人機密》、《大明王朝1566》、《中國往事》、《人間正道是滄桑》、《辛亥革命》、《四十九日·祭》擔任總導演。
2000年憑借電影《橫空出世》榮獲第2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2005年憑借《軍人機密》榮獲第五屆中國大眾電視雙十佳“十佳導演”;2006年憑借電影《夜宴>獲得第51屆亞太影展最佳攝影獎;2010年憑借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榮獲第16屆上海電視節最佳導演獎。
擅長拍革命題材的歷史劇
得知張黎導演正在河北香河拍新戲,春節前夕,我們驅車前往香河,來到國華影視基地攝影棚探班,只見張黎正在指導劇中演員拍攝一組鏡頭,早就聽說張黎創作一貫嚴謹,今天親眼見識,他工作的時候非常投入。中午短暫的間歇,我們占用張黎吃午飯的時間,采訪了他。
張黎擅長革命題材的歷史劇。前不久張黎導演的《四十九日·祭》在湖南衛視熱播,這是張黎繼《走向共和》、《中國往事》、《人間正道是滄桑》后的又一佳品。觀眾不難發現,這些劇不僅善于聚焦歷史,深挖真相,在制作上更堅持走精品化路線,無論攝影、劇情,亦或是人物設計,演員表演,都稱得上是業內的高大上。
除了導演身份,張黎還是一名優秀的攝影師,豆瓣網評論:張黎的作品每一幀都是一幅畫。在《四十九日·祭》里,他選擇了偏紀實性的拍攝風格,“這部劇,從整體的影像風格,背景音樂,包括人物選型等,都要尊重歷史,呈現那個年代的精神。”
同是嚴歌苓的作品,觀眾難免會拿電影《金陵十三釵》與電視劇《四十九日·祭》作比較,那么張黎是如何評價電影版和電視劇版的不同呢?“電視劇篇幅更長,擁有更大的空間去塑造人物、豐富故事。這讓故事顯得更真實、更震撼。”張黎并不排斥比較,通過比較作品才能更好。籌拍新劇之前,他把電影版看了不下4次。“非常嚴整,嚴格按照電影格式來做,人物的出場、定位鋪陳、戲份大小、危機的遞進和化解都沒什么可挑剔的。”張黎對同班同學張藝謀的電影《金陵十三釵》評價很高。
“我喜歡有親和力的機器”
張黎是攝影師出身,自然對拍攝畫質有著極高的要求。在他的《四十九日·祭》里使用了索尼最新款4K攝影機PMW-F55,“我當時為什么會選擇PMW-F55?主要還是看中它的綜合性能好,它的便捷性不錯,技術指標沒得說,完全滿足國內影視拍攝的需求。”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它有親和力,包括與人的親和力,與攝影附件、鏡頭匹配的親和力,與后期設備的親和力。
“索尼的產品在人體工程學設計上有講究,攝影師跟機器離得越近越好,因為你身體是一個軸,它成為你身體的一部分。”張黎強調,手持攝影機一般要端著拍,配重不好你是端不住的,不是多重的問題,是平衡問題,有時候攝影師要用左手托著,而一般攝影師左臂的力量差,這個機器好在能讓攝影師敢去使用它的極端方式。
作為一個技術派導演,張黎喜歡在他的作品中嘗試最新的技術。“既然有新的技術出來就一定有它的優勢,設備制造者比我們使用者考慮的更全面、更充分,為什么不去嘗試呢?加上現在觀眾對影像的畫面越來越挑剔。”張黎之前在多部作品中使用過索尼高清攝影機HD W-F900R,如果拿現在的索尼PMW-F55所拍的畫面與以往影視劇拍攝高端機型索尼HD W-F900R相比感覺如何?張黎回答:“日新月異,一代更比一代強,畫面水平提高的不止一倍。”
“其實設備完全可以再輕,為什么沒做?”張黎解釋,兩個原因,一個是物理上的,一個是心理上的。第一機器里面的電路跟目前通用的接口、延長板要配上;第二太輕了會沒有尊重感,攝像機架在那它提示演員:這個家伙在捕捉你呢!“中國人對機器是有崇拜感的,包括體積、重量都有,你看汽車配那么復雜的儀表盤,其實沒那么必要,它就是要讓駕駛員有操縱感。”
