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連冠案”終審判決,加多寶敗訴賠償約300萬元。涉案金額約50億元,包括“紅罐裝潢案”在內的其他多宗案件也將至終審,屆時加多寶或將面臨更多的賠償
7月28日,王老吉所屬廣州白云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藥集團”)披露了“七連冠案”的終審判決,王老吉勝訴,加多寶敗訴賠償約300萬元。同時,包括“紅罐裝潢案”等多個案件正在審理中,涉案金額約50億元。
針對“七連冠案”終審敗訴,其他案件也將進入終審判決階段,加多寶(中國)飲料有限公司作何感想?隨著行業競爭的日趨激烈,公司在銷售與涼茶品牌推廣上又做了哪些舉措?
對此,《投資者報》記者于7月30日致電并致函公司相關負責人,公司方表示可以發送采訪提綱,但截至8月13日依然未收到公司回復。隨后記者再次致電,并按公司要求于8月14日重新發送采訪提綱,但遺憾的是,截至發稿前依然沒有收到公司的相關回復。
為了幫助消費者更好地了解訴訟的相關進程,《投資者報》記者只能通過公開資料進行研判和報道。
“七連冠案”始末
“七連冠案”始于2014年3月,當時加多寶使用“國家權威機構發布:加多寶連續7年榮獲‘中國飲料第一罐’”、“加多寶涼茶榮獲中國罐裝飲料市場‘七連冠’”等宣傳語,隨后廣藥集團將加多寶訴訟至北京第三中級人民法院。
同年12月,北京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定,相關廣告宣傳語由于在表達上不真實、不恰當且遺漏了重要的信息,構成了虛假宣傳,判令加多寶公司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王老吉300萬元。
在該案件一審中,北京第三中級法院認為,“加多寶”品牌自2012年才開始被獨立投入使用,其品牌歷史尚未有7年,2008年至2012年中國行業企業信息發布中心的中國罐裝飲料市場銷售額第一名頒給的是“王老吉涼茶”,加多寶進行上述宣傳故意混淆和誤導消費者,讓消費者誤認為加多寶涼茶就是王老吉涼茶,構成了虛假宣傳。
隨后,加多寶對該判決提起上訴,北京高院于7月23日對該案進行了終審判決,維持原判。而這也成為王老吉與加多寶2012年分道揚鑣以后,眾多訴訟案的第一個終審判決。
多起案件將至終審
除了“七連冠案”,當前包括“紅罐案”在內的多個案件正在審理中,涉及金額約50億元,而在已審理的案件中,一審大多以加多寶敗訴告終,加多寶隨后進行多起反訴。如果不成功,隨著眾多案件終審的到來,加多寶或將面臨更多的賠償。
以消費者所熟悉的“紅罐案”為例,廣藥集團近年來在多地對加多寶提起了訴訟。早在2014年12月,廣東省高院一審判定紅罐裝潢屬于王老吉,加多寶構成侵權,賠償王老吉1.5億元經濟損失,并提出“要求加多寶立即停止使用與王老吉紅罐涼茶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包裝裝潢”等“四個立即”,全面禁止加多寶的侵權行為。今年7月6日,廣藥集團開始對杭州等另外5家加多寶公司進行起訴申請獲得立案,內容也在于紅罐包裝,索賠金額高達15億元。
對于“紅罐案”可能帶來的影響,加多寶也做出了改變。公司于今年4月份推出了“金罐”涼茶,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紅罐、金罐同時生產,今后紅罐是否退出市場還要由市場來檢測。”而王老吉則通過母公司40億元注資、推出了“超吉+”戰略、宣布實現“一罐一碼”技術等方式,應對市場變化。
業內人士分析,今年4月,加多寶推出新罐全面“去紅”,顯然已經做好最終敗訴的準備;加多寶雖然不斷地“被索賠”,但未必是輸家。現在,幾乎沒有人不知道加多寶。
加多寶“廣告糾紛案”扳回一城
就在大部分人認為加多寶相關案件均將以敗訴而告終的時候,近期,加多寶訴告王老吉廣告損害其品牌形象的案件以加多寶一審勝訴而告終,而這也是訴訟以來加多寶首次贏得官司。
8月4日,白云山發布公告稱,其控股股東廣藥集團因在媒體發布《揭秘王老吉之爭》廣告,被加多寶告上法庭,一審敗訴。
據悉,廣藥集團于2013年6月在媒體發布上述廣告。今年7月29日,武漢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廣藥集團的行為在主觀上明顯具有惡意,不但影響加多寶的品牌形象,還損害了包括加多寶在內的10個公司的企業商譽,此行為已構成不正當競爭,責令廣藥集團停止違法行為,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并賠償加多寶商譽損失費20萬元。而廣藥集團當庭表示不服判決,將上訴于湖北省高院。
對此,加多寶集團代理律師表示,涉案廣告借助相關國家權力機構進行非法薦證,并以新聞報道形式發布,違反《廣告法》第七條“廣告不得使用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名義”以及第十三條“不得以新聞報道形式發布廣告”的規定。
雖然此次一審判決勝訴,但對加多寶而言,大部分案件當前依然處于不利局面,特別是許多案件近期或將迎來終審判決,《投資者報》記者也將進行持續關注。■