攝影師挑戰暗部層次
“攝影師到了一定程度之后,都有一個怪僻,就是看誰敢黑、敢暗?”這里不是指的整個畫面暗,是看誰會把暗部拍好?看誰控制得好?張黎說這在業內成為一個不成文的技術比拼。“我們不再比畫面是否靚麗,這都不是問題,攝像機都能達到。比什么?比暗部的東西,實際上是對攝影師提出了挑戰。為什么現在鐘情于黑白片?就是暗部的魅力。”
“暗部層次不是感光度,是對暗部的還原度,感光度差不多,我們放在800或放在1250都可以。”張黎評價,PMW-F55的暗部表現是最好的,這部劇里教堂戲份不少,室內燈光比較昏暗,包括拍夜戲,PMW-F55都很好地再現了暗部環境中的細節。但低照度也是一把雙刃劍,因為好的畫面質感是需要光來塑造的,如果沒有足夠的光源來營造畫面環境,僅有低照度是不夠的,必須要有各種各樣先進的燈具來配合,才能做出更好的畫面。
作為一部戰爭題材的電視劇,大量飛舞的灰塵和燃燒的煙火對拍攝器材都是一種考驗,那么“戰火橋段”PMW-F55表現如何呢?張黎回答:“我們會模擬一些將要發生的場景和氣氛來做大量的試驗,設備沒有問題。我也在五十多度高溫情況下拍過,機器經得起考驗,要知道,如此高溫環境下人都已經到達所能承受的極限了。”
“機器對皮膚質感表現很好”
盡管《四十九日·祭》是一部嚴肅的歷史題材劇,它同樣要考慮畫面質感方面。“它不同于戰爭片,因為劇中有大量的女性角色,其中,女性整個皮膚質感、膚色的表現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對于機器使用者,最看中的是什么?是皮膚,因為觀眾對皮膚的認知是最明確的。相對這個場景是藍的、白的、灰的是不是那么準確,不重要。對極端的環境、對于戰爭場面、爆炸、教堂等,包括男性角色,一般機器都能完成。”
張黎強調,索尼的機器特別考慮到亞洲人的膚色,因為亞洲人的皮膚很難拍,它跟自然界很多東西特別靠色,而且中國人的皮膚不像歐洲人的毛發那么好辨識,中國人的毛發是黑的,弄不好就拍成死黑。“索尼PMW-F55對膚色的還原就很好。”
“索尼公司的服務很人性化”
在張黎拍戲過程中,他說索尼公司提供了不少技術支持,包括索尼設備租賃商北京先力影視器材有限公司在2013年第一時間采購了大批的PMW-F55攝影機和OLED監視器,總經理賀鵬也經常到拍攝現場,設備有什么問題及時解決,需要什么設備及時調配。“他們做了他們應該做的事,為我們拍戲提供了技術保障。”
張黎表示,索尼公司進入中國這么多年,服務不用說,管理很人性化。“有時我們都越權了,有些菜單應該是廠家的工程師來調整,索尼對我們網開一面,對我們都比較寬容。”總之,張黎對設備提供商和租賃商先力的服務很滿意,并表達了謝意。
黃偉,隨著名導演張黎多年,被譽為“金牌御用攝影師”。201 4年加盟北京電視臺紫禁城影業,成立導演工作室。專業、敬業,低調、沉穩一直是黃偉給業界同仁的印象,多年來他一直致力于將最先進的攝影器材運用于他的影視創作,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影像風格。
主要攝影作品——《走向共和》、《軍人機密》、《辛亥革命》、《人間正道是滄桑》、《好家伙》、《四十九日·祭》、《鏢門》、《王大花的革命生涯》。
跟隨前輩闖蕩影視圉
黃偉的第一個恩師是池小寧,第二個恩師就是張黎。“干我們這一行,一般從攝影助理到掌機要三至五年的時間,從掌機到攝影師還要經過多部作品歷練,我是有幸被兩位前輩一步一步推到現在,他們把身上所有的東西都毫無保留地教給我們,傳承給我們,就很像《鏢門》里的師徒關系一樣。《走向共和》我還是掌機,《軍人機密》就是攝影指導了。所以甭管是職業生涯也好,還是做人也好,我忘不了他們,沒有他們怎么可能有我今天坐在這兒跟你們一塊兒聊?”黃偉對兩位恩師有著深厚的感情。
“今天說到感情,其實這個感情有很多,一方面是對這個職業的感情,對恩師的感情,還有一種感情是對設備的感情。”黃偉強調,在這個全民攝影時代,甭管是單反也好、掌中寶也好、iPhone也好,每個人拿起機器都能拍視頻;但真正要賦予它感情,才是我們作為職業攝影師要做的。
作為張黎導演的金牌御用攝影師,黃偉隨張黎拍攝了電影《辛亥革命》,電視劇《走向共和》、《人間正道是滄桑》、《四十九日·祭》。我們很好奇,攝影師出身的張黎對攝影師黃偉有哪些要求呢?“黎叔本身是攝影出身,他自身對技術的把控能力非常好,全都在他的腦海當中。對于一個攝影師的要求,其實他是很少說話的,作為他的徒弟,跟了黎叔這么多年,他對攝影師最高的要求就是要熟讀劇本,這是最重要的一點。”黃偉強調,作為攝影師一定要動腦,對劇本從攝影的角度有自己的理解,正因為有這樣的要求,所以才能拍出這么多經典的作品。
“堅持,是我從黎叔身上學到的”
“在導演看來,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他的態度是一致的,所有拍攝過程是一樣的,我們所付出的精力、體力、腦力、努力都是一樣的,不管這部作品是什么,他都很嚴格。這點也是讓我最佩服的。”
黃偉舉了個例子,《四十九日·祭》里面有一場戲,就是在教堂的頂上,一群女孩子在那兒站著看著外面。“我們當時已經拍完了,張黎導演頭天改劇本改到很晚,所以晚到了一會兒,他來了問拍完了嗎?我們說拍完了,他說挺好,那我看看吧。他看完后說再拍一遍吧。因為教堂的鐘樓實際上是被炸毀過的,這個鐘樓是實景,在《金陵十三釵》里也出現過,黎叔唯一覺得就是被炸過的痕跡看不到,于是全組動員把它熏黑,又拍了一遍,機位、演戲都是一樣的,但能看見鐘樓有著過火的痕跡。”
黃偉從張黎身上學到的最核心的就是兩個字——堅持。“拍一部電視劇非常不容易,身體常常吃不消,但每當這個電視劇在熒屏上播放出來呈現給觀眾驚喜的時候,我們感到很驕傲。”正因為這么多年的堅持,從《走向共和》開始,到今天的《四十九日·祭》,每一部都是精品。
索尼設備一路陪伴
作為一名攝影師,攝影器材就像他的親密伙伴一樣跟隨黃偉一直走到今天,尤其是索尼的設備。“這里有照片為證。”黃偉打開隨身攜帶的電腦,給我們看他拍過的部分作品的現場工作照。
“《天堂有多遠》是我的恩師池小寧2000年拍的,用的是索尼當時最高端的機器HD W-F900R,當時挺開心的,那時候從來沒見過這么大的機器。這個戲完了之后2001年我就直接轉到黎叔的《走向共和》劇組,也用上了HD W-F900R。《走向共和》也是中國第一部用電影鏡頭拍的電視劇,用了當時極其珍貴的由索尼提供的倒像板。2013年拍《四十九日·祭》,導演提出的要求是機器要靈活,因為有很多廢墟需要鉆來鉆去,大型的機器是完成不了的,正好有這么一個機會,索尼的PMW-PMW-F55出來了,在等設備的前幾天用的是索尼的PMW-F3,然后很有幸一到貨馬上都換成PMW-F55了。”黃偉使用后發現真的很方便,在索尼技術人員的幫助下解決了不少問題,比如用什么樣的格式?用什么樣的伽瑪曲線?等等。
黃偉去年拍攝《鏢門》,有一場戲同時用到了8臺PMW-F55。“那天也是趕巧,A組收工了,天色已經很晚,我讓A組幫忙拍一組爆炸、逃跑、中槍倒地場景,這場戲存在很多元素,有逃跑、有人追、有人摔倒、旁邊還有炸點,最后老人家還要中槍,還要倒地,還要被救走,所以才會產生8臺機器同時在場的現象。”《鏢門》今年1月份已播完,可能是中國電視劇史上最后一部“四星聯播劇”,在豆瓣網評分很高,最高的時候是9.4。現在由閆妮主演的《王大花的革命生涯》剛剛拍完,全部使用PMW-PMW-F55,一共七臺。
“提供機會給我們的人,比我們更專業”
“說到PM W-F55,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先力公司的賀總,正在進行對《四十九日·祭》設備選擇的時候,賀總摟著我的肩膀說,給你整點兒新設備吧,我說好呀!其實很多信息來自于設備提供方,因為坦白的說,我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看產品說明書,他們經常會跑過來告訴我們,這兒有一個什么新東西,你要不要來試一試,在嘗試過程中我們在一起研究討論,再根據我拍攝的經驗,看哪些東西能用?我還是那句話,提供機會給我們的人,還是比我們更專業。”
黃偉強調,索尼公司的銷售人員、技術人員,還有租賃公司先力公司的賀總、星光影美的藺總都為我們的作品完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大型器材公司,他們先花錢把這些先進的設備買到手,再提供給我們,我們才有更大的能量發揮出來,把精品呈現給觀眾,沒有他們也沒有我們今天的成就。我要特別感謝他們跟索尼之間的合作,給我們帶來新的機型,讓我們有了新的選擇。”
黃偉還提到,剛剛獲得奧斯卡技術獎的25寸SONY OLED監視器也為拍戲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因為小監視器已經不能滿足我們的視覺欲望了,一方面我們拍的東西越來越清晰,另一方面導演也上年紀了,再讓導演趴在那個小監視器前面看,我覺得對導演不公平,所以在先力的大力支持下,拍《四十九日·祭》時,給我們提供了5臺25寸的OLED監視器,效果非常好。”
創新永無止境
黃偉很喜歡研究攝像機與其他配件的磨合,每出一款新機型,他都要鉆研一番。“其實我這個人的本性比較調皮,愛玩兒,什么會動的東西我都喜歡搗鼓,像汽車、摩托車、跟拍車……我都喜歡。”
MOVI剛進入中國市場,黃偉他們就在第一時間研發怎么能真正把它運用到電視劇拍攝當中,有時國外設計的東西拿到中國會不匹配,包括電池、鏡頭等,要經過多次試驗才能組裝成功。“《鏢門》是全國第一次使用手持陀螺儀穩定器的,拍起來酣暢淋漓,運動中非常平穩流暢,也成為了《鏢門》畫面的獨特風格。”創新,讓黃偉很有成就感。
今天,黃偉又帶來一個新的課題:PMW-F55可不可以用變形寬銀幕鏡頭?說到寬銀幕,電影變形寬銀幕大家并不陌生,二十多年前好萊塢電影80%--90%都是電影變形寬銀幕,近二十年是超35mm變形寬銀幕。“現在高清畫面是16:9,也是從4:3演變過來的,未來可能是2.4:1或2.35:1變形寬熒幕,更符合人們的視覺。”實現電視寬銀幕一直是黃偉他們這一代攝影師的夢想,它的好處在哪兒呢?就是在視覺上看起來和電影寬銀幕差不多,當你看一個特別空曠的景物,像鐵路、草原的時候視角特別寬廣,非常舒服,它給你帶來的畫面更有沖擊感。
目前電視劇還沒有人用變形寬銀幕鏡頭,黃偉想做第一個吃螃蟹者。“作為從業人員有時候會關注視角的問題,這是比較專業的視角,每個鏡頭都有開角,你用不到最全的時候,你就用不到這個鏡頭最值錢的地方。既然PMW-F55已經可以承載4K,也有讓我們利用變形寬銀幕鏡頭的可能性,我就想深度挖掘PMW-F55潛力,用更好的方法來詮釋我們的作品。”他希望索尼公司和租賃公司給予技術和器材上的支持,一起試驗走出一條新路。“我們不能守在那兒看著我的機器說我的歷史,這是無法前進的。”我們祝愿黃偉早日實現他的夢想。
采訪結束時,星光影美總經理藺文杰做了補充,他回顧2014年影視劇市場,僅星光影美提供器材的就達到一百多部電視劇和電影,其中索尼PM W-F55和F5兩款機器占到80%的比例,拍攝出《紅高粱》、《老農民》、《花千骨》、《離婚律師》等多部精品。2015年,由PMW-F55制作的中國第一部4K全流程電視劇《羋月傳》將與觀眾見面,值得我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